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动向新冒险:2011年是我们的革命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8 11:3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义红又一次让业界哗然。不过不是因为他曾经创造的行业增长神话,也不是因为他2008年发起的对日本品牌公司的海外并购,而是他主导的高层大换血。其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人事安排是,与他搭档13年的秦大中卸任中国动向CEO,由前阿迪达斯大中华区总裁、法国人桑德琳接替。秦转任公司副董事长。
  外界一直评价陈义红和秦大中是最佳搭档。两人掌管中国动向后,短短3年时间令动向成功上市,其连续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远超行业35%的平均水平,缔造了体育用品行业增长的动向神话。
  但在2010年即将结束时,以经营Kappa品牌闻名的中国动向,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它已经失去了引以为傲的快速增长。
  明显的信号之一是,在2010年11月中国动向2011年第二季度订货会上,其订单额增长同比大幅降低,仅为2.8%,而从2008年到2010年,动向的二季度订单额增长分别为50%、31%和22%。与此相应的是,库存大幅增加。
  如此大幅度的订单下滑令资本市场感到意外,在12月的一份报告中,申银万国提出对中国动向未来盈利能力的质疑:“动向在产品和设计创新的投入远不如同行,对于消费者口味的变化没有及时捕捉,从而导致了零售端的疲软和较大的库存问题。”
  高速扩张多年之后的中国动向显然遇到了真正的麻烦,用陈义红的话说,“2010年是动向最困难的一年。”
  在更换CEO之前,动向就已出现较为明显的员工包括中高层离职的现象。面对市场与人事动荡,陈义红祭出的是更为激进的人事变革,从CEO到VP基本上都更换为来自外企的“空降军”:供应链副总裁曾泓为美籍华人,曾供职于锐步;品牌副总裁傅来自阿迪达斯;首席财务官韩炳祖曾在毕马威以及香港上市企业银河娱乐供职。企业高层在一年内几乎全部调整的情况在业内十分罕见。
  不过,高层大换血并非人们想象中应对危局的“宫廷政变”,早在两年前,陈义红与秦大中就探讨过职业化管理团队的问题。同为创始人的他们毕竟有着相似的惯性难以克服。
  军人出身、52岁的陈义红,喜爱开着自己的保时捷跑车在深夜疾驰。以前人们只注意到了他在市场上攻城掠地的威风一面,现在他呈现给外界的是一场疾风暴雨式的内部变革。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反思高速扩张
  “2011年是我们的革命年。”陈义红对员工宣告说,“这意味着公司在整个管理架构和管理思想上会经历大调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1-2-18 11:33:09 | 只看该作者
他用树木的生长来比喻动向目前所面临的情况:“一棵大树有它自身的生长周期,我们多年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跟树一样,可能有点拔苗助长,我们没有按正常的企业周期来发展。”陈义红说,“所以,加强管理是我们下一步重点要做的工作。”
  北京亦庄,距离市区大约一小时车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动向总部坐落其中,由几栋互不相连的小楼组成。进入主楼后,可以看到造型时尚的红色滑雪人模型、装修成火车座的小会议室??这些都展示着一家以时尚著称的企业对时尚的重视。“过去8年,中国动向抓住了国内市场爆发的机遇。我们很幸运。”陈义红回味说。
  “20世纪的头10年,体育用品行业交了一份很好的成绩单,行业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5%,而且毛利率水平和净利率水平都好于一般的服装企业,发展了15家境外上市企业,其中包括李宁、中国动向、特步等。”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介绍说。
  据他分析,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以渠道扩张方式进行,中国动向同样如此。财报显示,截止2010年上半年,Kappa的门店共有3820家。中国动向2007年10月上市,2007年年报披露其有1945间店铺。在两年半的时间里,门店数量增长了接近一倍。2010年,即便是在安徽砀山县这样的四五线市场,也能看到Kappa店跳跃的面孔。
  “现在,全行业零售终端的店铺数量达到了一定程度,不仅同业竞争加剧,租金高企也是很大的负担,因此企业需要提高单店销售额,而不是继续提升店铺数量。”张庆说。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品牌内涵的要求也提高了。他判断,“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高速增长已经放缓,进入到调整期。”
  实际上,2010年,不仅是中国动向遇到市场放缓、订单下滑的问题,李宁公司2011年第二季度订单也明显放缓,随后,为控制财务成本,李宁公司宣布将关闭500余家门店。
  “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整体的增长模式将出现变化,陈义红此次对于新CEO的任命,实际上并非简单的人事更迭,而是对正在到来的市场拐点的应变之策。”张庆指出。
  对于内部变革,陈义红并不陌生。这位前李宁公司总裁,曾经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带领李宁公司进行了内部渠道、管理的重大调整,为李宁公司后来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如今时隔十余年后,他在自己的公司再施此法。
  职业化动向走向何方?
  以桑德琳为首的国际化团队能为动向新变革带来什么?
  一位熟悉动向的人士表示,“动向的工作流程比较松散,很多东西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专业化的规章制度还没有被完全建立起来。”
  没错,这正是一个高速增长公司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缔造一个流程,缔造一个程序”,也是陈义红引进外企职业经理人团队的最根本的初衷。“有了一套管理体系,班长走了,连长走了也没有关系。”而且,外企经理人为动向带来的不仅仅是职业化水准,还有国际化能力。
  于动向,最现实的国际化挑战是,对日本Phenix公司的整合。秦大中承认,“我们这起并购中确实得到了一些收益,比如日本一些技术的转移,成本的降低,但是离我们原来的预期还很远。”
  “桑德琳更熟悉中国动向和日本企业的差距在哪,因为她嫁接过德国和中国团队。而德国人和日本人有很多像的地方。”陈义红将整合Phenix的希望寄托于新CE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2-18 11:33:16 | 只看该作者
职业化与国际化毕竟是长期目标,需要一个渐进变革的过程。“这种变动是为了未来8年做准备。”陈义红说。但对动向来说,当下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冲出市场调整期。
  “现在涌现出了很多时尚休闲服装,Kappa进入消费者视野,比过去更难了,”前锐体育经纪公司总经理沙伊峰说,“Kappa需要寻找一个核心品牌价值来吸引消费者。”
  在陈义红和秦大中眼里,动向现在必须“回归生意的本质”。“严格来说我们是品牌商,谁是我的衣食父母?应该是最终的消费者,但按现在的模型,消费者不是我的客户,我的客户是经销商。”
  在回归消费者方面,动向在组织架构调整上已经有一些尝试,比如从30多个经销商中挑出具备整合条件的8个经销商,组建8家零售公司,形成一个大的连锁零售集团。原来这些经销商都是别人100%的独资,现在动向投进去20%—30%的股份,从而与经销商形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这样的话,我们在董事会里就有很大的权利,可以控制整个集团,进而影响到集团一些战略的实施。”秦大中说。“关键是,这样我们就可以和消费者发生直接的联系。”
  组建连锁零售集团,第二个方面的好处是,动向本身的定位也不是只做Kappa的公司,“我们的目标还是做多品牌,特别是在体育和时尚的圈子里。”秦说。
  成为最优秀的品牌管理公司,是陈义红的最终目标。现在,中国动向旗下拥有Kappa、Phenix等品牌,在2011年还将有新品牌加入。
  “这对桑德琳以及团队是一个挑战,过去动向可以做好一个品牌,现在是否能够驾驭多品牌运营?”陈义红反问。
  其实,最大的挑战仍来源于主导变革的陈义红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4 14:5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