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四、简答题
1. 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 简述西欧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后果。
3. 简述北美独立战争发生的原因、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4. 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5. 简述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6. 简述《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7. 简述拿破仑对内统治措施及拿破仑帝国衰落的原因。
8.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9. 简述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10. 简述美国南北战争的进程、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11. 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其积极影响和消极意义。
12.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新的特点?
13. 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与提示
一、选择题
1.C2.B3.A4.D5.B
二、名词解释
1.德雷福斯事件:19世纪末年法国政治丑闻。1894年,法国陆军参谋部犹太籍的上尉军官德雷福斯被诬陷犯有叛国罪,在法军总参谋部任职期间被控把有关新式武器的秘密文件出卖给德国驻法武官,被革职并处终身流放,法国右翼势力乘机掀起反犹浪潮。此后不久即真相大白,但法国政府却坚持不愿承认错误,直至1906年德雷福斯才被判无罪。
2.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于1804年公布施行。经过多次修订,现仍在法国施行。它最初定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称为《拿破仑法典》,1816年又改称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称为《拿破仑法典》,但从1870年以后,习惯上一直沿用《法国民法典》的名称。法典除总则外,分为3编,第一编是人法,第二编是物法,第三编称为“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恩格斯称这部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3.光荣革命: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传统地将这次事件称之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1685年,詹姆斯二世不顾国内的普遍反对,进一步恢复天主教,实行专政统治,危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名人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1689年1月,议会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4.掘地派: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代表无地和少地农民的空想共产主义派别。领导人是温斯坦莱和埃弗拉德,自称真平等派,认为基督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真诚的平等派。掘地派运动和他们的思想,反映了城乡最贫穷人民的愿望,但它是不成熟的、空想的,而且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掘地派关于取消私有财产的主张,在当时刚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英国,不但引起贵族资产阶级的敌视,即使社会中下层人民包括一些城乡贫苦人民对此也感到陌生和不现实。
5.法兰克福议会:德国三月革命使国王被迫召开会议,制定宪法,改组政府。革命后,德意志各联邦几乎都成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政府,并决定召开全德国民议会,制定统一的宪法,推举全德意志的皇帝,实现国家统一。为此,1848年5月18日在法兰克福召开了全德国国民议会,是为法兰克福议会。法兰克福议会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从1848年5月18日开始,直到1849年3月28日才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因此曾被恩格斯讥为“老太婆议会”。
6.克里木战争:1853年俄国对土耳其发动侵略战争,这次战争发展为克里木战争。土耳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因此英、法两国也想控制土耳其,由此也导致俄国与英法两国的军事冲突。最终俄国战败。这次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封建农奴制度的落后性和腐朽性,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成为促使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
7.莱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18日夜,700名英军到波士顿附近的康科德搜查殖民地通讯委员会的军火库,并企图逮捕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人。19日,英军遭到名为“一分钟人”的人民武装部队的袭击,此为莱克星顿枪声。这一事件揭开了北美人民反英斗争的序幕,标志着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爆发。
8.俾斯麦:俾斯麦(1815—1898年)出身于普鲁士的一个容克家庭,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容克。在政治上集专制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强权主义者于一身,担任过邦联议会议员、驻俄国与法国大使。1862年9月,政府和议会在军费问题上矛盾重重,俾斯麦被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委以首相及外交大臣的重任,以图挽救危机。上台后倡言以“铁和血”来解决重大问题,因此以“铁血宰相”著称于世。俾斯麦控制德国内政外交达28年之久,在德国的统一过程中扮演了主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