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荆棘路上的玫瑰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8 23:5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荆棘路上的玫瑰花


作为众2014er中的一名,我也和大家一样经历了下决心,考试,申请和等待这个过程。仍然坐在海图的自习室里,和半年前的我已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态,喝着温暖的咖啡,回忆这一年多的辛酸与欢乐。


下决心,一心为梦想而奋斗
我和很多学生不同,准备申请出国动手的比较晚。我身边很多同学初中毕业就踏入了TOEFL或SAT的课堂开始与GRE红宝书做斗争。我却沉浸在中考后的喜悦中放任自如,享受了两个多月的无忧无虑的生活。

上了高中后,我也过着和身边同学一样的日子,每天上学,参加社团活动,上有意思的选修课,参加年级统练。首师大附中让我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很满足,我不仅按部就班的学习,还可以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一直想着,就这么享受三年幸福的时光,努力考个重点大学,生活是多么美好。直到高一结束的暑假,和同学一起去美国玩了一圈回来,才发现,原来,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让你满足。暑假很长很轻松,学校为了给我们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业留的并不多。为了不荒废时间,我去上了托福课。但是事实证明,由于没有下定决心要努力考试,那二十天的时间还是被我浪费了一大半。

至于什么时候决定出国读书,这要从2008年11月的日本之旅说起。当时,有一个难得的去日本交流的机会。英国一所高中组织中日英美四国高中生到长野参加气象论坛,讨论如何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由于这不是观光旅游,而是学术之行,所以我对日本的教育方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我体会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如高中会安排茶艺课,服饰课等等;也体会到了他们对生活技能的培养,比如他们很火热的烹饪社团;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苛刻的品德要求,因为每一天,我都要感叹一次日本的道路是多么有秩序。这些,和我们的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于是我想,世界上每个地区的教育重点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中国的高中教育质量之高举世闻名。可是,既然已经体验了12年中国式教育,为何不去体验下其他的教育方式呢?

回想起之前的美国夏令营,我记得在参观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知道了美国的本科教育和中国的本科教育截然不同。中国学生迈进大学校门之前,专业就已经确定了,在你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已经决定了你未来的方向。而且很多时候,你被分到的专业不曾出现在你的志愿表上。我不得不承认,我现在并没有确定人生的方向,职业规划也是三天两头的改变。如果我进入大学发现我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我想我也不会努力学习。这样的话,四年的时间就浪费了。

况且,我是个很爱交流的人,各种交流,我都很热爱。不论是走出国门和世界友人打交道,还是在自家楼下和老奶奶聊天;不管是模拟联合国中正式的圆桌会议,还是QQ MSN 校内的网聊;无论用什么语言,方式,无论对话是什么内容,我都很享受与人沟通的过程。在我看来,只有沟通,才能交换思想,才能进步。而去美国上学,给我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我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一起学习,向各个种族的教授请教,与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对此,我怎能不兴奋,不期待呢?于是,我开始想,自己是否有机会到大洋彼岸的那片土地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和父母谈了自己的想法,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家庭的气氛很轻松。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和大部分父母不同,我一直处在比较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学习。几乎全部决定,都是由我自己来做的。任何事情,只要不触犯传统道德观,父母都会给予我支持。所以,当我提出想去美国上学时,他们也是大力支持的。有人可能会觉得,我父母这样给我自由的风险太大了,但是我很理解他们的做法。毕竟,以后所有的决定都要自己做,而父母不可能一直给你指点。所以,趁他们可以随时纠正我的做法,我应该多自己做决定,好尽早成熟。

可是他们虽然支持,也不是没有担心。毕竟,出国上学面临很多危险。从小到大我都很独立,我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所以过日子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我的自制力并不是很好,偏偏美国充满了很多诱惑。这好比在一个要减肥的女孩面前放上一盒诱人的比利时松露巧克力,虽然女孩知道吃了会长胖,但是既然美味都送到了你口边,为何不尝一口呢?在美国生活也一样,新鲜的事物总会令青春期叛逆的我好奇,如果把持不住自己,很可能后果惨痛。但是我想,如果不给我一个面对诱惑的机会,我永远也改不掉自己面对诱惑就会失控的习惯。我想,父母这份信任,会成为组织我禁不住诱惑的良药。于是,我决定了要为去美国努力。

