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洲大陆最大采矿业公司淡水河谷:忐忑的中国情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2 11:3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大铁矿石商中离中国最遥远的淡水河谷,通过建立大型船队、码头、分销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来弥补短板。但它的这盘棋却让铁矿石谈判桌上的中方神经紧张

  
  巴西帕拉州的卡拉加斯,地处神秘凶险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南缘,如今它的一小部分已经被推土机和巨型卡车剥去了茂密苍翠的外衣,裸露出土壤本身刺眼的红色。
  离2011年元旦还差5天,巴西淡水河谷(VALE)CEO罗杰·安乃利来到这里,为了一个历史性时刻:该矿区铁矿石年产量突破1亿吨。
  在巴西,淡水河谷拥有三大铁矿石产区,北部体系、南部体系和东南体系。北部体系即为卡拉加斯矿区,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山和最高品位的铁矿石,目前探明储量高达49.8亿吨,遥遥领先于另外两大体系,出产的铁矿石占淡水河谷总产量的1/3。
  对淡水河谷来说,这是上天的恩赐。当然,安乃利还需要特别感谢中国—这里出产的铁矿石60%运往中国,未来比例还将继续提高。
  “中国是巴西铁矿石最大的客户。我不相信离开中国巴西会更好。”淡水河谷主管铁锰业务的执行董事马丁思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作为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中距离中国最为遥远的供应商,淡水河谷近两年屡出奇招、对中国频频示爱,以期改变海运成本高的先天劣势。不过,从2004年起中国加入全球铁矿石谈判后,包括淡水河谷在内的三大巨头对中国钢厂的“横征暴敛”就成为舆论乐于渲染的焦点。三大矿商“示爱”的举措,很多时候不仅不能获得好感,反而成为某种“阴谋论”的证据。
  淡水河谷,能够摆脱“阴谋与爱情”的纠结吗?
  “中国型”
  2010年12月8日,淡水河谷首次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发行约209亿美元的“香港存托凭证”(HDR),占该公司市值的12%。淡水河谷首席财务官兼投资关系主管卡瓦康蒂参加了上市庆典。由于HDR并不涉及新股发行融资,只是将其它市场的淡水河谷股票“转移”到香港股Shi交易,因此淡水河谷此举被认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其目的是让中国的投资者和客户更加了解这家有些神秘的巴西矿业巨头。
  相比香港上市,淡水河谷更大的举措还是2008年8月宣布斥资16亿美元向江苏熔盛重工订购12艘40万吨级矿砂船。2009年,淡水河谷又宣布将租用阿曼航运公司的4艘40万吨级矿砂船(也由熔盛重工制造)。此外,它还订购了4艘18万吨级海岬型船舶。十年前,因为生意惨淡,淡水河谷一度解散了公司的海运部门。2007年起,又逐步恢复。目前其拥有20艘海岬型船舶。
  此番订造的40万吨级矿砂船为世界首创,被命名为“中国型”(China Max),第一艘船据悉将于2011年下水。
  巨型船队的打造将有效降低淡水河谷供应中国市场的海运成本。“我们的船队运营后,海运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马丁思认为。目前巴西矿到中国的海运价格约为20—30美元/吨,约为澳矿到中国运价的两到三倍间。根据淡水河谷自己的测算,目前巴西矿到中国的运价如果达到21美元/吨,是有利润的。“在这个基础上加上财务成本,以前的老船东也可以获得利润,但绝不是暴利。”马丁思指出。事实上,目前的海运价格水平比起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80美元/吨已经折去大半了。
  据记者了解,国内某小钢厂支付给淡水河谷的运费是26美元/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1-2-22 11:35:38 | 只看该作者

  通过自建船队降低海运成本,是淡水河谷的直接目的。但它并不是为了挣海运费,而是为了平滑周期。“我们希望在物流运输上能规避市场的剧烈波动。”马丁思说,“即便是出现最坏的市场情况,我们也可以把铁矿石运到中国。价格低了,海外矿的市场就大了。”
  中国本身也是铁矿石生产大国,可苦于矿石品位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随着海外矿石价格的下降,有1亿吨国产矿退出市场。迅速填补空白的就是澳矿、巴西矿和印度矿。
  中国走出危机的速度和依然在不断增长的胃口,给了淡水河谷强化“中国战略”的理由。根据其测算,中国经济每增长5%,将新增5000万吨的铁矿石需求。而且,马丁思觉得中国市场未来“不太可能出现一个巨幅的下滑”。在这种信心支撑下,未来5年,淡水河谷将斥资1000亿美元用于产能扩张。其中,2011年的投资将高达240亿美元。
  “阴谋论”

