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气象局专家:人工增雨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1 08:3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url]  
转播到腾讯微博[img]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143/148/722/46985933.jpg[/img]
[img]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143/148/722/46985933.jpg[/img]
2月15日,占有中国小麦四分之一粮仓的河南受旱小麦。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阮煜琳)去年10月份以来,中国冬麦区大部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地区旱情较重。为缓解旱情,中国气象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人工增雨来缓解旱情。人工增雨中使用的催化剂碘化银是一种有毒物质,有人担心人工增雨会污染环境。中国气象局专家19日表示,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中使用的碘化银,由于用量很小,从短期和长期来看,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据统计,截至2月17日18时,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10省市实施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97架次,作业时间达188余小时;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2209次,发射增雨雪炮弹10681发,火箭6840枚,燃烧烟条3121根。
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目前中国人工增雨雪使用的催化剂有碘化银、干冰和液氮等化学物质。
专家解释,人工增雨增雨是一个微物理过程,而不是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因此,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经常使用的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干冰、液氮很容易蒸发形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它们本身就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对环境和人体都不会产生影响。虽然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但碘化银用量极小,分散在很大的区域里面,单位面积的含量微乎其微。
专家指出,在人工增雪作业中每次需要大约10至50克碘化银,而且用在很大的范围中,所以单位面积中的残留量会很少。如北京在春节后这次初雪人工增雪作业中,燃烧了1200多个碘化银烟条,每根烟条大概含碘化银11克,大约用了13公斤碘化银。此次作业区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仅有1.3克,属于微量,仪器都很难检测出来,因此,不存在长期或大量接触银的问题。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中使用的碘化银,由于用量很小,从短期和长期来看,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人工影响办公室每年夏季均在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区域进行较频繁的蓄水型人工增雨作业。在每半年对水库水体进行检测的数据显示,夏季水库中银离子的含量很低,远远低于卫生标准。美国、前苏联等国家做过监测,发现长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区域在水体和土壤中累积的银离子仍不超过卫生标准。所以,人工影响天气使用的催化剂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气象部门表示,2月12日至13日,山西、山东、河南等省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了人工增雨雪作业。北京降水总量逾3000万吨,人影作业增加降水量达500万吨,平均增雨雪效果约16%。[/url][/url] [/url]相关阅读:
[/url] 2011.02.12
[/url] 2011.02.11
[/url] 2011.02.10
[/url] 2011.02.10
[/url] 2011.01.27
[/url] 2010.08.24
[/url] 2010.08.22
[/url] 2010.04.0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8 20:5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