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学生答题时犯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7 12:3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宝更名为后母戊鼎 但教材仍用原名 学生不知如何作答
记者询问专家:司母戊鼎改姓 答卷可用旧名
本报讯(记者王璐)到底是答“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近日,国宝的改名,让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们犯了难。
近日,一直被大家称作“司母戊鼎”的国宝级青铜器更名为“后母戊鼎”。3月底,国家博物馆()青铜器厅开展后,市民参观“司母戊鼎”时就会发现其展品标牌和解说词都将改为“后母戊鼎”。
然而,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中,提到商周青铜器这件代表作时,还写的是“司母戊鼎”这个老名字。
“到底是按课本答题,还是按照新改的名字?”知识点的突然更名,让正在准备一模考试的不少学生犯了难。
对于考生的疑问,记者采访了老师及市教委相关工作人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老师王玲告诉记者,每年的中、高考考试大纲都是根据所学教材制定的,在教材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考试中若涉及此问题,仍旧写“司母戊鼎”即可。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命题处工作人员则表示,通常考试试卷中会尽量避开具有争议的考点。如果出现,在最后的阅卷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多方面考量,灵活判卷。
随后,记者也从教材出版方人民教育出版社了解到,针对“司母戊鼎”的更名,他们在教材修订的时候会加以考虑。
背景链接
后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已知的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
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上世纪70年代,学术界就建议将“司母戊”更名为“后母戊”。因为商代字体较为自由,可正写,亦可反写。
因此,“司”和“后”字形可以一样,而意思上此处也更接近“商王之后”。 相关阅读:
2011.03.11
2011.02.24
2011.02.09
2011.01.14
2011.01.0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20:3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