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从麦道夫儿子自杀谈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10:1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开始
  
  
    文/陈思进

  新闻:美国金融巨骗麦道夫长子马克用拴狗链上吊自杀
  
  美国亿万金融诈骗案主角、被判监150年的前纳斯达克交易所主席麦道夫的儿子麦克,在他父亲被捕两周年的日子——12月11日,被发现在纽约住宅内上吊身亡,终年46岁。麦道夫,前纳斯达克主席,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诈骗案制造者,其操作的“庞氏骗局”诈骗金额超过600亿美元。2009年6月29日,麦道夫因诈骗案在纽约被判处150年监禁。在其被捕2周年的日子里,大儿子马克?麦道夫上吊自杀。
  
  73岁的美国金融巨骗麦道夫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己被捕2周年的日子里,46岁的大儿子马克会上吊自杀。
   
  公寓中发现麦道夫大儿子尸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12月11日消息,12月11日是伯纳德?麦道夫被捕2周年的日子。他的大儿子马克?麦道夫现年46岁,曾在其父亲的欺诈投资公司任高官。美国警方在当地时间11日早晨7点30分,在一间位于曼哈顿的公寓中发现了自缢身亡的马克的尸体。
   
  自杀前曾给妻子发电子邮件
   
  报道称,警方目前已对马克?麦道夫生前留下的信息进行调查,目前尚未找出这起事件的头绪。马克在自杀前一天曾给妻子发出一封电子邮件,主要内容是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并委托她照顾好孩子,但并没有提及自杀的原因。


  用拴狗链上吊自杀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司法部门官员描述,马克上吊“工具”为一根拴狗的链子。这根链子挂在卧室天花板的一根管道上。

  两年前马克?麦道夫和其家庭涉嫌包庇

  报道还称,在两年前伯纳德?麦道夫受审时,马克?麦道夫和他的家庭成员曾涉嫌包庇罪,但后来他们被证实并不知道这一持续20年的庞氏骗局,从而未被被起诉。
         
  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令人唏嘘不已。不禁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前年麦道夫东窗事发后,我曾写了一篇《华尔街的庞氏骗局》(见下),里面谈道:“黑格尔说:‘人性千年不变,并且从不吸取教训’,对这句话,我不敢完全苟同,人类不是不断地在自我完善和追求进步吗?不过,在对待金钱方面,黑老这句话倒似乎是千真万确的!”

在这之后,大大小小的庞氏骗局,在美国加拿大欧洲不断曝光,其中好几个骗子还是我们中国人。看来虽然太阳底下早就没有新鲜事,但“庞氏骗局”却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在古今中外,究其缘由,就是因为人性千年不变。人的内心深处渴望天上掉馅饼,不花大力气就能赚大钱。贪婪和盲从这两种人类本性时常占据上风,无法控制。普通百姓如此,所谓的菁英天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能全怪骗子,只能怪人性太贪婪了。

中国有句老话,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没想到,麦道夫遭到了现世报,白发人反送黑发人,不知他在狱中会作何想。

再进一步想,其实整个美国,从老百姓一直到各县、各州,直至联邦政府,借债消费,欠下了天文数字,这不就是一个个旁氏骗局吗。这次金融危机,上千万人失去了工作,造成几百万家庭破产,失去了家园,几千万人流离失所,这是不是也是报应呢?麦道夫的儿子估计是良心备受煎熬,无颜活在这个世界上,以自杀求解脱,抑或是代父赎罪。那美国这么大一个庞氏骗局,最后的结局会怎样呢,拭目以待吧。
  
    下面是我08年底写的:华尔街的庞氏骗局

    金融海啸还未平息,华尔街传出匪夷所思的“老鼠会”,诈骗金额高达500亿美元,受骗者竟然是全球知名银行和经过大风浪的人中菁英,12月23日法国投资基金管理人德拉维耶伊谢(蒂埃里德拉Villehuchet)在纽约办公室自杀,后续的灾难还不可测这个骗局的始作俑者 - 。前那斯达克主席麦道夫(Bernard Madoff的)为何可以明目张胆,运作如此庞大的骗局长达20多年?

    黑格尔说:“人性千年不变,并且从不吸取教训”对这句话,我不敢完全苟同人类不是不断地在自我完善和追求进步吗不过,在对待金钱方面,黑老这句话倒似乎是千真万确的!

