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
(五)日本现代政治的萌芽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自由民权运动继续发展,明治政府做出了让步。1881年,天皇颁布诏书,允诺1890年前召开国会颁布宪法。自由民权人士于1881年成立了自由党,该党比较激进。较为温和的民权派组成立宪改进党,此外还有持政府立场的比较保守的立宪帝政党。三党的形成是日本政党政治的开端。但自由民权运动最终失败。
1889年,天皇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赋予天皇以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但规定天皇应当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建立帝国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宪法赋予很少一部分成年男子以选举权。规定了在法律保护范围内保护臣民的迁徙、信仰、言论、著作、出版、结社、*会等自由权利。宪法标志着日本初步建立起立宪君主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方向,但仍然保留了强烈的专制特征。
十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40年代,其标志是电气的广泛应用,从此世界进入电器时代,电力工业迅速发展。这次工业革命的另一大技术突破是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交通的革命性变革。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对石油的开采。化学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出现实验室,制造出从调味品到肥料和炸药等各种新产品。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发展最为迅速,从1859年到1909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增加了6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由农业国转变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德国工业发展也相当迅速,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从1870年到1913年增加近5倍。德国重工业的发展尤其显著。英国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从1870年到1913年工业产值只增加了近一倍。法国的发展也相对缓慢,从1870年到1913年工业产值增长了将近两倍,重工业发展相对较快。
3.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工业生产领域内部引起了一系列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准备了条件。
十三、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850—1870年的20年,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多,而1870—1900年的30年间,增加了近两倍,20世纪初13年又增加了60%。但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后期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增长率上明显高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必然要引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急剧变化,187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第一位;19世纪80年代,美国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1900—1910年间,德国超过英国居第二位。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正式进入垄断阶段,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垄断组织发展的程度和形式也有很大差异。美国的垄断组织主要采取托拉斯的形式,德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是卡特尔,在俄国辛迪加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而日本的垄断资本大多采用康采恩的形式。
3.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垄断组织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输出现象在19世纪末有了大规模的发展,资本输出同商品输出一样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英国和法国是两个主要的资本输出国。
十四、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
1.19世纪50—60年代,随着欧美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一些相应的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资本主义的力量大大加强。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进行的还有其殖民扩张活动。资本主义国家在征服过程中,既给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又使若干国家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这样通过若干国家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各地大片土地的征服这两条基本途径,全世界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浪潮。也就是说,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文明已经扩展到整个世界。全世界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浪潮,一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2.西方国家在向垄断过渡并进入帝国主义的过程中,加紧了向亚非拉各国的殖民扩张。他们在征服过程中既给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又将资本主义的因素带到了被征服的地区。19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掠夺殖民地、瓜分世界领土的新浪潮。仅二三十年,亚非拉各国就被瓜分殆尽。
. 列强瓜分亚洲、争夺拉丁美洲的活动也大大加强。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基本上被瓜分完毕,1900年时,非洲90.4%的领土,亚洲56.6%的领土,美洲27.2%的领土以及大洋洲的全部,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拉丁美洲各国和亚洲的中国、伊朗与土耳其等,都被纳入帝国主义势力范围,不同程度地沦为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至此,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