我想,许多申请者都经历了和我一样的心理斗争阶段。是一心一意奋斗出国?还是出国高考两边都不耽误?很多人都会担心一个问题,如果全心投入出国考试而来年没有拿到满意的录取通知,又失去的参加高考的机会,那么一年的努力不就白白浪费了么?不仅耽误时间,也很打击自己的信心。就这个问题,我纠结了很久,近半年的时间,都在想,是专心准备标准化考试,还是每天也要像往常一样上学听课写作业考试。直到有一天,我才权衡好了两种选择的利弊关系。如果两边都不放弃,那固然风险会小很多,申请高考同时失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这样做也有很大的弊端。首先,会很辛苦。要知道,两件事想做好任何一件都不容易,如果两边同时做,又要做到最好,我相信你必须要有非人的智商和毅力。盲目高估自己会让自己更痛苦,因为免不了在受折磨的时候还要否定自己。其次,同时进行会影响同学们的心情。当别人在班里苦读文言文的时候你掏出一本Princeton Review开始做critical reading,令高考的同学作何感想。申请是自己的事情,我认为不应该影响到其他人。最后,如果你的梦想就是出国上学,你没有全力以赴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你会甘心么?不论结果如何,重要的是,让自己在结束申请的一切的时候,能够大声的对自己说:“我努力了”。如果都没有为自己的目标竭尽全力,怎能不遗憾呢?只可惜,我下决心的时候已经耽误了半年的时间了。回想这半年,我说是两边都在努力,可看结果,其实是两边都耽误了。

到了第一次SAT考试,我才下定决心,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无尽的悔恨

12年的学习证明了,最不适合我做的事情莫过于考试。或者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学习。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最终SAT只有2090,托福只有105分,而身为中国人SAT2的数理化只考了2220的借口。毕竟,世界上沉醉于学习的高中生实在是少数。人家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2370的分数,为什么我不行?因为我不够努力。虽然当时,我也想了很多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什么泡图书馆,蹭大学自己室,河边吹着小风背单词,能想到的方式全都试过了,可是收效甚微。由于我太缺少自制力,导致我的成绩永远是自己的硬伤。现在,一年都快过去了,我意识到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不成熟。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心情不好怎么了?忍着!有活动叫你参加怎么着?不去!学习环境不好又有什么的?别在意!你困?喝了咖啡接着学!就得有这决心才行。问我现在后不后悔,我得说,我是真的后悔死了。但是我也知道,后悔是没有用的。与其花时间在感慨自己当年为什么没有努力上,倒不如把这点时间放在学习或者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来的实在。积极的安慰自己,因为我曾经尝过不努力所带来的苦果子,以后我才会尽量去避免。

哎,读者们我很抱歉,实在是对如何取得高分没有什么经验。看看别人的吧,你会有很大的收获。可是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不要因为人家取得了令人发指的高分就照搬他的学习计划。

申请中的艰辛
Essay在美国大学的申请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美国的大学录取不会把学生按SAT分数大排队然后从高到低开始哈佛耶鲁斯坦福的录,是要看你的整体条件。因此,每个人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只占一部分。申请文章就成了整个申请中最重要的部分。

找留学中介代写文书这种事情我压根没有考虑过,原因很简单,我不忍心将自己的前途交到一个陌生人手中。况且,有很多前辈都经历了自己的申请被中介耽误的惨痛经历。申请后在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没有狠心自己操办一切,就一切都晚了。更重要的是,做申请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让自己成长的过程。我想,美国高校采取这样的录取方式,也是给我们一个反思和磨练的机会。这样的经历,可以为适应大学生活打下基础。

但同时,我了解到申请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没有对他有很深刻的了解,也不敢冒险一切由自己操刀。其实cuus和其他论坛或者申请指导书可以交给我们很多知识,但是没有有经验的老师指导毕竟不够直接有效。

于是我想到了上新东方SAT强化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了的WORKSHOP班。这个班由周容老师亲自授课,讲课的内容就是如何做留学申请。因此,从课上可以了解整个申请的流程,如何构思,还有老师帮忙修改。我认为这个班级很适合我这种想DIY却不够有经验的人。于是乎,兴致勃勃的跑到新东方大厦报名去了。把自己的资料交给顾问审核,当时标准化成绩将将过了录取标准,各方面的条件也还说得过去,就允许报名了。

