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都《2011考研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第四部1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3:4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
9.圈地运动: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建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这种情况在英、德、法、荷、丹等国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濠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10.清教运动:16世纪中期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运动对英国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1.权利请愿书:17世纪英王查理一世在位时,国王企图借助议会补助金来解决财政困难,遭到议会的拒绝,查理一世就实行“强迫借贷”,严惩拒绝缴税者。议会为了表示抗议,于1628年通过《权利请愿书》,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收捐税,不出示具体罪证不得任意捕人,和平时期不得随意实行军事法,不得任意在居民家驻军等。这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王权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查理一世开始批准了这一请愿书,但随后就对其任意加以曲解,并继续不经议会同意就自行征税。

12.短期议会:1640年4月13日,英王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去镇压苏格兰人的起义而下令召集已经停开了11年的议会。但这届议会不但拒绝通过国王所需要的经费,反而提出了议会应该享有的权利问题,于是查理一世在5月初又将其解散。这届议会仅历时3周,史称“短期议会”。

13.长期议会:为了解决战费问题,查理一世于1640年11月3日重新召开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延续到1653年4月20日,史称“长期议会”。“长期议会”成了反对以查理一世为首的封建王党的领导中心。一般将它作为英国革命的开始。

14.大抗议书:164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一个重要文献,全文共204条,列举了查理一世在无国会期间滥用职权的行为,要求政府保证工商业自由,实行政府对议会负责的统治制度,成立长老派教会组织等。这份文献最早提出了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基本原则,成为革命初期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政治纲领,其目标在于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府,以保证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15.骑士党: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后,封建贵族、国教上层僧侣、宫廷官吏和部分同国王有经济联系的大资产阶级站到国王一边,组成王党,因他们大多是佩长剑、戴披肩假发的骑士打扮,所以又称骑士党。

16.圆颅党: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城市平民、农民、手工业者站在了议会一边,他们多是清教徒,剪短发、不戴假发,因此又被称为圆颅党。

17.棒民运动:出现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第一次内战中的群众运动。主要发生在西南部各郡,主要成分是农民,他们手执棍棒,所以称为“棒民”。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自由与财产”实行联防互保,宣称既不支持国王也不支持议会,而是走中间道路。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它客观上打击并遏制了这一地区王党的气焰,而且也迫使议会不得不赶快采取措施,以争取群众,打败王党。

18.普特尼辩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代表中等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独立派和代表社会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平等派在关于未来国家制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产生重大矛盾,为了解决双方的分歧,1647年10月28日起到11月8日在伦敦城外的普特尼教堂召开全军会议。会议上,独立派高级军官和平等派展开激烈辩论,史称“普特尼辩论”。最后,会议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平等派被克伦威尔镇压。

19.普莱德清洗:英国第二次内战期间,议会里的长老派仍然企图使国王在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复位,引起军队士兵和社会中、下层人士的不满,他们要求审判国王。军队还通过了一项“军队抗议书”,要求解散议会,审判国王,废除君主制。但议会反而通过决议,准备接受查理一世的要求,准许他回到伦敦。于是军队决定在12月2日进军伦敦。12月初,艾尔顿等高级军官和平等派的领导人在白厅进行了一次辩论,双方在宪法基本原则、宗教宽容等问题上分歧很大。军队进入伦敦后,下院的许多议员仍坚持同国王谈判的立场,并通过了相关决议。12月6日,普莱德上校率军占领了议会,把110名议员清洗了出去,另有约200个议员自愿退出议会,这就是所谓“普莱德清洗”。此后议会里剩下的议员大约有200人左右,称“残余议会”,独立派占据统治地位。

20.平等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激进民主派,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成员有中小店主、手艺匠、帮工、学徒以及公簿持有农等,领袖为李尔本。平等派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说和自然权利说。第一次内战期间,平等派的思想已在伦敦和其他一些地区传播。1646年,从一个思想流派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平等派主张:未来的国家应该是共和国;废除王权和上议院;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下议院享有最高权力;扩大选举权;消灭专卖权和垄断,实行自由贸易;减轻赋税,取消什一税、消费税和关税;将圈占的土地归还农民等。


21.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规定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除法律,不得征税,不得招募和供养常备军;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议会经自由选举产生,应经常*会;议员有议事自由,不受任何传讯或干预等。
     1791年美国生效的联邦宪法第1至第10条修正案也称权利法案。主要内容是:国会不得制定剥夺公民的言论、出版、和平*会和请愿等自由的法律;公民有保护其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权利不受非法拘捕、搜查或扣押;非依法律的正当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等。

22.海上马车夫:“海上马车夫”是对17世纪的荷兰人的称呼。17世纪初,荷兰获得独立后在政治上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经济上大力发展商业,特别是造船业和航海业,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殖民霸主。强大的海上力量、遍布世界的对外贸易和疯狂的海外殖民扩张使荷兰人获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13: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