    上世纪20年代,位于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一个叫查尔斯庞氏(查尔斯庞氏)的人,有一天忽然宣布:“我找到了发大财的秘诀,已经是百万富翁了我们都信仰。上帝,非但不能独享财富,而且还要帮大家一起富起来。谁将钱存在我那儿,我担保每个月给他比银行利息更高的回报。“人们询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神秘地告诉大家:“这与美元和外币兑换有关,具体怎么做很复杂,你们也听不懂信我就是了。”。

    一开始没人信他,不过经不起他的游说,有几个人拿出100,200试一下,就当是小赌怡情。没想到庞氏真守信用,每个月都按时按量付出利息。好事自然不胫而走,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氏成功地在7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越来越多的人拿钱给他,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了甜头。最后一次,庞氏竟然在几小时内吸纳了100万美元。要知道,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现在的几亿元!

    事实上,庞氏哪有什么发财的秘诀,他不过是把后进者的钱去“养”前面的人罢了。这个基金越来越壮大,很快地形成了由小到大的金字塔状,底部特别浩大。这场游戏持续了1年,最后,直到再也没有新钱吸纳进来后,底部一垮,整个骗局便轰然崩盘,游戏结束。

    银会中国民间投资

    这就是著名的庞氏骗局(庞氏骗局),亦称传销(金字塔骗局)。如今,美国人把庞氏当做这种邪门手法的始祖。其实,当美国还是蛮荒之地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用上了。在浙江就有做“银会”的习俗,在民间曾十分盛行。

    在金融业并不发达时,“银会”是一种调节民间资金的有效方法,它既能使人们储蓄闲钱赚取利息,又容许参与者在急需用钱时,透过支付利息取得大笔的钱。但这种完全不受法律约束的金融合作,有时会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比如“银会”的组织者“会头”,可以很容易借身分之便私下参加好多份,连续几期高价抢标,最后卷款走人。而作为外围的会员,看到标价高,利润可观,当然欣喜若狂,等发现会头“人间蒸发”才如梦初醒,懊恼原来中了圈套。这种先诱以厚利,再吸引人们掏钱的手法,与庞氏的骗局真是异曲同工。中国大陆几年前就报导过,温州有一个文盲老太太,竟然将一个“银会”做到金额高达1亿多人民币。

    典型的金字塔骗局,在台湾被称为“老鼠会”。曾有一家投资集团,是台湾第一家以异常高利,以老鼠会形式吸收民间游资的公司。当时该公司推出4分至6分的高利,立刻吸引大众加入。记得传媒报导,该公司经常举办所谓的“团结大会”,像举行宗教仪式一般,到会者人手一支蜡烛,将会主团团围住,好似围绕着基督一样,最后仍是一场骗局。

    虽然太阳底下早就没有新鲜事,但“庞氏骗局”却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在古今中外,究其缘由,就是因为人性千年不变。人的内心深处渴望天上掉馅饼,不花大力气就能赚大钱。贪婪和盲从这两种人类本性时常占据上风,无法控制。普通百姓如此,所谓的菁英天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集资一个拉来一个

    金融海啸还未平息,华尔街再传出匪夷所思的惊人诈骗大丑闻。一个有史以来最具规模,自我吹嘘程度最高的“庞氏骗局”诞生了,受骗金额高达500亿美元,而受骗的人群竟然都是全球知名银行和经过大风浪的人中菁英!这个骗局的始作俑者则更牛,是前那斯达克主席伯纳德麦道夫(麦道夫),他竟然在监管者的鼻子底下,运作如此庞大的骗局,时间长达20多年。

    据资料显示,在过去20年来,麦道夫以吸引资金的方式从事类似投资基金的业务。异于常人的是他独辟蹊径,以障眼法向投资者集资,支付高过市场的收益。但一般市场的报酬无法应付存款者更高的收益,他采“老鼠会”的方式,拼命集资,吸收小老鼠,小小老鼠,小小小老鼠,拿后来者的本金,来应付前期投资者的利息。如此一来,生意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资金越收越多,竟达数百亿美元的规模。在市场大好的时光,这种手法还可支撑一时,可是面临金融海啸股票猛跌,钱亏光了,资金无以为继,把戏就露馅了,麦道夫只好束手就擒,准备面对法律的制裁。

    记得当年在报纸上看到戴安娜王妃将9000万美元交给一家基金公司,那个公司担保她每年至少10%的回报,那时我就很羡慕,如果哪家公司能担保我有如此的投资回报就好了。“幸好”像我这样的升斗小民,他们根本连眼皮都不会抬一下。

