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若平答疑[英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2 23:2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若平答疑[英语]

提问:今年的应用文写作几乎没有练习过,应该怎样准备?
[王若平]:大纲在应用文的要求上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去年有四种,分别是书信、备忘录、摘要和报告,今年增加了便条,字数为100字左右,实际写作控制在90到150词之间。缺乏应用文练习,这是一个普遍的情况。今年大纲改变之后,大家可针对刚才说的五类应用文,加强重点练习。

提问:我买了您的万能作文,并且每个作文框架都背过,但觉得套去年作文题目有点勉强,想问一下背过的作文如何灵活应用。

[王若平]:背过的作文存在着一个如何灵活应用的问题,就像练武术一样,中国人练武术讲求套路(即招式),第一招、第二招、第三招,一招接一招地练下去,背作文套路与此相似。在考场上写作文和使用套路对打很相仿。练武术按照套路去练,对打的时候就不能完全按照套路机械地一招一式地进行。我们写英语作文也是这样,应该把作文套路里的句式地灵活穿插在一起。灵活性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死记,要背熟一定量的套路。如果头脑里已经保存了一定套路的话,你就已经有了使用的基础。第二是活用,脑子里面固定套路很多,但应用起来要有灵活性,学会把各种套路根据实际场景巧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死记活用是解决作文问题的法宝,也包括刚才同学提到的应用文问题。



提问:应用文写作应该注意什么?

[王若平]:这方面有一个考生非常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手机号顺手写在信或者便条上。如果发生此类问题,判卷时视为作弊。考试的时候要把directions读清楚,写出指定的姓名,这是考场纪律问题,再就是作文的练习方法。应用文也有常用的套路,例如“收到你的来信”怎么写,“盼望你的回信”怎么写,要求解决问题的套路怎么写,或者如何写感谢信时感谢要说哪些话等等,都要很熟练。
    前面说的套路都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即常规、惯例。考试的时候就需要考生语言的实际表达能力了,这种表达能力需要语感,需要积累,建议大家多读一些英语读物,难度不要太大。如果太难,对你写作不会起到好作用。这个道理就像下围棋,如果天天跟水平最高的人(像聂卫平)下围棋,不见得有益。因为他水平比起你高的太多了,他的东西你学不会。跟和你水平差不多的人下围棋,可能会更好。读难度不是特别大的读物,对你增强语感有好处。在这方面读的量要大,我给大家推荐一套读物叫《床头灯》英语学习读本,是一套用3300个词写出来的简易的读物。出版了有40多本,可以选几本(大概3到10本)去读,把里面的动词都划出来去读,去体会外国人怎样用基础词汇去表达丰富的思想。


提问:连续八年都考看图作文,今年换题型可能大,最可能换成哪种题型?
[王若平]:今年考图表、图画作文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目前考图画作文的一个明显的意图就是防止所谓的押题、猜题,不管你的能力多大,都很难猜出考哪幅画。这些年考图画作文,社会各界包括老师和考生,还有各方面有关人士对此评价都很高,考生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图表、图画作文上。我觉得图表、图画作文的本质就是常见的问题解决型作文,无非问题是通过图表图画表现出来的。从题目形式来看图表图画作文和传统作文不一样,从本质来讲都是一种作文。

提问:同学们里买《万能作文》的比较多,如果大家都背了模板,作文雷同,岂不是对考生不利吗?
[王若平]: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上课的时候,考生经常会提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仔细理 解一个字,这个字就是“背”。“背”对学数理化而言,是一个贬义词,但对英语来讲是褒义词。我可以这样讲,所有的英语老师都建议学生背一些材料,现在的问题是我背那么多干什么,如果都放在脑子里,从来不用,背它又有什么用。一个阅卷老师在自己教学的时候肯定也会鼓励学生去背。所以他判卷的时候,如果发现同学作文里有些背材料的痕迹,这是很正常的,完全能够理解,否则他就是和他自己的教学原则过不去。在考前,绝大部分同学都会背诵一些材料。阅卷老师会比较客观的,你背这些模板,当然不会错。他会看其他认为是你自己写的部分。如果你写的和背的差异过大,老师对你的印象也就不好。我建议大家,一方面要背一些材料,另外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多读简易读物,增强语感,提高自己写作的能力,这样参加考试才能游刃有余。
   大家应对“背”字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理就在于背。在作文上,熟记作文套路,不会写作文的人也就会写作文了。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做法。



提问:关于作文的问题,在写作时,有时往往达不到指定的词数,这该怎么解决呢?