可是过了几天,周容老师跟我说,因为想报班的人太多,所以可能不得不劝退一部分学生,而筛选标准就是成绩。我深知这话背后的内涵,我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不够理想,而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分数都很高很惊人。但是我没有选择就这么灰溜溜的再跑到新东方大厦办退班手续,而是连夜把自己的简历重新写了一遍,找出自己所有的获奖证书,我尽可能的想到了一切证明自己的方法。第二天,带着厚厚的文件袋找到了顾问跟她先证明了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我对十月份SAT考试的决心。即使我不用言语表示,她也理解我急切的心情。

热爱生活
每个人都明白生活中的艰苦,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美好。而我,是个善于享受生活,并且乐于发现的人。无论学业压力有多么紧张,我都会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做令自己开心陶醉的事。每天晚上,我都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练习硬笔书法。不论是临摹还是按自己的风格写,我都可以享受的不亦乐乎。汉字的美,只有在静心欣赏时才可以感受到。

我很爱动手。身边有朋友过生日或者到了特殊的节日,我总是愿意自己动手做礼物。不论是提拉米苏蛋糕还是布艺娃娃,里面都浓缩了我的情意。

而我所有申请文章中,最短小精悍的一篇,写的就是从小到大不曾变过的爱好—织毛衣。织毛衣对我来讲不仅仅是个爱好,而是我从中得到了无数快乐。每每完成一件作品,我都会把他分享给其他人。生日礼物也好,抗震救灾也好,救助流浪猫也好,每当看到自己的付出变得有意义,我心中就很满足。

热爱挑战
生活如果一成不变我们就终有一天会厌烦,我喜欢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刺激和挑战。

如果在学校每天只有上课和考试,那么日子将是多么的无聊。于是,我积极投入在各种社团和选修课里。我很喜欢写作,对学校的校刊《焰火》也有浓厚的兴趣,于是申请加入学生会校刊部。虽然一本杂志不是由一个人操办,很多人都在为几十页纸努力着,但是每个人都很辛苦。高一,我加入到校刊部当一名小组长,负责采访和征稿。经常利用午休和周末的时间和各种同学老师打交道。高二晋升为副主编,所做的事情繁杂了很多,要和更多人商量协调。每到校刊发行,还要像卖报小贩一样在学校大走廊吆喝着,推销自己付出过心血的作品。一部分热情购买,另一部分同学冷眼相待。此时,想坚持必须放下自己的自尊心,坚强面对一切。如果我不加入校刊部,每天中午我都可以很悠哉,但是悠哉有时候和无聊是相同的。虽然,这两年的工作很劳神,但是我学到了怎样与人沟通。

热爱科学
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我今天的舒适生活,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要归功于科学的进步,一味追求精神上的高尚在我看来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虽然我在高一的时候就确定要在高二进入文科班实习,我还是努力参加更多的科学活动。
高一第一学期结束时,我们学校有三个加入北京市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名额,如果入选就可以和农科院的研究员一起做科学实验。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况且我对生物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报名参加了。寒假中第一天,3名生物老师和校领导一起对所有报名的学生进行了面试,由于我们都只在初中学过两年的生物科,基础知识都不够扎实,所以测试重点放在了知识面的宽广度上。小时候,我爸爸不愿意我看还珠格格类的连续剧,但是他很支持我看Discovery或者国家地理频道,因为我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在爸爸的支持下,我从一套套的节目中知道了很多知识。大自然的奥秘,人类的文明,还有高端的科技。并且,以后进行的实验或许是和微生物有关的,而我正好在姐姐的实验室里观摩过,所以对微生物实验有一定了解,至少仪器和操作方式都有初步的认识。于是,我顺利通过了测试。来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副院长一起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
实验是关于瓢虫的自残行为的,这个话题对我来讲算是比较陌生。过去了解生物防治,但是利用瓢虫还是头一次听说。于是,想跟上实验进度就要对知识有更多的了解。然而,中国几乎没有研究所进行瓢虫生防研究,所以我的资料都是从国外的网站上找的。期中的英文专业词汇令我很是头疼,一句话10个次词恨不得5个都不认识,一个个查了后才能理解。
实验进行的也很辛苦,为了保持完整性,一次实验要持续12小时。记录数据后的数据分析也是庞大复杂的。我的数学水平一般,不过我的实验是两个同学一个小组,我的队友是数学强人,所以数据处理进行的还算顺利。
不过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在一年后的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上,我们的论文获得了动物组的二等奖。
这一年多的实验让我更深刻的体会了做科学研究是件艰苦的事,但是我也体会到了发现新规律的成就感。这段经历,让我把大学的专业初步定在了生物工程,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为人类做出一份贡献。

