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昂生模式打破慈善公益中的黑匣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4 15:1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月29日中国首善陈光标为南京一名保洁员过生日,同时给另外49名环卫工发放红包。事后环卫工称,发给他的红包和羽绒服被上级收走了。他们的上级部门认为,由于当时接受捐助的是部分代表,这些善款善物将被用于该单位所有环卫工的平均分配,而衣服也将通过年终评先进来择优发放。领导在事先没有征求陈光标意愿的情况下就将善款善物按照所谓“公平”的原则来进行处理。这种看似平常的举动,让“被捐款”“被公平”等词汇又一次进入公众视线。 
  此事被曝光后,引发了媒体广泛的转载和评论。网友、慈善人士纷纷质疑:“被捐款”现象何时能止?为什么慈善公益当中总有“黑匣子”的存在?我们的慈善和爱心在输送的途中到底流向了哪里?捐赠人和受捐者的权利又该如何保障? 
  中国公益事业屡遭质疑“黑匣子”致公众缺乏信心 
  2008年5月12日作为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分水岭,中国慈善公益事业迈入了平民公益阶段。正因2008年是如此重要,很多组织机构和公众都将2008年视为中国的公益元年,并且随着社会公众对中国慈善公益事业有了更多了解,对相关慈善公益组织的关注度和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公益事业的迅猛发展,也不避免的带来了贪污私分、虚报冒领、截留克扣、挤占挪用救灾款物等问题,对爱心人士的捐助热情产生了严重伤害。面对信息的不透明,很多人表示对公益机构不信任,认为它象一个“黑匣子”,捐助助对于自己的捐助在里面到底被如何分配缺乏知情权和决定权。 
  2010年12月2日,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出炉,报告中数据表明中国有近9成公众表示对慈善信息公开度不满意,部分单位也承认相关的慈善活动信息和财务信息不够详细。很大一部分的慈善公益组织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BBS或者博客,并且对相关的财务、物资和服务信息进行了进一步公示。但由于现阶段多数慈善公益组织运营经验不成熟的原因,直接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其的信任度,并间接影响到了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今年7月份的调查结果显示94.8%的人均有过捐款经历,但是只有28.4%的人是出于自愿的缘故。由于公益机构慈善机构信息和财务信息的不详细和不透明,形成一个“黑匣子”,阻断了捐助者和被捐助者的有效沟通,使得捐助者看不到里面,受捐者看不到外面。同时因为对被捐助者缺乏充分了解,捐助者的爱心很难被用到自己最想帮助的人身上,产生“被捐款”的情绪在所难免。 
  药品捐助渐受瞩目一对一模式走向前台 
  汶川地震期间,鉴于灾区对急救药品的紧缺,以及公众对现金捐助当中存在的不透明所产生的担忧,很多企业和个人都选择物资和药品捐助的方式,解决了当时物资和药品极度欠缺的燃眉之急。药品捐助成为公益救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5月28日,**中央总书记胡Jintao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民生问题。在我国东西部,很多贫困家庭吃药难、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的大有人在。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超过1亿人因患病或高额的治疗费而陷入贫困。在中国,因病致贫、一人患病全家贫穷已经成为当前突出的民生问题。有目共睹的是,近几年中国政府积极通过医疗合作解决困难家庭的“看病难”的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由于中国医疗基础薄弱,仅仅依靠政府的工作,短期内很难全面解决所有困难人群的实际困难。对于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的贫困家庭来说,即使政府帮助解决了医保之内的治疗费用,医保定额之外的药物费用仍然是个巨大负担。因此,在现金和生活物质等捐助形式之外,医药捐助渐渐受到公益人士的瞩目和重视。并且,很多捐助方都通过可信的公益组织和朋友推荐的信息来源,主要选择了一对一的药品捐助来表达自己的爱心和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 
  但是药品捐助与现金捐助不同。一个是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和物流配送水平的差别,很多药品不能及时送达到受助人的手中;另外,很多捐助者在自行采购药品的时候,并不了解受助人的真正需求,也无法确保买到的药品的质量与真伪,最后出现资金浪费和效率不高等不尽人意的弊端。这些原因的影响,让很多爱心人士最终还是宁愿选择一对一的现金捐助。 
  “昂生模式”勾勒一对一药品捐助标准 
  不可否认,在现有的条件下,相比现金和物质捐助,由于药物的特殊性,医药互助捐赠在购买、配送、和沟通成本上还存在平台和渠道的不完善。一对一的现金捐助与药品救助也很难接轨。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有社会力量在为吃药难、吃不起药的贫困弱势人群提供一个的一对一的药品救助渠道。 
  12月20日,中国首家定位于药品互助的网络公益平台――昂生网(昂生大药房http://www.asdyf.com)在北京宣布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以促进健康互助为主旨的药品交易在线平台诞生!据网站负责人介绍:该网络平台立足于关注民生、健康众生,配合政府医保的主导地位,致力为吃药难、吃不起药的贫困弱势人群提供一个药品救助渠道。网民登陆网站注册成为“爱心联盟”会员,即可获得市场价值120元的“昂生爱心小药箱”。 
  昂生网医药互助公益平台通过为捐助者提供了新型的捐助环境—药品在线捐助,捐助者可以指定捐助对象,并直接在昂生网购买药品,通过昂生网的物流配送系统直接送到受捐者的手中,大大提高了捐助效率,同时也消除了以往现金救助透明度不高、捐助物资流向不明等顾虑。此外,当日后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员还可以发起在线求助,充分体现了“今天我为人人,明天人人为我”的和谐互助理念。 
  作为国内首创的药品互助平台,昂生网在前期“康农工程”探索出的合作医疗新模式的基础上,配合互助服务体系,解决了药品捐助过程中的配送服务问题。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技术,通过大规模直接采购上游药企制造产品,有效降低了采购中间环节的流通成本,把药品捐助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并且,无论是昂生网自主生产还是采购的产品,唯一可识别的“昂生药品安全监督码”带来的可追溯机制,最大限度避免了药品捐助过程中各方对假药、伪劣药的担忧。 
  一位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人士表示:昂生网推出的一对一药品捐助模式,勾勒出了中国药品捐助的新标准。在这个药品互助公益平台上,不论双方熟悉还是陌生,捐助人的意愿和受捐者的权利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是尤其难能可贵的。 
  诚然,“昂生模式”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尝试。但它绝不能只是一次尝试,值得中国社会慈善事业思考和借鉴的是:打破慈善公益当中的“黑匣子”,唤醒民众的公益热情,促进全民公益才是一个发展方向。在这个方向之下,社会需要开辟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来让一对一的社会捐助发挥更大和更广泛的作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8 20:5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