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英语翻译复习秘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6:5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英语翻译复习秘籍

翻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思维活动过程,任何做翻译的人都会感到翻译的艰巨性。大多数初学翻译的人,感觉最明显的问题是:理解英语不容易,表达成汉语不轻松。考研英语翻译考试每年的平均分是4分到5分之间,同学们之所以在此拿分水平比较低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答题的方法。大家之所以得到这么低的分数,是因为单词不认识吗?不对!是因为句子不熟悉吗?也不是,而是做题的时候特别地着急以至于一上来就从第一个单词翻译到最后一个单词,于是就遭遇了很严重的困难,如何理解和如何表达,就成了大多数感觉自己英语基础知识比较匮乏的考生的严重问题了。下面,我们将根据历年真题翻译呈现出的特点和规律,为2011年的广大考生寻找考研英语翻译的应对策略。
一、题型特点
从1996年题型改革至今,命题组更侧重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题难度加大,趋向稳定。考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句、全段或全文的基础上,把语法、词汇的意思和上下文结合起来理解,表面看上去画线的句子语法不很复杂,词汇似乎也不陌生,但翻译时很多考生觉得难以动笔,难度增大体现在:不能采用就词论词、就句子论句子的简单直译方法,而要求把词和句子放在篇章里去理解,还强调英语习惯用法、语感和翻译技巧的掌握。这样仅靠熟悉语法规则和孤立地背单词已远远不够了,这也是考生得分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英译汉试题主要特点如下:
(1)反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常识性、科学类和报刊评论文章占很大比例;
(2)考题难度加大;
(3)语法现象难度有所降低;
(4)突出简单翻译技巧,如:词、词组的省略及补译,译出it,they,this,that等代词的真正代表的含义,词义选择、引申、词性转换,长句的拆句与逆序翻译法等。在这里提醒考生们应针对这些特点认真做好适当的准备。
二、应对策略
考研大纲规定:翻译主要考察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词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即主要考查考生依据上下文的帮助对于具有较大难度的语句在理解和书面表达方面的能力。
通常来讲,考生在"理解"上的难度表现在:语句形式上的复杂,理不清各部分的关系;语句内容涉及不了解或不熟悉的背景知识,或是语句涉及较深的、难以理解的思想内容。而在"表达"上的难度可能有:对于英语的语句没有看懂;自身汉语综合能力存在问题。
所以,考生在复习英语翻译的时候要掌握以下策略:
  1.必须完全掌握语法分析原则,做到对原句进行精确的拆分,语法体系不完善的同学应该牢记并不断用真题巩固原句拆分的六个黄金分割标志点,能够快速、准确定位连词、引导词、介词、分词、单词to和重要意群标点符号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长句意群解拆并明确句子主干。

    2.按大纲要求和课堂讲解掌握重点出现的词汇,特别是多义词和熟词生义现象的高频词的词义选择。在2008年的考试当中,重点词汇和重点词组都有复现现象,这使得词汇和常用词组在翻译过程当中得分点更加集中,风险更大,如果核心单词掌握出现漏洞,可能出现在一篇文章中同一个知识点反复丢分的想象。另外,大家需要在考试前熟练把握词缀分析、上下文提示、中文习惯搭配、同近词义替换四大选词原则,并能够在遇到生词时能够多元化思维综合应用上述技巧。单词量的积累在冲刺阶段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参照大纲检索薄弱词汇后尽快逐个攻破,万不可继续匀速轮背,这将会极大影响有限复习时间的投入产出比。尤其对于逻辑提示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词组使用应该提高到所有考研英语考试考查反面的重要知识点的高度上来严肃对待。对于固定搭配的复习一定要给予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巩固。
    3.对于意群的整体翻译必须掌握重要语法得分点的翻译规律和技巧,最为主要的依然是定语和定语从句,以及定语从句中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位置处理、分词和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的翻译、状语的翻译定位和顺序、名词性从句(主、宾、表)的翻译为重中之重!2008年考试中的第三句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语序和句式的调整,对考生在处理中文长句中的句式架构的驾驭能力提出了高级要求,希望同学们可以在阅读部分对于长难句多加注意并尝试在中文语境内根据翻译技巧理论尝试翻译,并反复修改以锻炼流畅构建中文长难句的能力。被动语态和虚拟语气的翻译为关键得分点,需要将真题的相应部分完全吃透。同时,能够正确处理否定结构、并列结构的译文句式选择,一定做到做题的时候每走一步心中都有相应技巧作为理论支持。
    4.在最后的译文组合过程中注意指代结构、强调结构和there be句型在汉语中的独特变化,并且利用汉语习惯和论文语境统一译文的风格并按需要增加汉语中的范畴和概念词汇并删除冗余的表达,做到汉语论述文语境中的通达和准确。
此外,大部分考生做题时还存在一个情况:一边读句子,一边思考每一个单词分别是什么汉语意思,在没有完整理解英语句子的情况下,就直接做了"字字对等"的翻译,或者在读完之后,并没有理解句子,就马上在自己积累的词汇中找与看到的英语词对应的汉语来表达,只要碰到不认识的生词就束手无策。这样的译文,不仅扭曲了英语原文的意思,汉语句子本身也晦涩难懂。所以,提醒考生切勿陷入这种翻译误区,要按照上面的策略来准备和复习翻译试题。
   总之,在备考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考生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总结思路和方法,逐渐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答题策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17: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