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冯骥才:地方政府有让非遗保护政绩化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4 14:1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遗产如何惠及未来?
  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
  ——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委员:
  莫让“非遗”保护政绩化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资源,进而就把这种资源推进了市场,以为推向市场才是保护、才是发展。
  我们保护文化遗产,不是现在要拿它发财,而是要留给后人、留给世界。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文化遗产最原本的模样。作为专家,应该绕到市场的前面,阻挡非遗保护产业化和政绩化的潮流。
  (本报记者 赵梓斌)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代表:
  拯救蚕桑丝织传统技艺
  目前我国大量蚕桑丝织传统技艺及相关风俗都处于濒危状态。在浙江省,大量桑地被改作它用,国家正在实施东桑西移的计划,历史上的蚕乡丝府无法保留传统的民俗,而新开辟的蚕桑基地只把它作为一种产业,难以保存传统文化。其他相关的传统生产技艺在工业化的冲击下也需要保护。
  建议整合中国蚕桑丝织的文化资源,以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和江苏省苏南地区为核心,联合其他地区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将中国蚕桑丝织作为整体进行保护。
  (本报记者 余建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张廷皓委员:
  完善文物保护督察机制
  目前在城市建设中,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事件仍时有发生,应该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执法监督体制。建议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督察工作制度,加大对各地方政府执行和落实文物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情况、文物合理利用的渠道和方向情况等的监督检查,同时参与文物保护管理重大决策,开展文物利用和管理的调查研究,向国务院提出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政策建议等。
  (本报记者 张 贺)  推荐微博 张春贤 民生建议回复 蔡奇 郑继伟 胡坚全部收听 相关专题:  



发布]] 对话]] 建言]] 观点]] 人物]] 声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6 07:4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