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中国青年看未来中国:荣誉与使命:相互依赖时代世界强国的责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13:5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个中国青年看未来中国:荣誉与使命:相互依赖时代世界强国的责任

--------------------------------------------------------------------------------

一个中国青年看未来中国:荣誉与使命:相互依赖时代世界强国的责任

邹应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美国哈佛大学杰出教授、曾任克林顿政府助理国防部长的小约瑟夫·奈在其经典名着《理解国际冲突》开篇第一句话这样描述当今的世界:“世界正在变小”。诚然,人类从未像今天一样如此亲近,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人人能够感知的客观事实,其也必将继续深化。全球化推进了人们之间的合作,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世界的面貌,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将人类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问题放大、扩散,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经济危机、贫穷、失业、传染病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气候变化、国内冲突,以及恐怖主义等等。这些威胁包含了传统威胁的因素,但更多的体现出非传统安全的特征:威胁的全球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及威胁潜在的巨大毁灭性。面对随时可能来临的威胁,单个国家显然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当今世界仍然没有超越无政府国际体系的逻辑,国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各个国家仍然是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坚力量。在一个彼此相互依存的时代,主权国家主动承担国际社会责任,即既对本国国民负责,同时也对其他国家及国际社会负责。这一理念应当成为新时期建立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01年12月加拿大干预和国家主权委员会发布《保护的责任》报告,被作为联合国改革的蓝图。2004年12月联合国改革高级别小组发表《一个更安全的世界:我们共同的责任》研究报告。随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大自由:发展、安全和人权》改革报告,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成果文件,2006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674号、1706号决议等都采纳并重申了保护的责任、责任主权等观点。由此不难发现,责任作为一个规范理念已经提升到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全球相互依赖的时代,国家责任不仅指对本国的发展与人民的权利负责,还要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权的维护负责。因此,国家责任具有鲜明的全球视野,开始凸显人类整体的价值与利益。

  展望未来,人类社会发展主要面临着来自以下领域的威胁:恐怖主义威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环境安全问题:如气候变化、能源问题、河水污染等;传染性疾病的扩散,如AIDS、SARS等;非洲、亚洲及拉美等落后国家不时爆发的国内冲突以及其他地区冲突;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落后国家的贫困、饥饿、疾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各国共同努力,携手应对。

  对单个国家而言,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可以从以下方面发挥作用。首先,一国要对自己国民负责。发展经济,提高政府效率,改善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其次,一国对他国负责。即讲求诚信,遵守国际规范及相关条约,不采取有损他国利益的行为。再次,对国际社会负责。全球一体化已经将各国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另一方面,各种全球性危机已经使单个国家无法应对挑战。应此,各国必须对国际社会负责,遵守国际公认的行为准则,避免作出有损国际社会安全利益的行为,并主动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强国占有更多的资源和较大的行动自由,因而应当承担更大责任。一方面,强国拥有巨大的物质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国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必须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强国往往还在国际议程设置、国际规则制定、执行及监督方面享有更大权力。结合当代国际环境,强国除了上面普通国家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外,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改革主要国际机制。关键是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其次是使已见雏形的G20合作机制化、制度化,作为国际社会合作的主渠道。首先,联合国仍然应是国际安全的核心,但联合国的改革仍然十分重要。因为联合国的基本理念和行为方式已无法应付当代日益复杂多样的安全威胁。对于联合国的改革,一方面,要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强国要率先提倡和实施多边主义。另一方面,改革联合国安理会,包括成员扩大和对否决权的改革,要求强国拿出大度的胸怀和胆魄,综合权衡各方利益,遵从当前变化了的国家权力格局的现实,作出明智的选择。其次,为应对目前的威胁,需要加强联合国之外的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当前最为可行的是考虑G20的机制化,推动G20治理权威的提高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采取共同政策应对危害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传染病扩散和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等问题。首先,强国必须在这方面率先行动,发挥领导、示范作用。要求强国通过国内立法、财政补贴等推动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自身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其次,强国推动建立更加强大的应对这些安全威胁的国际框架,缔结新的协议。这要求强国联合起来,建立激励机制和手段,推动国际社会加强对这些问题危害性的认识和负责任的意识,增强应对威胁的适应性能力。同时,采取实际措施,控制、减少甚至消除威胁的发生和危害。这要求强国向国际社会提供资金、技术、人员培训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援助。

  (三)加强国际制度建设,促进脆弱国家的能力建设,提升落后国家有效管理国内暴力与地区冲突的能力。现有国际安全体制框架和能力不足以预防、管理和遏制冲突并帮助冲突后的重建。这要求强国加强制度建设和各行为体之间的协调,加大对维和能力的投入,有效推进脆弱国家的国力建设。建立一套能有效预防冲突并能在冲突之后帮助重建的体系,是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为此,需要加强并扩大联合国维和部队及其维和行动。

  (四)恢复全球经济活力,协助各国消除贫困,实现千年目标。贸易、投资和有效的金融市场对消除贫困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复兴多边体系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建立一个稳定、恢复力强的金融体系和可信赖的经济治理是国际秩序的基石,是扶贫减贫的重要保证。具体领域包括:加强金融监管和有的放矢的投资;提高金融领域的恢复能力;支持联合国建立扶贫中心,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推动民主良政。

  (五)发挥强国领导作用,以多边方式解决中东、非洲等不稳定地区的危机冲突。主要强国必须尽早采取措施,就此问题的解决协商达成一致,建立有效的地区机制。首先,需要强国联合起来实行新的外交政策。各国应该加大对国际制度建设的投入,寻求合作应对跨国威胁,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际社会的政策,避免彼此冲突的外交政策;其次,强国还应该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提高解决国际问题的领导能力和道义感召力,重建世界对强国的信任。


编者按:

  未来5年的中国会用怎样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除了戴秉国给出答案,中国青年精英也在思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的邹应猛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国家作为主要政治行为体必须要主动承担国际社会责任,其中包括对本国国民负责,同时也对其他国家及国际社会负责。特别是对于强国来说,它们占有更多的资源和较大的行动自由,因而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邹应猛原题为“荣誉与使命:相互依赖时代世界强国的责任”的文章刚刚获得由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主办的“2010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国际关系周”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英国人设置的这一征文活动的主题也意味深长--“在这个国家互相依存的世界,作为世界强国, 意味着怎样的责任?”显然,中国正被世界打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6 01:1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