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众中国年下的倪凯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0 16:0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为前大众中国总裁范安德的继任者,倪凯铭的获职完全符合大众监事会主席皮耶希对公司CEO的选任准则—起用技术型人才,而非以销售业务起家的干部,因为后者往往着眼于当前利益,忽视企业长远的战略布局。
  不过,倪凯铭接手的大众中国正笼罩在范安德的光环之下—大众高尔夫、途观、奥迪Q5是整个2010年最为抢手的汽车,TSI匹配DSG的动力组合让日本同行的技术显得落伍,高达20%的市场份额,令中国汽车业以“大众年”来记录范安德一再创造的市场奇迹。
  倪凯铭能驾驭这个全球最大、也最多变的汽车消费市场,并摆平前任遗留的产能疾患吗?如何对付通用的复兴、现代起亚的扩张和丰田的卷土重来,亦同时摊在这位大众中国新总裁面前。
  政策风险隐现
  在中国的道路上,大众标志的汽车随处可见,这种几率远远高于其他品牌。由于范安德领导大众在华先后发起了动力总成战略和奥林匹克计划,使得该公司成功把持了20%的中国乘用车市场。
  与2006年刚接掌中国市场时,大众销量下滑、合资公司陷入亏损相比,更显得范安德业绩斐然。如果只是战略延续,此时继任的倪凯铭很难盖过前任锋芒。二者际遇的不同之处在于,范安德赶上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爆发,而这种疯狂的增长已被诸多分析师和公司高管断言不可持续。
  倪凯铭的麻烦在于,能否正确预判被政策和需求的博弈所左右的中国市场,如果有更多的城市实行限购政策,无疑将给中国市场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在大众集团2018年实现全球1000万辆的构想中,力保中国这面最给力的“承重墙”。20个月前,汽车业还为大众中国 “2018战略”的200万辆目标而震惊,现在就连该公司副总裁杨美虹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目标过于保守,他们甚至可能在十年规划的第二年就实现预期,并将胃口升级至300万辆。
  在2010年的前11个月里,大众在华共售出了18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7.8%。不过,并非只有大众实现了惊人增长,通过实施“绿动未来”战略导入全球车型,通用中国48.5%的同比增幅就远远高于前者,盖世汽车研究院提供的分析数据显示,如果算上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则通用在华业绩还优于大众。
  电动车前景难测
  虽然一直未能恢复元气,每个汽车巨头都相信丰田会重新成为可怕的对手,其2010年全球销量仍领先大众集团超过100万辆。最新消息显示,丰田决定效仿日本同行,起用本土设计师为中国市场研发新款汽车,以抵御来自对手的强大压力。
  在行业分析师看来,大众在华成功的关键在于导入涡轮增压引擎和先进的双离合变速器,并让这种技术成为行业标杆,抬高竞争的门槛,而日本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优势将在未来几年开始显现。
  大众也试图加入率先在华投产电动汽车的厂商之列,电动车专家倪凯铭被多数媒体解读为大众中国电动汽车战略的推动者。但J.D. Power and Associates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John Humphrey希望打消此类计划的投资热情。“未来全球市场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需求被过分夸大。”John Humphrey说,“尽管政府着力推广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但在商业上是否成功最终取决于消费者。除非调控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包括消费税下调和提高燃油价格,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些情况在未来10年都不可能出现。”
  或许,倪凯铭需要在电动技术专家和大众中国总裁之间重寻定位。
(责任编辑:黄珂)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3:2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