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富汗好大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13:5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阿富汗好大风

--------------------------------------------------------------------------------

阿富汗好大风

  “这阵风来得可真巧——和12月5日上午吹过韩朝争议领土‘西海五岛’的大青岛上空的风一样巧,黄海的风吹跑了韩国军队在大青岛举行炮兵实弹演习的计划,避免了朝鲜说话算话再来一次延坪岛炮战;而巴格拉姆的风则避免了奥巴马和卡尔扎伊陷入相对无言的尴尬。”

  叶海林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学者

  奥巴马总统闪电访问阿富汗,总计历时约200分钟。法律意义上,其实奥巴马并没有到访阿富汗,美国总统是到设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的美军基地医院探望伤病员并给驻阿美军“送上感恩节祝福”的。至少在喀布尔中央政府收回外国驻军在阿富汗享有的治外法权之前,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可以说不是阿富汗领土。基地网页上头条通告写得清清楚楚:“奥巴马总统探访驻阿富汗美军部队”,美国人压根儿就没觉得自己的总统是到了外国领土。

  巴格拉姆作为美军在中亚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对于美军在阿富汗数万士兵的生命财产安全,其重要性显然远远超过紧邻着基地的帕尔万省省会恰里卡尔,一定意义上甚至比喀布尔更加重要。这在美国人看来是不证自明的。

  因此,公务繁忙的奥巴马不屈尊前往喀布尔会见一下东道主卡尔扎伊总统,算不得什么严重违反外交礼仪的事情:美国总统到美国的田产上看望一下美国人民,和阿富汗有什么关系?没让卡尔扎伊总统连夜赶到巴格拉姆来拜山,就已经不错了。这样的事情美国人又不是没干过,当年迪克·切尼当副总统时也曾在2005年突访过伊拉克,同样把时任伊拉克总理贾法里叫到了美军兵营里开会。

  但那时候切尼好歹坐着美军直升机在巴格达上空飞了一圈,以显示自己也是一个敢走出兵营的好汉。而奥巴马总统在阿富汗这一套面子工程就全都取消了,理由是当天风大,无法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到喀布尔会见卡尔扎伊的计划不得不取消。这阵风来得可真巧——和12月5日上午吹过韩朝争议领土“西海五岛”的大青岛上空的风一样巧,黄海的风吹跑了韩国军队在大青岛举行炮兵实弹演习的计划,避免了朝鲜说话算话再来一次延坪岛炮战;而巴格拉姆的风则避免了奥巴马和卡尔扎伊陷入相对无言的尴尬。

  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罗兹称,即使奥卡会晤,也不会谈到什么重大问题。当然,真实的原因未必像美国人事后所作的解释那样,是由于此前双方在里斯本北约峰会上已经见过面,取消见面也未尝不可。原因更可能是因为此刻的奥巴马与卡尔扎伊连梦都做不到一块去,彼此都深感失望,只恨不得能通过自己的代理律师打交道。

  证据是两位未能会晤的总统后来改为互通电话致意,通话却仅仅历时十五分钟,考虑到翻译还需要占去一半时间(一般而言元首互相通话是不采用同传的),奥巴马和卡尔扎伊每人也就四分钟时间表达自己的看法。总共八分钟时间里,关于阿富汗数千万人口和美军十万士兵的命运,双方能说些什么呢?

  奥巴马肯定不愿意和卡尔扎伊解释,为什么“维基揭秘”泄露出的文件表明,美国驻阿大使艾肯贝里会用非常令人尴尬的词汇描述他驻在国的首脑卡尔扎伊;而卡尔扎伊总统大概也不会愿意过多谈论诸如喀布尔银行的洗钱丑闻、阿富汗中央选举委员会的舞弊丑闻、内阁多位部长的贪污丑闻。相形之下,阿富汗国民军倒是没什么丑闻,除了在战场上在没有美军保护下见到塔利班要么倒戈加盟要么望风而逃……虽然据说双方都在通话中强调了对阿富汗形势的信心,并重申了彼此许诺的保证。但恐怕对话双方自己也都未必听得见自己在说什么。

  阿富汗战争不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场没能以战胜者的身份退出战场的战争,但恐怕会和伊拉克战争一样成为截至目前为数还不算多的虎头蛇尾的战争,在朝鲜和越南,好歹美国人还曾下心思寻求了一纸和平协定,而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国人的问题却是不知道和什么人签署和平协定,打烂两碗麦片粥后把手一甩转身走人是唯一能想得出来的办法。这件事情奥巴马在当选总统后不到100天就已经决定了,之后所有的战略文本修订、战略报告评估都不过是文牍主义所必需的走过场罢了。

  卡尔扎伊或许曾经对奥巴马抱有信心,毕竟还是参议员的时候,后来的美国总统曾经到访过阿富汗、会见过卡尔扎伊,并扬言一旦当选要派美军直接进攻巴基斯坦境内的塔利班武装。这话曾让对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将军一直心存芥蒂的卡尔扎伊总统多么高兴啊。事实证明美国的所谓进攻却不过是派无人机四处发射导弹——既打到巴基斯坦,也投向阿富汗,而且后者中彩的机会更大,完全无法产生提高卡尔扎伊总统威望的作用。

  当然了,比较起来,卡尔扎伊还是有可能会感到心理平衡的,毕竟奥巴马总统自上任以来既不曾到访过巴基斯坦,也只在白宫接待过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一次——那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并且当时卡尔扎伊本人也在华盛顿。美国所谓的“阿富巴战略”两核心——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在美国的外交活动排序当中,差别倒也不大。只不过这种待遇上的相似是难分伯仲,还是难兄难弟,可就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了。但是,对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来说,有一点是不同的:巴基斯坦拥有一位“全天候全方位的朋友”,阿富汗的卡尔扎伊总统在美国人走了以后还能有什么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0:0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