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媒:日本部分人不应把对华援助当牌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4 15:0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新华侨报》23日刊出评论说,中国从没有吝惜过对外国援助的赞美之辞,更是在不同场合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援助表达感激之情。不过,援助国如果把援助他国的作用与意义无限夸大,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中的情绪也是有害的。如果把援助当牌打,企望以此压制、限制,最终受损害的还是自己。

  文章摘编如下:

  近来,有日本媒体和部分官员对日本被中国在经济上超越这个事实表达了复杂的心情,尤其是对日本在过去30年中给中国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产生了种种情绪。有的媒体要求全面停止对中国的发展援助,认为第三经济大国援助第二经济大国似乎不合情理;有的媒体更表现出忧虑,怀疑对日本提供的援助是否会“投桃报李”。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援助。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为中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知识等方面的援助。中国从没有吝惜过对外国援助的赞美之辞,更是在不同场合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援助反复表达感激之情。对这一点,在华日企感同身受。

  不过,援助国如果把援助他国的作用与意义无限夸大,把受援助国的成功发展都归功于外来援助,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中的情绪也是有害的,应当引起中日企业界、工商界的共同警觉。




  首先,经济援助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惠互利的。坊间常说的“赔本赚吆喝”在国际援助中是基本不存在的。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西方国家,无论给中国提供的贷款条件多么优惠,其实都不会做“赔本”买卖,只是利润多少之别。而这类国际援助的第一受益方往往是援助国的相关企业,其次才是受援国企业。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各类贷款均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贷款总额中有一半以上(有的高达70%)需要采购援助国企业的设备和技术。由此可见,援助国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这类援助越多,本国企业受惠越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机器制造业等关键行业在过去30年中充分享受到日本对华援助项目的甜头。资金在中国转了一圈,最终又流回日本,许多日本企业对此心知肚明。日本用援助中国的资金养活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企业。

  其次,国际援助绝不是富国对穷国的施舍,更不是对穷国的恩赐。中国不仅仅是简单的受援国,在某种程度上,它对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也是个“援助国”。在过去30年中,中国用自己的两大资源援助了日本和整个西方世界。第一大资源是中国有限的稀土和煤气资源为日本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第二大资源就是廉价的中国劳动力,正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日本,为日本的人均GDP高出中国10倍作出了间接贡献。

  同时,优惠援助往往和商业进军密不可分。日本也正是先利用援助,敲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进而引领其他行业大举进入对方国家的市场。例如,日产汽车目前在中国的产量已经达到100万辆;日本的家电在中国占有半壁江山。日本公民的富裕生活离不开日本通过援助、合作的方式从发展中国家市场上转化来的利润。

  所以,援助国和受援国之间应当平等互利,不应当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把援助当牌打,企望以此压制、限制,最终受损害的还是自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21:3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