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004.探索时间本原的科学进化力(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5:4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宇宙无极定律·概论(三)·探索时间本原的科学进化力》

●人类对时间本原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科学进化力


    作者注:本文为作者把在北京期间于2006年6月16日写给中国科技协会前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先生的信函内容进行重新整理改编的原创文章。


    应当说,对时间本原问题的科学探索,不仅揭开了人类思想文化运动史的序幕,而且也是不断推动人类科学进步发展的本原基因动力。自古以来,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时间本原问题的思考,而且每一次具有划时代的科学历史意义,都是对时间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的普遍必然。

      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对时间问题就有很深入地研究。例如赫拉克利特(Herak von Ephesos,约公元前550年-公元前480年)曾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两次掉进同一条河里。”因为他认为,事件是不可能重现的。一个人不可能在一条河里的同一地点第二次经历他所经历过的同样的事情。因为第二天无论是河水,还是河岸,或是河床都已不是前一天的了。而且人本身也发生了改变,他又老了一天,也增加了新的阅历。通过这个例子,赫拉克里特阐述了他的时间不可逆学说。

      而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约公元前610年-公元前546年)却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事物由哪种状态产生,就必然要回复到那种产生它的状态,起点和终点就是同一个。“事物”知道自己的起源,因此它在不断循环的轮回中又会返回到自己的出发点。在这种时间循环论的学说中,所有的一切都在循环轮回中周而复始地运动着。

      到了十七世纪以后,随着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尤其是牛顿经典机械力学绝对时空观的产生和形成,许多科学思想家都投入到对时间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中最重要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l Kant 1724-1804)在这方面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他认为,时间同直觉有关,或更确切地说,时间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认为时间是以直线形式运动的想法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是有理性的生物。康德这样认为:
    “空间和时间既非纯粹的相关概念,也非事物客观存在的绝对条件,而是一种主观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人们得以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我们把康德的这种时间哲学观念称之为“时间的主观形式说”。

      大约到了19世纪末,针对康德的有关时间理论,法国人的居约(Jean Marie Guyau 1854-1888)从心理学的角度发表了一篇曾经轰动一时的文章,指出时间是人们在一个客观世界中所形成的概念,并经过长期的演变进化而最后形成的。人类拥有一般动物所不具有的一种“力量”,它能让人类在头脑中形成时间的概念。-----我们把居约的这种心理时间观称之为“时间的客观感知说”。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开路先锋,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马赫(Ernst Mach 1838-1916)在时间问题上认为,人类自身就具备能直接感受时间的特殊感官系统,这也就使得我们有能力将注意力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我们把马赫的这种时间观称之为“时间的特殊感官说”。

      应当说,以上列举的各种历史探索研究形成的时间观念,一方面表明,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时间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从而不断地推动科学历史文化的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则表明,这些历史考查研究形成的时间观念似乎是地球人类普遍认同的“时间本原”,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对人类的科学发展史及其思想文化观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力(既包括不断超越历史自我的积极进步推动力,同时也包括历史权威惯性严重阻碍科学文化进步发展的惰性保守力)。那么,我们能否认为人们历史普遍认同的时间观念就是时间的本原呢?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时间问题的几个历史概念进行透析:

      一是时间度量:是指人们在生存活动中为了科学考查和遵循利用自然法则的能场规律现象而相对于某一自然能场范式进行统一衡量尺度规范的人择时间形态。例如,人类把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自然规律能场运动现象人择地规定为1年的时间度量单位,然后把1年公转周期的时间度量长度划分为12个相对平均等分的月份时间度量单位;把地球表面相对于太阳光照规律的自转一周人择地规定为1日的时间度量单位,然后再把其平均划分为24个等分的小时度量单位;1个小时单位再人择划分为60分;1分又再人择细分为60秒,等等。

      二是时间感觉:是指人们对生存活动现象、对自然规律的活动现象所主观产生和形成的时间意识感觉形态。时间感觉可以说是因人因事而异的主观意识感受。例如,感兴趣或者认真专注于某种事情活动的人,总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而无聊空虚或者自己不乐意接受的事实、事情活动的人,总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等等。

      三是时间观念:是指人们普遍感受认同的时间感觉,是集体意识形态的时间感受观。例如,人们都历史普遍地认为,时间是不可能倒转或静止的;时间是绝对均匀分布和流逝的;或者,时间是机械循环往复的轮回流转,等等。

      在前篇文章的《时间的宇宙本原定律》中已经指出,所谓时间的本原是指时间是宇宙本原规律性法则绝对自为存在的空间弦波能场的宇偶对称量(即对称性的本原定律),是相对自然范式的能场形态。时间既不是人择原理主观统一规范的时间度量,也不是人类主观意识感受的时间感觉或者历史普遍认同的传统的时间观念;时间既不是牛顿经典机械力学绝对“均匀”流逝而与运动物体无关的时间观,或者绝对静止的以太假说的时间“幽灵”,也不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想设定的绝对极限运动“光速不变公设”参照系的时间范式形态。

      对于某一实体的自然范式能场形态而言,时间不仅有其本原规律性法则的能量转化定律(这是破译光、热、电、磁、波、粒能场效应及其相对激发转化原理的本原),而且有其宇宙本原动因基元的恒定基态常数量(这是破译宇偶对称性原理的本原);不仅有其相对太极起始的开端,而且有其相对太极终止的极限(这是破译时间相对性原理的本原);不仅有其波动量偶合对称的激发态或凝聚态(这是破译引力屏蔽场原理的本原),而且有其形态范式场量运动轨迹的波动曲线、曲面及其流转传递的方向箭头(这是破译天体力学、量子力学轨道运动原理的本原)。

      在二十世纪末,当现代物理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疑难危机”憔灼困扰的时候,许多曾经领衔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前沿物理学家们纷纷地披挂上阵、著书立说、激QING呐喊;当英国物理学家、被誉为“当代第二个爱因斯坦”的霍金教授以《时间简史》发端掀起的一场前所未有、旋卷全球的“时间旅行”风暴巨浪的时候,在刚刚过去的狭义相对论发表一百周年纪念年、一代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冥诞五十周年纪念年以及“世界物理学年”的新世纪伟大日子里,让我们重新来聆听这位科学巨人的历史脚步声,相信我们同样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时间本原”目标的科学进化力-----

    正如晚年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期间,德国物理学家弗朗克(J.Frank)曾经问他是怎样创立相对论时所坦言的:

    “空间、时间是什么,别人在很小的时候早就已搞清楚;但我智力发育迟,长大了还没有搞清楚,于是我一直在揣摩这个问题,结果也就比别人钻研得深一些。”



宇宙科学院http://zfo16888.forum.xilu.com/bbs/zfo1688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2 22:1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