    麦道夫的避险基金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在他公司里开一个帐户,至少投入100万美元。长久以来,他的客户不少是亿万富翁,如美国波士顿房地产大亨祖克曼,名电影导演史蒂芬史匹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瑟尔,纽约“大都会”棒球队老板弗雷德威尔彭,费城老鹰橄榄球队老板诺曼布拉曼和服装企业家卡尔夏皮罗;跨国知名金融机构如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西班牙国家银行和瑞士银行等等认识麦道夫的人过去都说:“我知道这家伙是最伟大的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他。。 ,但他就是比别人强。“简直把他当作神一般崇拜。

    分红高额勾引上当

    那些金融机构中,西班牙的桑坦德银行和英国的汇丰银行,原本几乎没有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还正准备乘这次机会,抢占更多的市场而做大呢。没想到反倒成了麦道夫“老鼠会”的受害者,汇丰银行损失了10亿美元,桑坦德银行的损失更高达28.7亿美元!

    好多传媒对这么多精明的投资者为何上当感到大惑不解。

    马道夫曾经担任过纽约那斯达克主席,这块金字招牌令人相信他所经营的投资基金万无一失;也有人说,麦道夫能言善道,许多人是经他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才投下资金。这两点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除此之外,麦道夫基金保持良好的分红纪录,虽然他的基金管理费比普通基金高得多,每年向投资者发放高额的分红,每个月至少1%的回报,长期毫无波动地像钟摆一样准确无误这种分红纪录,是最有效的麻痹剂,投资者岂能不信心满满美国人有句口头禅:。?“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可是麦道夫所经营的对冲基金,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免费的午餐。

    麦道夫的许多客户都认识他本人,却对他的投资策略一无所知,人们通常把这叫做“黑箱”该基金一直到11月底还在公布投资盈利率消息来源说:。。“这个避险基金是在一个单独的楼层和房间里运行的,只有三个人允许进入这个『黑匣子』。这三个人,一个是他,另外两个是他的儿子。“而东窗事发报警的也正是他的儿子们。麦道夫被捕之后,一人独揽罪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牺牲自己,保全儿子的一招。反正已活到70岁,无所谓了。

    发财只能自己努力

    据透露,像麦道夫这样的手法是私募基金里常见的“潜规则”。这些年来,一些所谓超高回报的对基金,或多或少运用着如此原始和拙劣的诈骗操盘。在这次金融海啸的冲击下,由于股Shi大跌,以及信贷市场紧缩,投资者大量赎回本金,使得好多基金大幅缩水,以至破产,据统计,今年前3季就有693家基金倒闭。巴菲特有句名言:“。大潮退了之后,就会知道谁是裸泳者了:”这次金融海啸之下,一定会有更多的“庞氏骗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个事件再次告诉大家:

    第一,世界上没有神仙和神话,像麦道夫这种带着光环的人物,所制造的是又一个巨大的骗局。

    第二,它让人们认识到这些年来,对华尔街的所谓监管其实只是表面文章,华尔街早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三,幼稚是一方面,贪心才是万恶之源。发财只能靠奋斗,意外之财不要奢求,鲜花的背后多半是陷阱。

    唯一令人百思不解的是,一位华尔街如此受人敬重的高层人物,竟然采用如此原始,如此粗糙的手法在投资市场中搏击,他应该深知过去走过这条路的人,最后都跨不过这一道槛,终将落得身败名裂,无一侥幸,只是时间的早晚。

    那为何他要一条道儿跑到黑呢?也许这将永远是一个谜,只有他自己和上帝知道了。
#

1楼 天使之爱mikehy mikehy mikehy 评论时间: 2010-12-12 10:27:57

回复回复| ▼

    * 引用引用
    * 删除
    * 举报

删除
受用


查看全部条评论>>

我也说一句...

表情

提示:

确定取消0/400
#

魂影

2楼 天使之爱魂影 魂影 魂影 评论时间: 2010-12-12 10:59:58

回复回复| ▼

    * 引用引用
    * 删除
    * 举报

删除
为什么要两年后自杀


查看全部条评论>>

我也说一句...

表情

提示:

确定取消0/400
#

碧海..蓝天

3楼 天使之爱碧海..蓝天 碧海..蓝天 碧海..蓝天 评论时间: 2010-12-12 11:07:33

回复回复| ▼

    * 引用引用
    * 删除
    * 举报

删除
嗯.   说的好!




查看全部条评论>>

我也说一句...

表情

提示:

确定取消0/400
#

莘糖→雪

4楼 天使之爱莘糖→雪 莘糖→雪 莘糖→雪 评论时间: 2010-12-12 11:08:26

回复回复| ▼

    * 引用引用
    * 删除
    * 举报

删除
很受用,可是为什么他的儿子要自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04:0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