[王若平]:考研的作文和四六级、高考作文难度没有明显的区别,我可以这样讲,高考优秀作文比四六级和考研的很多作文都要写得好。考研大作文要求160到200个词,小作文是100个词左右,一两百个词这种字数在作文里面已经低到不能再低的程度了。写50词,能叫作文吗?所以从心理上你就不要怕。

解决词数问题最有利就是要“背”,好作文是背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提问:天天早晚读万能作文里的文章,两个星期后再去做模拟题,这种复习方法正确吗?
[王若平]:“天天读”这是一种好的习惯,因为要想把一篇文章记下来需要时间,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值得推荐的。模拟题每周做两套最好。



提问:在写作时是不是句型越多越好,写的句子是不是复杂才好?

[王若平]:这个同学问的问题是关于句型用得多少和句子复杂性的问题,评分标准里有规定,要求考生写的英语用词有一定宽度,而且句式有一定的变化。写出有一定复杂性的作文是作文得一个好分数所必须的。但如果这个“复杂”是以错误为代价的,那就不如写简单但正确的句子。我们客观地考虑一下判卷老师的状况:假如说一个同学写的作文很简单,用的英语单词很简单,句子结构也相对简单,但是他的句子没有错误,这个老师无非说他简单而已,这种情况应该说分数也不会很差。假如一个同学为了把句子写得很复杂,用的词很难,但是错误百出,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提问:请问王老师,从现在开始准备作文有什么高招吗?

[王若平]:所谓高招就是刚才说的两点:一个就是不能够忽视写作能力,所谓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是要读大量的简易读物,积累自己的语感;第二个就是得背。没有比这两个办法更实用的了。



提问:考试时写的作文句型单一,能给一半分吗?

[王若平]:作文句型单一但没有错误,无非就是简单,老师就没有机会判你错,一半的分无论如何也是有的。



提问:平时在练习作文的时候,句子写得对不对,作文写得好不好自己还是没法判断,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王若平]: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种途径。第一种是查字典、查各种各样的参考书。假如有一个用法,自己没法把握,只是根据语法或者感觉写上去了,这时一定要查字典和参考书,否则可能会形成习惯性错误。

另外一种办法是跟其他考生共同探讨。人有一个特点,看自己的缺点不一定能看出来,但看别人的缺点却很容易。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个办法是找英语老师请教一下,不要不好意思请教老师。我自己就是老师,如果一个不认识我的同学拿一篇作文让我帮他改,我一定会帮他改的,因为老师都是有师德的。我想所有的英语老师都愿意帮你忙,不要认为他从前不认识你,就不会帮你改。很多同学对于教师这个群体的奉献精神理解不是很清楚。





如何做阅读理解?

提问:我从6月份开始大量做阅读理解,但是每次做题时都错6、7个,老没有什么长进,请老师指点。

[王若平]:我见过一个考生读过一千篇文章,把市面上所有的阅读题都做了一遍,效果也不是很好。值得大家思考的是阅读不仅仅在短期内提高很难,长期提高亦不易。

谈到解决办法,首先要提出一个概念,我强调做阅读题要重“质”而不重“量”。这个“质”有两层含义:一个是阅读题本身的质量;另外是做题的质量,就是说做题要细致。很多同学做完题,对的时候就高兴,pass了;错的题就看一下答案,找相关的点看一眼,把题改过来,就算完了。这样做作用不大。

大家选择阅读题的时候要选择和最近真题命题思路相近的题目去做,真题命题思路近年来也有明显变化。像真题的一个标志就是干扰项的干扰性比较大,考试虫考研体系中的《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新大纲)》的特点就是干扰项的干扰性极强。

做题的时候要把题做细做透,每道题的出题思路一定要分析出来。题目不管如何变化,每道题背后都有明确的思路,把这个思路总结出来,对同学们提高阅读理解得分率意义是最大的。如果你不能把这些东西破解出来,没有把命题思路分析出来的话,很难起到应该有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问:我做阅读速度很慢,请问在短期内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王若平]:阅读速度慢,这是考生常见的问题。要想解决阅读速度慢的问题,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要读懂长难句,一个句子长度达到30个词,考生理解起来难度就比较大。当然难度不仅仅是体现在单词的数量上,有一些句子很短也很难,但一般来讲,30词到40词这个长度的句子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我给考生的建议是每天读5到10个长难句。中央电视台采访我,说起提高阅读速度的问题时,我当时提出的建议也是读懂长难句。



提问:做阅读理解往往只看一遍,准确度不是很高,多看几遍时间又不够,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王若平]:考试的时候,文章通读遍数以1-2遍为宜。先浏览五个问题,然后通读1-2遍文章,然后做题。


提问:考试时做阅读理解题一般控制在多长时间比较好?

