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城乡统筹: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破解陈旧利益格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0 12:0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从2010年5月狮山镇官窑村一宗物业出租打响农村资产管理交易的“第一拍”,佛山市南海区224条村如今已基本实现村村开通资产交易平台。
  农村集体经济从管理交易环节引入市场化手段,这是佛山市在城乡统筹过程中保障农村利益的重要一步。过去20多年,建立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厂房支撑起了佛山陶瓷、铝型材等传统产业发展,现在却某种程度上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一块“绊脚石”。
  如何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将农村集体土地解放出来,为经济转型升级所用,同时又保障村民利益?佛山意识到,要让城市的要素资源在农村顺畅流动起来,首先要让农村集体经济与市场对接,逐步走向市场化改革的轨道,促使土地向内涵集约型转变。
  农村集体经济的“裹脚布”
  佛山正面临着珠三角城市普遍头痛的问题:已经城市化的区域内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
  20多年前,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让佛山迅速工业化,那些建立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厂房支撑起了陶瓷、铝型材等传统产业发展,同时也形成了如星星之火般的村级工业园区。
  这些集体土地产权由村(组)掌握,村与村之间行政、地域分割严重,招商引资各自为政,四面开花,工业布局呈现散乱局面。这与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统筹规划、集约经营形成矛盾——— 土地资源利用粗放,不能连片开发;缺乏高标准投资,产业落后引不来高级人才;环境污染问题多发。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拖延城市化进程的一块“绊脚石”。如何推进城市化,将农村集体土地解放出来,为经济转型升级所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这是佛山城乡统筹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然而,解放农村集体土地,让农民离开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谈何容易?
  一个例子:佛山市南海区2010年全区村、组两级集体资产预计达250多亿元,村、组两级集体可支配收入超过45亿元,集体各项支出超30亿元。各种利益群体为了利益分配问题展开长期博弈。
  另一方面,由于产权不明晰,以“村民”而非“股东”身份作为利益主体的分配制度,容易引发外嫁女、农转非等各种特殊群体的利益争夺,导致很多村民不愿进城,都挤在农村。一位基层官员说,这种产权不明晰的状况,让村民增添了对土地的粘性,土地成为利益的唯一保障。
  股权固化和集体资产市场化
  要让村民心甘情愿地进城,就必须保证他们以土地为核心的利益不受损。今年4月底,佛山市南海区首批76个符合城市化条件的村庄将撤销村委会,第一步做的就是“股权固化”。
  以该区平南村为例,该村将2009年12月15日作为股东资格界定的固化时点,在这之前出生的婴儿、新嫁娶的村民可以通过自动分配或出钱购买的方式取得股权,此后的则不能再取得股权。同时以户为单位,“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
  南海农村通过股权固化对股东身份进行了确认,同时还确保了他的股份分红,村民们就能安心离土进城就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研究员刘守英认为,“固化到户、户内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成员权问题导致股权不断变动的弊端,又通过户内流转保障了集体成员的土地分红的相对公平。“南海的股份制改革最终必须进行成员权纽带和资产股份制纽带的分割,既保障原有村民的成员权利益,又有利于发挥资本的作用,促进集体资产向现代企业制度转轨。”
  在此基础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认为,要让城市的要素资源在农村顺畅流动起来,首先要让农村集体经济与市场对接,逐步走向市场化改革的轨道。
  南海第二步推出了农村资产管理交易平台,旨在从管理交易环节引入市场化手段,解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过程中不够规范、不够公开的问题,打消村民担心资产会被贱卖,影响收益的顾虑。
  2010年5月,狮山镇官窑村一宗3500平方米的物业在此平台上成功出租,租金增幅超过30%,成为农村资产管理交易的“第一拍”。“南海创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的制度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在制度上保证农村集体资产增值和保障集体成员的合法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农村稳定和社会和谐。”刘守英说。
  如今,南海224条村已基本实现村村开通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村内的市场铺位、厂房以及出租屋等农村资产,都可以在资产管理交易平台上进行操作,“堵住”了农村资产管理漏洞。
  村级工业园集约发展
  “低价征地—高价出让—低效利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佛山众多村级工业园需要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
  位于顺德区容桂街道的天富来国际工业城,原本是一个面积达2200多亩的容里旧工业区。2001年,容桂开启村级工业区改造的调研与探索,选取容里工业区为试点,引入民间资本,改造容里工业区,发展高层标准厂房。
  通过连片开发建设、重新挖潜,容里旧工业区变身为以现代化高层工业厂房群为主、配套商贸中心和员工生活中心,瞄准工商互促的天富来国际工业城。该工业城总占地面积近116万平方米,其中63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厂房,建筑面积可达138万平方米,容积率达2.02,能够容纳23家中型企业或700多家小型企业。
  天富来工业城模式为村级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打破土地制约瓶颈、推进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成为佛山促进土地和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禅城区张槎街道,普华科技工业邨土地分属街道和下属级等5个产权单位,平均每个产权单位不足40亩。禅城以“整合资源、改造升级、盘活存量、提高效益”的连片开发思路,以工业邨为配套普立华和高新区而设立,如今引进了包括德国巴斯夫、汉莎、瑞典威德曼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新建后的工业邨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包括19座工业厂房、9座员工村,收入是原来的10倍。
  策划 崔旭明 撰文 贾抒
  
(责任编辑:王霄)
南方日报
382粉丝
关注
财经要闻
1399粉丝
关注转发到微博

分享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13: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