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制造”何以比国外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3 11:0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制造”何以比国外贵?
       时寒冰
    出国购物,最大的感慨是,标注“MADE IN CHINA”的商品,不仅质量有保障,而且,价格比国内便宜好多。到美国时,我曾经对十几种商品的价格与国内进行比较,发现价差最大的超过了50%。也难怪,国人为何在国外一掷千金,大包小包往回拎了。
    问题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漂洋过海,何以比国内还便宜呢?
    这是一个奇怪但并不有趣的现象。畸形的现象,必有畸形的根源。
    商品在出厂以前,并没有明显区别。区别在出厂后。
    国内的商品虽然没有远渡重洋,但是,历经重重运输关卡,运输成本外加各种乱罚款、乱收费,累加起来,比国际运输路线更昂贵。据报道,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占了全世界70%。交通部规定40公里设一收费站,而有些地方政府规定,高等级公路每20公里甚至更短路程就可设1个收费站。收费站的密集发展挤压了原本作为公共产品存在的免费公路的空间,提高了商品的运输成本。更有甚者,一些职能部门滥用权力,动辄对运输车辆敲诈勒索,所有这些成本,都被转嫁给了消费者。
    过了公路关卡,面临着高昂的进场费。商品无论进入商场还是超市,就面临着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毛利补差、条码费、端头费等等,另外还有促销活动中的条幅、花篮、空飘、地贴、墙贴、灯箱、DM特别广告、人员管理等费用。除此,还有各种暗箱操作的费用,否则,自己的商品就可能被摆放在极偏僻的位置。无孔不入的腐败,加大了中国整个经济体的运行成本。
    由于商场、超市收取了远高于国外同业者的费用,获取了更高的利润,根据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原理,这些都被纳入到价格当中,转嫁给了消费者。
    再一个是由诚信缺失增加的成本。国外的商家与生产厂家打交道,诚信度一般都比较高,合同一旦签订,大都会认真执行。这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而生产厂家与国内的商家打交道,经常面临着账款拖欠,迟迟追讨不回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厂家大都会提高价格,而这些成本也基本上都转嫁给了消费者。
    除了这些原因,货币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或者说,是一个最根本性的因素。不妨以中美两国的货币量做比较。2010年6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余额为67.39万亿元(折合9.9万亿美元),2010年6月末,美国M2是8.6万亿美元。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比美国多出1.3万亿美元。截至今年11月,中国的M2已经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71.03万亿,比美国已高出20%多。成为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货币总量最多的国家。
    这意味着,同样的商品在中国所对应的货币量,远远大于在美国所对应的货币量!或者说,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其实是被严重高估的,当高估的人民币兑换成相对低估的美元等外币去购物,就会感觉到物价极其便宜(人民币超发的严重性数倍于美元)。正是汇率的扭曲,使得出国后,以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后购买的商品价格反而更便宜。由此可见,人民币并无任何升值的空间。或者说,人民币升值,只是一个虚幻的假象而已。
    “中国制造”在国内比国外贵的现象,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演讲预告:2010年12月18日(周六),北京小型演讲预告(春节前最后一次公开演讲) ;主办方:北京东方世家。名额满即停止报名。详见:http://www.oagchina.com/Act_detail.asp?id=75;1月、2月不再安排公开演讲。】

链接:春节前最后演讲预告

链接:粮价投机与农民之苦
链接:含泪而歌,泣血而啼(开博5周年感言)
链接:痛心的危机
链接:四岁感言:心中有爱,坚持到底!
链接:三岁感言:写给各位博友
链接:心怀感恩
链接:比朝韩炮击更重要的
链接:美联储印钞,中国物价为何上涨?
链接:谁知百姓苦——与父母的对话   
链接:我的父亲母亲
链接:与弟弟寒玉的信
链接: 贵州助学·感悟
链接:那天夜里发生了什么?——心中的秘密,永远的疼痛
链接:当忧伤划过灵魂——怀念爷爷
链接:抄家事件——故乡记忆
链接:我的人生感悟
链接:恐惧苦难——《故乡·童年》系列之五
链接:忧郁的欢乐——《故乡·童年》系列之四
链接:神鬼传说——《故乡·童年》系列之三   
链接:亲人之死——《故乡·童年》系列之二
链接:死是容易的——《故乡·童年》系列之一
链接:爱心图书馆捐赠及游嵖岈山(35张照片)
链接:云南二次爱心捐助行动(含30张照片)
链接:三剑客向高房价宣战郑州行感言
链接:云南抗旱救灾感悟(含44张照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4 09:0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