[王若平]:阅读理解最低时间应该是60分钟,如果阅读理解用60分钟做完很吃力的话,最长可用80分钟。



提问:阅读理解新题型感觉没法下手,请王老师指导。

[王若平]:选择搭配题这个题型的采用,是考研在测试方法上的进步,说明考研英语测试比以前更科学了。这个题型要求考生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把七个选项中的五个选项还原到文章中相应的位置中去。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区分度非常好。
做这种题的核心是把握文章的脉络,文章脉络的把握包括两个关键,第一个关键就是多种语篇关系,也就是各种句间和段间关系,例如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从属关系等。第二个关键就是体现这些关系的关键词,关键词可以是非常普通的关联词,如表示原因的because, 表示转折的nevertheless等。另外一种关键词就是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的关键性名词,要非常注意区分关键性的名词在文章中是第一次出现还是第二次出现,这一点意义非常大。其他关键词包括代词和冠词。



翻译题技巧

提问:翻译题有什么技巧?
[王若平]:翻译题是我们考生得分比较低的部分,应放在最后去做,因为翻译得分比较难。我们的战术是把容易得分的题放在前面做,不容易得分的放在后面去做。
    谈到具体的答题技巧,说句实话,翻译应该是技巧性最低的部分。我认为考生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文中的句子。理解原文中的句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正确把握句子的结构。每个划线的句子长度大约在30个词左右,结构上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且要考虑这个句子跟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因为考试的时候,总会要考到某个句子、某个词或者是某一结构跟上下文的联系,这需要做细致的分析。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选择恰当的词义。文章里肯定有一些单词你是认识的,但是这个词你熟悉的意思和上下文不吻合,这个时候要考虑如何选择符合文中语言环境的词义。我们要重视考试给我们带来词义的内含和外延,有意识走出单词最原始的意思,选择一个更加符合上下的意思。接下来就是表达的问题。我们考研要求用通顺的汉语把英语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跟文学翻译不同,不追求华丽,只要求通顺表达。关键点是把英语式的汉语转换成通顺的汉语,这就需要在写作上下一点功夫。

提问:翻译题中的代词译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有没有技巧?
[王若平]:代词以前人们不是很重视,现在大学英语教材里有一些专门针对代词的练习,就是把所有的代词都挑出来设为练习题,这对理解英语是有好处的。在语言学上,代词指代有两种,一种是前指,一种是后指。所谓前指,是指一个代词指代前面的词,后指则是指代后面的某个词。前者对考生而言比较容易理解,但如果碰到说代词指代后面某个词,这样理解起来难度就比较大。我建议同学们不妨拿来一些文章,把里边所有的代词全部挑出来,自己考自己这些代词到底指代什么。所选文章一定要有高质量的译文,否则难以解答我们的疑问。

提问:有个老师说做翻译题最好不通读全文,但是我不通读全文几乎没法译,请问您的高见。
[王若平]:做翻译题一定要通读全文,考研翻译题的特点要求将跟上下文有关的句子作为考点,假如不通读全文直接看划线的句子,很显然没有办法读懂。在考试的实际中操作过程中,的确有少数的句子会出现与上下文脱离联系的现象,也就是你说的不读全文也能翻译出来的情况。但要想在翻译上得到比较好的分数,从全局上把握还是十分重要的。

提问:再给大家讲一下考场上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吧?
[王若平]:关于考场时间安排,给大家讲一个问题,答题顺序的问题,我建议考生不要按照试题出现的顺序答题。我建议大家,首先要做阅读理解新题型。选择搭配题为什么要先做?道理很简单,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对文章结构把握比较准确。要对文章结构把握准确,首先要头脑清楚。阅读理解A型题量很大,做完了再做B型题人很疲劳了,这个时候再去把握文章的结构,有难度。B型题建议大家用的时间是15分钟。
   B型题做完之后,下面应该做阅读理解A型题。因为做B型题养成的习惯是把握文章的结构,而阅读理解A型题要求考生在把握文章结构基础上去做题。这样先做B型题再去做A题型,从思维上讲是连续的。建议时间为60分钟到80分钟。
   A型题完成之后下面是作文。作文时间弹性非常大,推荐时间25分钟到50分钟。请注意这个时间跨度不算大,写作套路比较熟练、基础词汇运用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在作文上节省很多时间。有的同学20几分钟就可完成,基础不好、并且准备不充分的考生可能1个小时还写不完。
    完形和翻译,完形15分钟到20分钟能完成,翻译是20分钟到30分钟能够完成,这是比较理想的。关于考试时间安排我强调弹性时间制,我所说的时间,是一个时间段,不能说所有的时间都用到最长,如果每段都用到最长,时间肯定不够用,如果都用最短的时间还会剩很多时间。 但是完形和翻译主要取决于前面做题的速度,如果前面做题的时间用得多,后面时间剩得就少。

