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都《2011考研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第四部1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3:4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
23.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名为商业公司,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享有特权。它把荷兰在亚洲的众多殖民地连成一片,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不但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而且在东南亚建立了不少规模巨大的种植园,还以讹诈手段廉价购买当地珍贵特产运往欧洲销售,从中牟取暴利。此外,它还进行贩卖奴隶活动。它是荷兰对外商业掠夺和殖民的工具。

24.《航海条例》:是17世纪英国为了削弱荷兰在殖民活动中的垄断地位而颁布的政策。1650—1663年间,英国连续颁布了三个《航海条例》,规定任何商品都不得输往和输出英国殖民地,除非由英国船载运。为了迫使荷兰人接受《航海条例》的规定,英国在1652—1674年间发动数次对荷战争,给荷兰以致命打击,结果使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

25.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于1600年,是英国侵略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主要殖民工具。它垄断了英国在印度乃至亚洲的贸易,把印度的香料、棉织品和丝织品等运往欧洲获取暴利;为了控制那里的贸易活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了许多商馆、货栈和负责保护任务的据点。

26.三角奴隶贸易:是在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过程中的一种罪恶的奴隶贸易活动。欧洲奴隶贩子乘船装载各种物品从伦敦、利物浦、马赛、南特等一些港口出发,来到非洲,此为“出程”;接着把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装船运往美洲西印度群岛、南美洲沿海等地区出售,此为“中程”;最后他们把从美洲购买或交换来的棉花、蔗糖、矿产品等运回欧洲,此为“归程”。北美的奴隶贩子则从新英格兰出发,载运大豆、本材、乳制品、面粉等物品,运到西印度群岛换取酒类产品,再前往非洲换取奴隶。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这种贩奴活动逐渐达到******,荷兰、英国、法国成为这一罪恶活动的主凶。长时期的奴隶贸易给非洲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使非洲损失了大量人口,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

27.大觉醒运动: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的新教复兴运动。发起人为到北美传道的荷兰归正教会牧师富瑞林怀森。该运动以奋兴传道方式来激发信徒的宗教情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爱德华兹和怀特菲尔德均强调宗教感情和个人对上帝的爱,大大促进了宗教生活的自由化、个人化和民主化。由于该运动着重强调个人的悔改重生,倡导严格的道德和敬虔的生活,所以被认为是17—18世纪初德国虔敬派和英国福音奋兴派在北美的回音。

28.《列举商品法》:英国统治阶级为了把北美殖民地变为英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及廉价的原料供应地而颁布的法令。《列举商品法》于1660年颁布,规定:殖民地上的某些商品如烟草、砂糖、棉花、靛青等只能输往英国,如要输往外国,必须先在英国卸货,由英国商人经手再运往外国。颁布这项法律的目的,显然是想把北美殖民地变为英国工业的原料供应地,使英国工业资本家买到廉价原料。

29.《主要商品法》:英国政府在1663年为了保持英国商品在北美市场的竞争力而颁布的法令。它规定:一切从欧洲输入北美的商品(只有少数例外),首先必须在英国靠岸卸下,由英国政府征税,然后装船运走,其用意是保持英国商品在北美的市场,以便与欧洲外国商品竞争。这项法律是把殖民地变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的第一步。

30.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发生的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的事件。1773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东印度公司因此垄断了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运销。该条例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极大愤怒,1773年12月,波士顿反英群众将东印度公司三只条船上的茶叶全部倒入大海,此事件史称“波士顿倾茶事件”。波士顿倾茶事件是一场由马萨诸塞波士顿居民对抗英国国会的政治示*。它是北美人民反对殖民统治暴力行动的开始,是美国革命的关键点之一,也是美国建国的主要国家神话之一。

31.第一届大陆会议:英属北美殖民地13州的代表会议,1774年9月在费城举行。除佐治亚外,12个殖民地的56名代表出席会议。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激进派代表同温和派代表展开了斗争。最后妥协派占据优势。大会向英王递送请愿书,要求英国取消对殖民地的高压政策。与此同时,会议支持马萨诸塞商人发动的DIZHI英货运动,通过了与英国断绝贸易关系的决议案,制定《权利宣言》。这次会议虽然未提出独立要求,但是,是各殖民地进行有组织抗英斗争的第一次重大联合行动,为独立战争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32.《独立宣言》:北美独立战争时期于1776年7月4日由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的一个重要历史文件,出自北美著名启蒙思想家杰弗逊之手。它宣布: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有权利和义务推翻任何一个损害人民权利的政府;宣布解除殖民地对英王的隶属关系,废止与英国的一切政治联系。《独立宣言》有着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文献的方式肯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从而开始了把资产阶级****思想付诸实践的进程,被马克思称作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式诞生,后来7月4日被定为美国国庆日。

33.制宪议会:178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会议期间,第三等级代表组成国民议会,并进行了著名的网球场宣誓,7月9日正式改名为制宪议会,以便用制定宪法的和平手段来实现自己的要求。制宪会议成立后成为革命的领导中心,先后通过《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两个重要文件,并制定了《1791年宪法》。

34.《八月法令》: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议会为废除封建制度而于1789年8月通过的—系列法令。它废除了农奴制度,取消教会的什一税和领主法庭等封建制度与特权。《八月法令》在根本原则上废除了封建制度,在法律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改造国家的重要一步。《八月法令》是革命者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改造的第一步,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对源于土地的封建义务,法令规定要以赎买的方式予以废除,反映了制宪议会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彻底性。

35.《1791年宪法》:法国大革命期间通过的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宪法概括了制宪议会已发布的各项反封建法令,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体制——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其指导原则是《人权宣言》。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国家根本******,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13:5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