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社香港1月16日电/美国《星岛日报》1月15日载文《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前景未许乐观》,摘要如下:
中国歼二十隐型战机上周的成功试飞,不迟不早恰在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及欧盟酝酿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之议甚嚣尘上之际出现,要说巧合,当然未免有点勉强。很多人都可能看到,这明显是有意向美国欧盟示*的姿势,而试飞亦适值李克强副总理访问欧洲,这亦可被视为为李先生助威的动作。
年初法国媒体透露,欧盟对华军售禁令有望于今年之内解除,此事一度引起多方面对解决此一已有二十年历史的问题的憧憬,亦引起美国、日本等其他方面不同程度的担忧。
然而事实上,憧憬似乎来得太早,而忧虑亦似乎没甚必要。无疑,憧憬并非空穴来风,欧盟外交事务主管阿什顿在去年底前曾表示:“对对华军售禁令采取行动,此其时矣。”欧盟官员亦对法国传媒说,盟内支持解除禁令的阵营已有足够的力量推动禁令于年内撤销,而事实上,除长期主张废除禁令的法国之外,西班牙在李克强访问期间亦公开表态呼吁欧盟撤销禁令。
不单如此,法国晚近已敲定向俄罗斯海军出售可搭载直升机的“西北风”级攻击舰,美国对此只作出轻微的反应,而早在这宗法俄武器交易完成之前,基于华盛顿的态度,已有人猜想此事会否为欧盟对华军售解禁打开方便之门。更讽刺的还是,就在去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之前,奥巴马总统曾致函国会议长,表示应解除对华出售六架大力士C-130货运机的限制,“这符合国家利益”。但这些运输机同时亦是目前全球一流的兵员运输机,因此此事对欧盟引起“非非”之想也并不为奇。
尽管如此,欧盟对华军售解禁不要说今年之内,即使在可见的将来,看来亦不容易实现。不管上述欧盟官员所称盟内支持解禁阵营的动力有多大,禁令需全盟廿七国通过始能生效。就在李克强访英尾声之际,英国政府官员却传出“解禁现在尚非其时”之语,可见英国明显并未改变其一贯态度。而盟内对此问题尚有不小的分歧,除一些主要国家仍持反对态度之外,好一部分东欧国家亦表示反对。当然,另一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大力反对。部分东欧国家反对解禁,乃欲得美国的长期支持,不敢轻易捋其逆鳞,遑论解禁对其经济不会对它们带来多少好处。
美国对法俄武器交易的形同默许,固然与美近年对俄关系调节政策不无关系,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亦建基于美国对俄罗斯国力发展前景不大的估计。然而在另一方面,美国已视中国为未来超级大国,换言之,也是将可挑战美国军事力量的一大势力。奥巴马总统据称已私下表示反对任何修改欧盟对华军售禁令的作法,在中期选举后共和党控制国会的新形势之下,奥巴马采取这种立场显得更为现实和迫切。
尽管华盛顿并不会认为欧盟当局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势所必行,但对解禁之议仍不无忧虑。日本上周对欧盟酝酿解禁公开表示关注无疑是美国这种忧虑心态的共鸣唱和。
欧盟当局自然亦不会意识不到,解禁之事行之不易,除盟内支持和反对意见分歧之外,ouzhouyihui亦将是一大阻力。部分ouzhouyihui议员认为,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并非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有趣的是,这亦恰是中国政府看法。所谓政治问题,无非就是人权问题,而在人权问题上,中欧以至中美至今的主要观点都是南辕北辙的,也因此不要说美国,对欧盟好些成员国以至ouzhouyihui好一部分成员来说,解除禁令的条件实非中国满足它们/他们对人权的要求不可,而这在中国来说却似乎是无可妥协的。
禁令解除固然对中欧双方有利,但中欧关系过去二十年不断发展,禁令的存在其实并未至于像阿什顿所说的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因此,解禁前景未许乐观,欧盟当局这次举措最终可能流于一种对华示好的姿态。倒是中国政府较为现实,李克强访欧期间已少见提及解禁要求,反而呼吁解除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毕竟军售禁令的存废对中国的实际意义已经不大,歼二十隐型战机的成功试飞看来正是这种“我自悠然”的讯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