提问:请谈一下最后两个月复习重点是什么?
[王若平]:大家时间很紧张,但是不要慌乱,要镇静,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惶惶不可终日。最近我在上冲刺班,发现很多同学都是这种感觉。主要表现就是天天忙,静不下来。这两个月好好努力一下,还是可以提高很多的。无论以前计划准备时间多长,最能用上劲的时间就是最后两个月。
    我们要注意还是要把真题研究一遍,无论是前面真题做过多少遍,还是没有做过,我都提倡考生把真题再透彻研究一遍。研究透之后,再花一点时间做模拟题效果最好。
一个星期要做两套模拟题,这个频率对考生非常有好处。模拟题做的频率不要太高,有的同学每天做一套,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做模拟题是一种测试,测试你的水平,假如每天都在做模拟题的话,你的水平不会每天都明显提高,不会一定第二天比第一天高,第三天比第二天高……,人的进步不会那么快。正确的做法是先按照考试要求时间做一套题,然后花三到四天把这套题充分研究一遍,这个道理就像运动员比赛和训练的关系。做题是比赛,做题后的总结是训练。如果一个运动员天天打比赛的话,不见得能打出好成绩。如果训练一段时间再去打比赛,才能发挥得更好。我非常强调做完题后的分析和总结,要弄清所有的句子,所有的问题,所有的选项,最重要的是弄清自己根深蒂固的习惯性错误。我的题后面都附有译文和试题的详细分析。这个时候另一个重点是作文,每天抽时间背一些写作套路。
12月我们要出《考试虫考研考前模拟三套试卷(英语)》和《考试虫考研英语考前作文30篇》,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提问:今年听力换成阅读和写作,英语分数线是否会比往年有所提高?
[王若平]:今年大纲改编之后,分数线不会有明显的浮动,因为国家每年对考试题的难度有科学的评估体系,题型发生变化并不意味着难度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家对分数线问题不要过分考虑。分数线高还是低对同学们的意义不是很大:在一百多万考生当中你所处的位置,最有价值。



提问:完形填空在这个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王若平]:完形填空的测试最能够反映一个人语言能力。完形填空考题难度这几年不是很固定,2003年之前完形填空难度特别大,2004年考试的时候完形填空难度突然降低,大部分考生做2004年题的时候都感觉难度比较低。下面我谈一下同学们应该为完形填空做哪些准备。
完形填空从其本质来讲是阅读理解的变形,我建议大家不要在完形填空上花太多的时间。因为完形填空包含变数太多(词汇、语法、阅读),想短期突破很难。我建议大家把精力放在阅读和写作上,阅读能力增强,完形填空便随之增强。

提问:我做每套真题的阅读理解大概都错两三个,照这样看来,如果考试发挥正常,会不会仍是这个水平?
[王若平]:真题每套能够做到错两三个的同学,应该属于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一般来讲真题的难度相对稳定的,如果没有太大意外的话,在考场上出入不会太大。
我建议像这样的同学应该做一些难度比较大的练习题,因为真题难度偏低。如果一套考题能做到90分,这个考题对你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应该做难度比真题高的题。这样的话如果能把比真题难度高的题做得好的话,在考场上把握就更大。建议他去看我编写的《考研英语新大纲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提问:但是我平时做别的模拟题一般都错6、7个,所以有些困惑,请您指点一下?
[王若平]:模拟题和真题是有差异的。如果出题难度比较大,错的比真题多,这很正常。我也给所有的考生提一个建议,模拟题主要的作用是一个新的训练材料,但是现在流行的模拟题种类比较多,质量、难度上差异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做模拟题做错的比真题多,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不必对此过分计较。
提问:现在已经是12月了,我是在职考生,没有时间读《床头灯》,又需要提高分数,请提供一些资料。
[王若平]:考研英语是一种语言测试,作文测试的是语言的应用能力。我为什么讲要读简易的读物,简易读物并不是闲书,它可以帮我们迅速地“唤醒” 潜在的、沉睡的英语写作能力。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身都有英语写作能力,就是没有开发出来。当你用心去揣摩外国人如何用简单的词汇把丰富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时候,你就是在进步。你只要读上两三本《床头灯》,你用英语写作的信心就会大增。
很多同学关心写作技巧,作文的技巧就是背一些实用的写作套路,最典型的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万能作文》,这本书里有很多实用的写作套路。写作要想在短期内,比如一两个星期内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这本书作用比较大。建议大家在考前可以多练练热门话题作文,12月我们会出《考试虫考研英语考前作文30篇》。

