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港媒:温总“患难真情 金钱难求中巴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0 10:3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Jiabao在伊斯兰堡专门听取巴基斯坦国家灾难管理局有关灾情的介绍。 新华社图


  中评社北京12月19日电/今年7月底,巴基斯坦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中国政府和人民立即伸出援手,给予无私帮助。时隔数月,正在巴基斯坦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温Jiabao仍心系巴方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在抵达伊斯兰堡的第二天,温Jiabao在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的陪同下,专门听取巴国家灾害管理局有关抗洪救灾情况的介绍和汇报。

  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8日上午9时许,在巴总理府6层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中巴两国总理并肩而坐。没有太多的寒暄,巴基斯坦国家灾害管理局主席阿赫迈德开始了介绍汇报。会议室四个大屏幕投影屏上不停滚动的图片和数字,记录了这次特大洪灾给巴方造成的惨重损失:受灾人口达2000万、1985人死亡、160万座房屋损毁、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

  温总理仔细听取阿赫迈德的情况介绍。作为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巴方此次受灾之重,令人心痛。温总理眉头深蹙,神情凝重。

  随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向中巴两国总理汇报了中方对巴抗洪援助的进展情况:目前,价值1.2亿元人民币的帐篷、发电机、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已及时送到巴受灾民众手中;中国还先后派出两批国际救援队和4架直升机救援队深入灾区参与救灾和医疗防疫工作;中国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总额超过1400万元人民币。



  听完中巴有关部门介绍后,温总理没有按会议安排坐在座位上讲话,而是站起身来,特意走到会场另一端的发言台前。面对吉拉尼总理和与会的其他巴方官员,温总理说:“这场特大洪灾给巴基斯坦人民造成的痛苦,中国人民感同身受。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人民亲如兄弟,兄弟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兄弟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

  “患难见真情。”温总理说:“这次洪灾发生后,中国人民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援助。9月22日,我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宣布中方向巴提供2亿美元无偿援助。巴外交部长在现场紧紧握住我的手,让我深深感受到两国人民的兄弟之情。我这次访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了解巴方救灾和重建工作。在这个场合,我宣布中方将采取以下三个措施:第一,要重点支持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巴方尽快排除堰塞湖险情,疏通喀喇昆仑公路;第二,向巴政府‘灾民补偿计划’提供1000万美元现汇,同时再提供总额4亿美元的优惠贷款或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第三,帮助巴方提高灾害预警和应对能力,向巴方提供减灾救灾技术、装备支持和人力资源培训。”

  听到温总理这番话,吉拉尼总理等巴方人士流露出感动的神情。在过去几个月内,中方给予巴方及时、有效和有针对性的一项项帮助,让巴人民深受鼓舞。

  “帮助是相互的。我们永远记得,每当中国遇到困难时,巴基斯坦朋友总是及时伸出支援之手。”温总理话题一转,深情地回忆起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无私帮助:“我们不会忘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西方封锁的困难时期,是巴方向中国提供了通往世界的空中走廊;我们不会忘记,在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后,巴方把全国的帐篷都捐给中国。这深厚的情谊,是金钱买不来的!”

  温总理发自肺腑的话语,让与会者深受感动。会议室内,洋溢着中巴友好的浓浓气氛。接着,温总理加重语气道:“中巴是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巴人民是手足兄弟。今后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世界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要相互支持,相互爱护,相互帮助。”



  吉拉尼总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对阿赫迈德当场提出希望中国帮助巴方建立防灾减灾和灾情预警两个机制的有关建议,温总理表示同意:“中巴两国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中方愿全力与巴方加强在防灾、减灾、救灾和灾情预警等方面的合作。”

  在热烈的掌声中,温总理走下发言台,吉拉尼总理站起身来,迎了过去。两国总理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吉拉尼说:“任何时候,巴中两国总是坚定地站在一起。在巴遭受历史上最严重的洪灾时,中国向巴方提供了及时、大量和无条件援助,使成千上万灾民受益,巴方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抗洪救灾,再次见证了我们两国牢不可破的友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7 04:0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