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坎昆博弈13天:关键问题未能突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3 11:0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总比没有强。”菲律宾谈判代表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一起走出月宫谈判大厅时说。时值墨西哥当地时间12月11日凌晨5点,谈判在拖延了一夜之后接近尾声。
  就在这个凌晨,坎昆气候变化大会落下了帷幕。大会分别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通过了决议,合称《坎昆协议》。
  历经13天的马拉松式谈判,并在最后时刻“加时再辩”,各方终于就设立绿色气候基金援助发展中国家、控制全球气温升幅、保护热带雨林及分享清洁能源等议题达成协议。大会主席、墨西哥外长埃斯皮诺萨表示,《坎昆协议》标志着坎昆气候大会的成功。
  “坎昆已经完成任务了,希望被巩固,对于多边机制下的气候谈判能够达成成果的信念也被加强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执行秘书菲格雷斯最后总结道,“各国表明,他们是可以在一起工作并达成共识的。”
  在大会闭幕发言中,绝大多数国家代表称,尽管并不完美,但决议可以通过。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代表中国政府发言时也表示,虽然这两份决议还有不足,但中方对此表示满意,赞成大会通过这些文件。
  绿色基金由世行托管
  《坎昆协议》的重要成果首先包括,工业化国家的减排目标在多边机制下被正式承认,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计划并进行年度报告。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也正式在多边机制下被承认这一点体现了中国的让步。同时,建立针对上述减排与减缓行动的登记制度,发展中国家需要每两年进行一次报告。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国际气候政策主任施密特表示,协议在处理透明度的问题上,同时提高了对所有国家报告他们减排行动的要求:每两年进行一次排放和减排行动的详细报告。此外,发达国家必须提交他们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援助的详细信息。
  此外,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绿色气候基金成立,邀请世界银行作为该基金的托管人,并成立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成员组成的“过渡委员会”进行管理。
  根据协议,发达国家承诺,在2010~2012年的三年时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并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长期资金这些条款落实的是《哥本哈根协议》的内容。
  《京都议定书》南非再议
  另外,京都议定书下的各缔约方同意在第一承诺期和第二承诺期之间没有“空当”的情况下进行谈判,并规定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二承诺期基准年仍为1990年(前苏联东欧国家可有例外)。
  不过,《坎昆协议》对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承诺并未作出量化规定,这要留待明年的南非气候大会解决。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的负面影响,坎昆大会可能会取得更多的成绩。日本和俄罗斯在《京都议定书》的延续问题上设置了障碍,使得《京都议定书》的未来悬而未决。”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表示,“美国作为对气候变化问题负最大责任的国家,却在国际谈判中继续扮演着最不负责任的角色,弱化了坎昆大会在各个方面的成果,给气候拯救之路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与能源项目官员昂莉表示,《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更确切地认识到,他们需要在2020年减排25%~40%(以1990年为基准年),并且意识到他们目前的减排指标只是一个开始,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才能达到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在接下来的一年,他们需要采取更多行动去弥补现有承诺和温控目标之间的差距。
  “坎昆大会在成立全球绿色气候基金、技术转让、森林保护、提高数据透明度等议题上取得了进展。但在另一些关键问题上却未能实现突破《京都议定书》依然前途不明、发达国家减排目标过低、气候资金还未真正落实等等。全球气候合作现在从哥本哈根的瓦砾上艰难地迈出了一步,但离达成有效的气候保护协议还有一大段路要走。”杨爱伦表示。
  作者:冯迪凡
(责任编辑:null)
第一财经日报
257粉丝
关注
财经频道
468粉丝
关注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次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16:1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