提问:去年英语考了69,因为字写的比较草,得的分比较低,今年对作文字写得潦草的考生有没有好的建议。
[王若平]:同学们要意识到你的字写的清晰程度象征着你对判卷老师的尊敬程度,假如字写得很潦草,就像穿着很不整洁的衣服参加别人的婚礼一样。不能排除一个阅卷老师会因学生字写得不好而影响他情绪的可能性。
    字我觉得不必过分的追求美观,因为字写得好不好短期内提高很难,大多数人的字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定型了,现在追求完美不切合实际。你写字的时候一定要速度慢一点,清楚一点,从宏观上,字与字之间和行与行之间有所谓距离产生的美。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有间距,这给人感觉比较好。



提问:我在做英译汉的时候做得比较好,可是阅读理解并不是很理想,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王若平]:英译汉做得比较好,说明你理解的准确程度比较好;阅读理解做不好,说明你对命题思路理解得不好。一般来讲能够正确理解70%,做题目就不会差。而英译汉做得好,阅读理解做得不好,可能是你对命题思路的探索不深入。

提问:我现在每天早上7点钟开始背1992年到2002年真题的阅读理解文章,是不是这样比单纯背单词的效果好一点。
[王若平]:词汇不是本阶段复习的重点。考研阅读文章难度太大,你能够准确理解就已属不易,专门去背它,意义不见得很大。阅读材料只要能够准确地读懂,把命题思路搞清楚就可以了。现在复习时间这么紧张,把时间花在背诵文章上面,划不来。

提问:我们一个老师说把英语六级成绩减掉10分,就是考研成绩,现在很担心,请问老师谈一下六级和考研的关系。
[王若平]:这个问题很难讲。因为六级和考研英语的分数换算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我见过有的同学六级考75分,考研考40分;有的托福考600多分,考研考40多分的;也有的同学四级没过,考研通过,考上复旦的研究生。
说起六级跟考研的区别,从题型来看差异很大。今年大纲改革以后,两者差别更加大了。考研题不考听力,六级考听力;考研阅读有新题型,六级从来没有;考研作文是两篇,六级作文是一篇。单从经典阅读理解来看,这两部分是对等的。考研文章选材比较新,最近两三年的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经常拿过来考。六级考试题材不见得很新。考研阅读有相当一部分题目难度比六级大。就考研阅读自身而言,近年来变化是非常大的,无论从题材还是命题思路来看变化都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换测试代的概念。

提问:现在英语是不是都应该练习真题,我做真题好几次了,答案都快背下来了,这时还应该怎么做呢?
[王若平]:我强调在对真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去做模拟题,但是真题做的遍数多了,就会缺乏新鲜感,这很正常。我强调的是分析真题,而不是做真题。至于真题分析多少遍才够呢?这个遍数不好说,就拿我个人来讲,真题讲过几百遍,可是每讲一次都感觉有提高。假如同学们只做过几遍,就觉得自己对真题认识很透彻的话,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我建议同学们冷静下来,把真题里最精彩的东西挖掘出来。

提问:我是自考考生,英语基础肯定不如在校生好,能给我一些指点,英语如何复习才能得高分?

[王若平]:基础不好的同学更应该重视复习中的质的问题,很多同学在考试之前,比较慌张。其中一个常见的表现是大量做题,各种各样的题,狂做。做题量多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对基础好、对题目理解深的同学而言,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但对基础不好的同学,如果做题量太多,消化不良,会起反作用。这和数学的道理是同样的。建议你把真题琢磨透,在此前提下去做一定量的模拟题,像我们考试虫的八套模拟试卷,和今年年底要出的考前三套试卷。这两份卷子可能会对你比较有帮助,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有全译文。不要再花冤枉时间看其他的了。

提问:您的真题解析总体安排不错,但阅读理解中对选项分析并不是很透彻,大部分都是与题不符,请老师解答一下。
[王若平]:关于真题分析的问题,当时我们写这本书,是英语专业的设计思路,强调语言理解,把所有的文章包括选项都翻译成汉语。因为事实上能够把真题每句话都分析到位的考生并不多。在解题思路方面,我们编写了另外一本书,叫《阅读手记》,这本书深刻地阐述了命题思路,要想在这方面强化一下,可以看这本书。这本书的特点就是把命题思路提炼出多种模式,还描述出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的特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7 23:0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