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领土争端要善于“打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3:3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刚刚发生、目前仍在延烧的钓鱼岛撞船事件把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中国的面前,那就是如何处理我本处于不利地位的领土争议。像钓鱼岛,事实上被日方所控制,一旦出现摩擦甚至冲突,中方总是处于某种不利位置。有许多网友主张用武力夺回来,但在现实政治中很难做到这一点。倒不只是中国的军事能力问题,更复杂的是对整个周边局势甚至是中美等大国关系的影响问题,一味的军事解决只会使中国崛起的外部环境复杂化,人为增加崛起障碍。
  但在和平解决的范畴内也并非事不可为,至少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利用自己在相关领域的优势打“联系牌”,迫使日本或相关争端方停止挑衅甚至做出让步。比如说,在这次中日交涉中,我个人以为中方有一个很漂亮的动作,就是决定推迟原定于9月中旬举行的第二次东海问题原则共识政府间谈判。与钓鱼岛问题不同,中国在东海问题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中国已先行进行了油气田的开发。日本希望通过谈判约束中方的行为,中国决定推迟谈判事实上是对日本的一次打击,也迫使它不得不慎重考虑在撞船事件中的立场。
  但可惜的是,这样的“牌”我们还打得很不够。由于中国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应该说这样的“牌”还是不少的。哪怕是对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中国目前已成为它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所以有“市场牌”可以打。日本想成为常任理事国而中国掌握着否决权,所以有“政治牌”可以打。日本有侵略中国的历史以及对历史问题的反省问题,还有“历史牌”可以打。中国还掌握着关键的稀土资源,还有“战略牌”可以打。可惜的是,中国要么是在孤立地打牌或只是基于国内的民族主义考虑打牌,如“历史牌”,没有在其他领域起到相应地作用,反而徒引对方认为中国死抓历史问题不放的反感。要么是没有战略认识,如受限于所谓的世界贸易规则,如对稀土资源的“战略牌”就不敢放手打。上次中日战略经济对话中,中国事实上表示要放弃原来主张的限制稀土资源出口措施,尊重世界贸易规则。世界贸易规则当然要基本遵守,但如何遵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遵守还有一个选择、解释与适应的问题。美国人就很聪明,别人搞贸易保护的时候,他就提出贸易自由的规则;别人主张贸易自由的时候,他就主张公正贸易的规则。中国也应该把这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善于并敢于打自己手中的优势“牌”,通过联系性权力,迫使对方在相关领域做出让步。特别是对武力夺取不可取的领土争端的这样情况,更加需要其他“政治牌”、“经济牌”等各种“联系牌”来确保自己的利益。
  除了打“联系牌”之外,就是要善于打“主动牌”。优秀的“牌手”总会多想几步,预先打出一些特定的牌为自己未来的优势谋篇布局。中国在几个领土争端中多处于劣势,如何通过这种提前布局式的“主动牌”、达到最终扭转劣势的局面就显得尤其重要。例如,在南海问题上。一方面是其他国家占领多数岛屿并在进行开发,另一方面是问题日益东盟化、甚至美国化。中国如果再不提前构想、打出一些“主动牌”,以后的局势只会越来越被动,最终可能面临要么武力收回、要么全盘失去的两难局面。
  在南海问题上,“主动牌”就意味着把联合开发与地区安全机制建设联系起来。一方面表明中国的善意,无意通过武力来收复领土;另一方面也是展示中国愿意在提供地区公共安全产品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并致力成为地区平等的一员,消除周边国家对无法约束日益强大的中国的疑虑。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联合开发才有可能。中国以前就提出联合开发但无法落实,归根到底是无法在相关国家间建立战略互信,而地区安全机制就提供这一环境与机制。也只有建立了地区安全机制,相关的争端才能保持一个稳定、平静的局面,不致干扰到双边关系的发展,也避免了局势进一步不利于中国。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即使中国有意,别的国家也不一定领情呢?抱定了美国那条粗腿,它们还会理会什么中国倡议的安全机制。这话有其道理,也表明中国在此过程中也需要继续打“牌”,使周边国家明白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包括中国的海军力量日益强大、打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只要这些“牌”搭配得当、打得有力,我相信其他相关国家在综合进行利益平衡之后,还是会愿意加入到同中国共同携手建设地区共同安全机制的进程之中来。