漫长的等待
虽然备考和申请的日子都很辛苦,但其实仔细想想那段日子很快乐。准备考试的时候,每每记下一个单词,提高一点正确率就会忍不住敬佩下自己,一点点的成就感支持着我继续往下走。申请的时候,过的日夜颠倒。但是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的时候,陶醉于自己的改变;一遍遍修改自己的文章时,受鼓舞于自己的进步。关键是,我知道,我在抓紧时间,利用时间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痛,并快乐着。

可是,当你提交了所有学校的申请,心好像一下空了。之后的一个月,我都是在等待中混日子度过的。除了中间凑合的准备了下语数英的会考,剩下的时间,都是上网或者出去玩打发的。一个月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日子是如此混沌。曾经,当我在接受申请的酷刑的时候,我总告诉自己,过了这一段就是光明。也总想着,结束了申请我要学日语,旅行,读书,看电影等等等等。可是,自己真正闲下来了很久,才意识到,我分明是在浪费时间,浪费自己的生命。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同学说她在接受新东方的培训,我好奇的问了一句得知,新东方在给vip小班招助教,考过相关考试的都可以去参加。我想,当助教可以让我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毕竟,以后还是要走向工作岗位在社会上奋斗的,所以有些工作经验还是很必要的。况且,还能打发时间和赚点零花钱。

经过一系列的培训,我上岗了,成为了SSAT寒假班的一名助教。从短短的不到20天的时间里,我真的成长了很多。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被安排到了北辰校区,可是我家在海淀。每天早上我6点就要出家门,在653路公交车上颠簸一个多小时。天气很冷,我经常是穿着厚厚的羽绒服靠着扶手就睡着了。

班里大部分是初中生,很多还处在叛逆期。一个刚走出青春期的学生和正值叛逆高峰的学生打交道实属不易。不过,他们的表现让我认识到了当年的自己是多么不成熟。以前,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是大人了。但其实根本对世界没有什么认识。

我也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容易。班里有一个六年级的小女孩,很聪明成绩也很优秀。不过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母亲。每天早上,她妈妈都会送她来上课。然后在门外从窗户一起听老师讲课。快到中午的时候下楼买吃的,然后午休时拿到班里和女儿一起吃午饭。下午,继续在屋外等。有一次,我看到她在楼道的小椅子上睡着了。看着这位母亲,我体会到了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无限的。只是小时候的我们,还不懂。每当学生家长和我聊天的时候,我都可以从父母眼中看出对自己孩子的期待。很多时候,父母的管教我们会嫌烦。但是想想,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再管你,不再照顾你,你就真的幸福了么?父母做的一切,际俏颐恰?

当然我也理解到了赚钱不是件轻松事。顶着寒风来回在路上要花费近3个小时的时间,在班里上课要5个小时,处理学生作业和其他事要1个小时,每天很累很辛苦,缺只能赚几十块钱。每天吃个早饭,午饭,一不小心再打个车,一天不仅没有结余,反而要财政赤字了。于是,我变得比以前节俭了很多,减少了不必要的花销。比如,地铁成了我的交通工具而不是原来的出租车。犯懒想招手的时候,想想这一招手就花掉了我半天的工资,就改成坐公交或者地铁了。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助教二十天里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想说明,不要让自己闲着,挥霍自己的时间。要充实自己,不论做什么,只要努力,都会有收获。

申请中的那些人

不得不承认申请是件寂寞的事,枯燥乏味还承受了莫大的压力。但是一路上,身边一直有很多人陪伴我,支持我,鼓励我。

父母
由于坚信只有我自己完成所有事情才能让我真正得到锻炼真正成长,我父母没有对我进行过多技术上的帮助。除了和银行打交道这种我实在做不到的事情,其他事都是由我一个人独立完成。但是,并不是感受不到他们的关爱。如果说大多数父母抓孩子学习抓的更多,我父母则是更关注我的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出了任何事,父母都可以感受到,无论我多么努力的掩盖。每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们都会给予我最大的鼓励。他们从来没有试图给我增大压力,更不会拿我和其他的同龄人去比较。因为只要我努力了,就是最棒的。也正是因为感受到了他们的良苦用心,和他们对我的信任,我才会不断努力做的更好。其实我认为,父母越是施压越是管教,孩子会越叛逆。如果父母能采用关心呵护的方式爱自己的儿女,孩子才会更为感动和感激。这一年多,如果在我低落的时候没有父母的安慰,烦躁的时候没有父母的开导,进步时没有父母的肯定,那我将是多么的孤独。

