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朝鲜日报》12月10日发表文章,题为《金正日会见戴秉国 双方评价不一》,作者为记者安勇炫。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戴秉国在朝鲜炮击延坪岛16天后,赴平壤与金正日进行了会晤。
据中国新华社9日报道说:“双方就中朝关系和半岛局势进行了坦诚、深入的谈话,达成重要共识。”而朝鲜中央通讯社则报道说:“双方就相互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谈话。”就此,有人指出,双方报道的口吻相差很大。
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研究员Park Byeong-gwang表示:“发生延坪岛炮击事件后,韩、美、日敦促中国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所谓的‘重要共识’很可能只是重启六方会谈或强调朝鲜半岛稳定的老调重弹。朝鲜方面的报道显得轻描淡写,或许也是因为谈话没有新意。”
Newsis韩国**部门官员表示:“虽然中国还没有做出解释,但估计传达了不要加剧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信息。应该和不久前在首尔做出的发言类似。”戴秉国曾在首尔说过“冷静和克制”、“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以及“防止事态恶化”等措辞。多数专家分析认为,同天安舰事件一样,金正日再次把延坪岛事件的责任推给了韩国,中国则无意追究责任问题。韩国政府高层人士当天表示,戴秉国与韩国总统李明博会晤时,不去讨论延坪岛事件本身,只是反复强调 “不能打仗”。
但目前不好判断戴秉国是否谈到了朝鲜在上月公开的铀浓缩设施(离心机)问题。Park Byeong-gwang博士认为:“这关系到第三次核试验等复杂的问题,所以戴秉国不会具体言及铀浓缩问题。”统一部相关人士则认为:“公开铀浓缩设施已经引发周边国家的忧虑,戴秉国应该在会晤中提议,在六方会谈上讨论铀浓缩问题。”当天,朝鲜的列席人员有负责外交的副总理姜锡柱和负责对韩政策的统一战线部长金养建。这支持了议题与“六方会谈”和“南北关系”有关的看法。中国的列席人员有六方会谈团长、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
戴秉国与李明博总统会晤后,相隔11天又与金正日进行了会晤。但多数外交消息人士认为,朝鲜半岛局势不会有很大变化。因为在延坪岛事件之前,重启六方会谈就是中朝之间的共识。
有意见认为,戴秉国访朝日程晚于预期,也支持了“不会给局势带来很大变化”的看法。分析人士认为,中朝的磋商并不圆满。高丽大学教授柳浩烈说:“金正日有可能以视察地方为由,拖延了戴秉国的访朝日程。”
一位国策研究所研究员推测说,戴秉国以与金正日之间的“特殊缘分”为基础,也有可能提出“南北首脑会谈”这一大框架内的解决方案。2006年,朝鲜实施第一次核试验后,戴秉国便立刻访朝与金正日会晤等,每一个重大关头他都发挥了“解决士”作用。不过,青瓦台相关人士则反驳说,天安舰事件时,李明博要求朝鲜“道歉”,而这次他只强调“惩罚”,怎么可能谈论“南北首脑会谈”呢?
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系教授吴承烈说:“中国面对明年1月即将召开的中美首脑会谈,很难忽视美国敦促中国就朝鲜发动挑衅问题发挥积极作用的要求。”意思是说,目前国际舆论认为中国在朝鲜铀浓缩及炮击延坪岛等问题上负起责任,而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中国只能有所行动,表示自己已尽全力。美国和中国的高层将于本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会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