  对于领土争端,中国向来采取以和平为重、以大局为重的态度,体现了正在和平崛起中的中国的博大胸襟。但在这次中日撞船危机中,严峻的事实已达到让中国无法再保持仁厚君子之风的程度。中国一连四次召见日本驻华大使,直至最后由外交事务方面的最高主管戴秉国国务委员出面,要求日方无条件放人放船,其规格之高,态度之严正,可谓前所未有。中国这样做是被日本逼出来的,因为这次撞船事件不是一次简单的偶然摩擦,而是日本希望通过拘押甚至审判船长,以达到通过国内法管辖钓鱼岛来强化“钓鱼岛是日本领土”这一主张的目的。虽然这一企图并不一定在国际法上有效,但日本从事实控制到法理控制的渐进性策略已经日益明显,如再不加以阻遏,势必冲击到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利益底线。
  日本方面可能有人在想,即使是这样,中国又能怎么样呢?中国在对内埋头于经济建设、对外坚持和平发展战略的情况下,难道还会直接出兵不成?所以,无论怎样挑衅,也不会引起中国的武力还击,收益大而风险小,是一项完全合算的买卖。
  如果日本真的打的是这样的算盘,那么它就打错了。固然,爱好和平的中国并不会轻易地使用武力,但坚守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这一底线的手段并不只限于消极地抗议。日本方面应该意识到,即使在和平手段的范围之内,即使是面对日本这样发达的国家,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也有很多“牌”可以打,让日本尝尝触碰中国底线的后果。例如,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所以有“市场牌”可以打;日本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中国掌握着否决权,所以有“政治牌”可以打;日本有侵略中国的历史以及对历史认识不彻底的问题,所以有“历史牌”可以打;中国还掌握着日本发展所需、同时国内所无的关键资源——稀土,所以还有“战略牌”可以打。中国并非奉行无原则的实用主义外交,也尊重通行的各项国际规则,但在事涉核心利益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势必会将利用一切可能的“牌”为己所用,捍卫本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事实上,中国已经在行动。在这次对日交涉中,我个人以为中方有一个很漂亮的动作,那就是决定推迟原定于9月中旬举行的中日第二次关于东海问题原则共识的政府间谈判。与钓鱼岛问题不同,中国通过先行油气田开发而在东海问题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中国决定推迟谈判,是通过联系性战略的形式,把自己的影响从优势领域向不利领域延伸,是一次成功的和平反击,也迫使日本不得不慎重考虑在撞船事件中的立场,并放还了所扣的船员与渔船。
  但是,渔船船长仍然在扣押当中。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国内目前微妙的政治形势,执政的民主党正在进行党代表选举,首相菅直人自然不愿意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软弱”姿态示人。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整个日本对中国的严正立场仍未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没有意识到中国的底线是一条日本碰不得的高压线,中国仍然需要利用自己的优势领域继续“发牌”发力,不但要善于“打牌”,也要敢于“打牌”,直到日本方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止。中国的目标与政策是和平的,但在捍卫主权与领土完整这一底线方面的立场也是坚定不移的,所作所为也是要务求实效的。日本在这方面不要有幻想,也不应该有幻想。

  (附注:蒙某报编辑厚爱,今晚来电约我就钓鱼岛争端一事写篇评论文章。我将此博文的主旨相告,她亦大体同意,所以打算将此文改写后发表。为了顺利通过,顾及当前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正确”,不得不有诸多调整。文章附后,网友可相互对照。完成后发给该编辑,本来应该明天见报。不料不久即收到她的反复,说撤稿了,上头不让做、不许自选动作。我自然深表理解,生活在中国,对中国特色焉有不能“理解”之理!同时也深感同情,不只是同情自己花费了时间,也更加同情比自己被“中国特色”困得更紧的那位编辑。联想到中国的**船还在等待批准出海,而台湾的船已经成行,我只能套用一句“政治正确”的话:要相信群众!——2010年9月13日23时20分)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1:3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