老师
能有今天的成绩,一定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学校的领导和年级组长为给我们申请出国的几个同学创造好环境,提供便利,花了很多心思。为了既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又让我没顺利出国,他们费心又费力。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一样,对我们甚是理解和包容。我很感激首师大附中给我提供的一切,这样的教育,终生无法忘记。开始准备出国考试后,见到了很多学校外的老师。没有老师教授我相关的知识,也没有现在的我。


同路奋斗的同学
申请出国的学生越来越多,在脱离高考的大部队后,我们也逐渐组成了自己的小集团。一个人在自习室学习很是枯燥,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人解答,心情遭遇打击没有人倾诉,厌倦的时候也没有人监督。所以,我大部分学习时间都是和同学在自习室度过的。我们早上互相叫醒,学习时命令对方不许玩手机听音乐,中午吃饭的时候再好好散心,或者讨论讨论上午出现的问题,下午又重复着上午做的事。我们有着同样的目标,所以我们一起为目的地前进。

不曾改变的死党
虽然我和我最好的朋友走上了不一样的路,但是不同的目标并没有把我们分开到地球的两级。失落时,第一个想到的总是找对方倾诉。因为只有和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才能做到无话不谈。并且,你的任何想法,她都可以感同身受。在一起的时间短了,的确,我们不能再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玩,甚至有时候,我们几个星期都不联系对方,但是我们之间的友谊不曾改变。

正是有了身边这些爱我的人,才使得原本寂寞的申请变得绚烂多彩。

荆棘路上的玫瑰花
不要被申请的困难吓倒,其实这一路还是有很多美好和幸福的。

如果你选择申请出国,那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时间和所做的事情完全由自己安排和掌握。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感觉到你在自己操控自己的人生。你不用每天重复千篇一律的事情,只要你想,就可以把无聊变得有趣。

申请中,朋友显得更为重要,和同路人的交流也更加有意义。虽然我们是竞争对手,几千几万人去争抢几个录取名额,但是我们也在尽力帮助对方。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cuus。论坛上几乎所有人你都不认识,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但是大家在一起好像一家人一样。前辈们会毫无保留的奉上自己的经验,不管是考试还是申请的问题只要你发帖提问,很快就会有人解答。还记得在chance版发帖让大家给我的选校提出建议,虽然有时候大家的评论言语很尖刻,但是我明白,那些都是真心话也是真心为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之间,有竞争,但是没有攻击。

其实,申请中还有很多快乐的事。比如去新加坡考试的时候顺便逛逛东南亚,去香港考试之后到铜锣湾,旺角血拼;再比如申请结束后以认识校友或者积累人脉资源的理由出去吃饭唱歌逛公园;还有在暑期到来之前趁着天气好游客又少的时候去全国各地旅游(由于cuus的存在让我们不再需要旅行社,到了任何城市,都有当地的cuuser带你进行最深度的旅行)。

申请出国苦是苦,但是苦中有甜,苦尽甘来。如果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幸福。

反思
首先,下决心一定要早,不论是选择出国还是选择高考出国两不误,都要尽早下决心,不然可能会导致两边都给耽误的情况。

然后,标准化考试的成绩要竭尽全力努力考高。毕竟,你不能让AO们看见你的成绩就把你的资料扔一边了。

如果时间充分,去参加大学的summer school吧!身边很多录取结果满意的同学,都是在summer school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或者拿到了大学教授的推荐信。因此,如果时间和经济条件都允许,何不参加下呢?既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也能提前感受下美国的学习生活。

提交材料一定要尽早,至少不要等到最后一天。

快寄要早寄,避免大学没有收到还要重新寄的情况。

取得任何成绩后,可以有成就感,可以自豪,但是要以现在的成绩激励自己继续奋斗,决不能满足了就懈怠了。

结束语
最后,我想说:或许你和我一样无论从成绩还是个人经历来讲都不如其他学生出类拔萃。但是,通过自己一颗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的心,你也可以一样在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为自己感到骄傲。要知道,经过了漫长的申请,并不是拿到了哈佛耶鲁斯坦福的录取才能算是成功。只要这一路,我们努力了,成长了,就是成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8 02:1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