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9日,2011年北京京仪世纪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届年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召开,与会嘉宾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仲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吴达成,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徐晓东,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政府主管领导、国内光伏园区负责人、著名行业专家、政策专家及晶硅装备领域企业相关专家、企业家等。本次年会以“分享 融合 共赢”为主题,倡导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旨在为光伏晶硅企业搭建平台,会上各嘉宾深入解读国内外新能源产业政策,深刻分析光伏产业、行业内存在的优势劣势、应对策略和发展趋势,探索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对接的途径,积极推进晶硅材料生产企业的商业价值链融合,以提升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年会于1月9日上午开幕,北京京仪世纪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仪世纪公司”)总经理苟劲松主持,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继红和京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子波分别为大会致辞,京仪集团副总经理、京仪世纪公司董事长刘世华致大会欢迎词。主办方京仪世纪公司总经理苟劲松在会上发表了名为《专注光伏装备五十年 成就世纪百年之梦想》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装备制造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基石,是一个国家产业成熟度的最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产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装备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国家产业的技术水平高低和核心竞争力强弱。光伏装备技术的日益成熟,也将对终端光伏发电单位成本的降低给予有力支撑。装备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国力强。在演讲中,他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光伏行业遭受的重创和国外贸易壁垒、反倾销制裁对我国光伏产业带来的深远影响,总结了我国光伏产业现存的诸多问题,如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制造过程节能降碳水平有待提升、对国外市场依存程度较高、光伏产业内外缺乏有效交流互动、部分关键装备仍然依赖进口等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他呼吁,要实现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产业内的企业家携起手来,加强交流合作,分享资源信息,共同谋求生产技术新发展!同时,他坚信:只要我们中国的企业家能团结起来,放眼全球的竞争格局,着眼企业的自主研发和技术进步,秉着透明、开放、合作、分享的心态做企业,那么2-3年内中国的所有光伏设备国产化一定没有问题,设备的技术工艺水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也将指日可待。他同时也强调指出,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尽快实质性地推行如“上网电价法”和“智能电网改造”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地,才能真正给力光伏产业。
年会论坛共安排了9场报告,多位参会领导和专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有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解读、有对国内外光伏发电形势及政策的分析、有新兴战略产业项目申报指导、有晶硅企业家精神的分享。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们共同探讨了国内光伏领域特别是晶硅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一致认为在以后的发展中更需要行业内的企业携起手来,分享资源信息,谋求生产技术新发展!
在本次年会上,京仪世纪公司与浙江省开化县工业园区签定了《合作共建光伏产业园的框架协议书》,据记者了解,双方在为扶持工业园区企业的设备采购信用担保、技术服务、备品备件仓储服务、技术中心建设、重点项目申报等方面达成了深入的合作意向,成为光伏行业设备供应商与园区地方政府共同绑定为入园光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典范,使本次年会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企业间深入合作交流的平台。
京仪世纪公司作为会议的举办方,还发起了《创造低碳财富,共享低碳生活》的倡议书,呼吁与会者落实节能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污染,做到清洁能源清洁发展,让新兴能源确实低碳,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能源产业。该倡议得到与会领导、专家及企业家们的大力支持,并纷纷签名响应。
这次年会是一次较高层次的企业年会,京仪世纪公司创造性地为晶硅行业搭建了一个“分享 融合 共赢”的平台,为晶硅产业未来的技术交流和深度合作打开了一扇窗,为开启晶硅产业乃至整个光伏产业内的竞合局面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对国内光伏行业各企业联合起来增强在国际上的技术竞争力、推进“十二五”规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