  2010年以来,一则关于淡水河谷要在青岛港建立“铁矿石分销中心”的新闻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大钢厂绷紧了神经。
  对于淡水河谷而言,大型运输船队建起后,必然要考虑船舶停靠、矿砂堆放及销售问题。如果能在中国沿海港口建立一个“分销中心”,将大大提高淡水河谷适应中国市场供求变化的灵活度,与其建立大型运输船队下的是一盘棋。
  不过,这个在淡水河谷看来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中钢协强烈反对一时偃旗息鼓。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中普分析,短期来看,建一个分销市场,没什么大问题。中钢协之所以反对,是担心“一旦量起来后,矿商就可以在现货市场兴风作浪了。”
  河北钢铁集团高层更是对有关媒体表示,矿山公司想在华建设铁矿石分销中心,就是瞄准国内较高的矿价进行销售,将对中国的钢铁工业和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这已经是一个连“业外人士”都耳熟能详的老问题。
  马中普分析,从2004年中国大钢厂被纳入国际铁矿石供应长协体系以来,一直是长协价低于现货价。问题出在金融危机之后,从2009年开始,出现现货价比长协价还低的情况。国内钢厂于是抓了一部分现货。期间甚至出现过日照钢铁对澳洲矿山撕毁长期协议、导致对方濒临破产的极端事件。三大矿业巨头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本身就一直倾向于走现货。据测算,2008年澳矿出口到中国1.83亿吨,平均到岸价比来自于其它海外市场的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便宜了57美元,最大的赢家就是完全走现货市场的印度矿商。
  事实上,从2010年4月开始,年度长协价格已经不复存在,而让位于三大矿商共推的季度定价机制。季度定价实际上向现货价格又靠近了一步。“季度定价是一种自动调整的机制,过往三个月的价格是很透明的,已经不存在谈判的必要了。”某矿商表示。
  “如果只有一种价格,谁还会去炒?”某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据他回忆,2008年年中的时候,长协价和现货价在中国的价差高达100美元。“双轨制”带来的是腐败与不公。有些大钢厂将拿到的长协矿部分倒卖给小钢厂,牟取暴利,早成为公开的秘密。
  因此,对于反对淡水河谷建立中国分销中心的声音,上述专家表示了不同意见。“建立一个实物市场可以实现公开透明运作,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竞争使价格走低的过程。”即便是淡水河谷有囤积居奇的想法,也很难实现——因为澳矿、印度矿、国内矿总的供应量更大,可以轻易扯平价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2-22 11:35:45 | 只看该作者

  通过自建船队降低海运成本,是淡水河谷的直接目的。但它并不是为了挣海运费,而是为了平滑周期。“我们希望在物流运输上能规避市场的剧烈波动。”马丁思说,“即便是出现最坏的市场情况,我们也可以把铁矿石运到中国。价格低了,海外矿的市场就大了。”
  中国本身也是铁矿石生产大国,可苦于矿石品位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随着海外矿石价格的下降,有1亿吨国产矿退出市场。迅速填补空白的就是澳矿、巴西矿和印度矿。
  中国走出危机的速度和依然在不断增长的胃口,给了淡水河谷强化“中国战略”的理由。根据其测算,中国经济每增长5%,将新增5000万吨的铁矿石需求。而且,马丁思觉得中国市场未来“不太可能出现一个巨幅的下滑”。在这种信心支撑下,未来5年,淡水河谷将斥资1000亿美元用于产能扩张。其中,2011年的投资将高达240亿美元。
  “阴谋论”

  2010年以来,一则关于淡水河谷要在青岛港建立“铁矿石分销中心”的新闻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大钢厂绷紧了神经。
  对于淡水河谷而言,大型运输船队建起后,必然要考虑船舶停靠、矿砂堆放及销售问题。如果能在中国沿海港口建立一个“分销中心”,将大大提高淡水河谷适应中国市场供求变化的灵活度,与其建立大型运输船队下的是一盘棋。
  不过,这个在淡水河谷看来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中钢协强烈反对一时偃旗息鼓。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中普分析,短期来看,建一个分销市场,没什么大问题。中钢协之所以反对,是担心“一旦量起来后,矿商就可以在现货市场兴风作浪了。”
  河北钢铁集团高层更是对有关媒体表示,矿山公司想在华建设铁矿石分销中心,就是瞄准国内较高的矿价进行销售,将对中国的钢铁工业和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这已经是一个连“业外人士”都耳熟能详的老问题。
  马中普分析,从2004年中国大钢厂被纳入国际铁矿石供应长协体系以来,一直是长协价低于现货价。问题出在金融危机之后,从2009年开始,出现现货价比长协价还低的情况。国内钢厂于是抓了一部分现货。期间甚至出现过日照钢铁对澳洲矿山撕毁长期协议、导致对方濒临破产的极端事件。三大矿业巨头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本身就一直倾向于走现货。据测算,2008年澳矿出口到中国1.83亿吨,平均到岸价比来自于其它海外市场的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便宜了57美元,最大的赢家就是完全走现货市场的印度矿商。
  事实上,从2010年4月开始,年度长协价格已经不复存在,而让位于三大矿商共推的季度定价机制。季度定价实际上向现货价格又靠近了一步。“季度定价是一种自动调整的机制,过往三个月的价格是很透明的,已经不存在谈判的必要了。”某矿商表示。
  “如果只有一种价格,谁还会去炒?”某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据他回忆,2008年年中的时候,长协价和现货价在中国的价差高达100美元。“双轨制”带来的是腐败与不公。有些大钢厂将拿到的长协矿部分倒卖给小钢厂,牟取暴利,早成为公开的秘密。
  因此,对于反对淡水河谷建立中国分销中心的声音,上述专家表示了不同意见。“建立一个实物市场可以实现公开透明运作,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竞争使价格走低的过程。”即便是淡水河谷有囤积居奇的想法,也很难实现——因为澳矿、印度矿、国内矿总的供应量更大,可以轻易扯平价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5:0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