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4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Sino-American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8 14:4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no-American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图书作者 韩玉贵
出版时间 2007-12 版  次 1
I S B N 978-7-80230-912-8/D·283 页  数 330
开  本 20 印  张 16.5
赠光盘/卡 否 字  数 284
浏览人数  装  帧 平装
所属分类 国际关系 关 键 字 冷战 中美关系
阅读人群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对此感兴趣的读者。
注册会员购书:8.5折 VIP会员购书:8折 SVIP会员购书:7.5折


内容简介  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战略主要目标是阻止苏联扩张,削弱苏联实力;主要手段是军事上的对抗与遏制。冷战结束后,美国明确提出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必须发挥在全世界的“领导作用”,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美国必须确保在21世纪仍将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经贸关系问题”、“大国因素问题”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书对此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作者简介韩玉贵,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政治法律学院院长,山东师范大学WTO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编辑推荐中文目录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章 冷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及中国的原则方针…………………………………………1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1
    一 冷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及全球战略……………………………………………1
    二 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4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8
    一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依据和定位……………………………………………8
    二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16
  第三节 冷战后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因素………………………………………………32
    一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外交理念的影响…………………………………………32
    二 保守主义政治思潮的影响………………………………………………………37
    三 美国国会对对华政策的影响……………………………………………………45
  第四节 中国的国家利益、发展战略及对美政策………………………………………61
    一 中国的国家利益…………………………………………………………………61
    二 中国的发展战略…………………………………………………………………63
    三 中国的对美政策…………………………………………………………………73
第二章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79
  第一节 台湾问题的由来及中美三个公报的历史地位…………………………………79
    一 台湾问题的由来…………………………………………………………………79
    二 台湾的地缘战略地位……………………………………………………………82
    三 三个公报:奠定中美关系中对台问题的基础…………………………………85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93
    一 老布什政府调整对台政策………………………………………………………94
    二 克林顿执政时期对台政策的调整………………………………………………98
    三 布什执政后对台政策的变化……………………………………………………110
  第三节 台湾问题的发展趋势……………………………………………………………115
    一 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115
    二 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的调整……………………………………………………126
    三 台湾问题的未来发展……………………………………………………………131
第三章 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135
  第一节 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的缘起…………………………………………………135
    一 美国人权外交……………………………………………………………………135
    二 中美人权问题的由来……………………………………………………………140
    三 冷战期间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特点……………………………………………144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演变…………………………………………146
    一 冷战结束对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影响…………………………………………146
    二 克林顿政府对华人权外交………………………………………………………151
    三 布什政府对华人权外交…………………………………………………………161
  第三节 美国对华人权外交透视…………………………………………………………166
    一 美国对华人权外交反映了两国人权观的重大差异……………………………166
    二 美国对华推行人权外交,其目的是为其国家利益服务………………………172
    三 美国对华人权外交对中美关系的影响…………………………………………177
第四章 中美关系中的经贸问题………………………………………………………………181
  第一节 互利合作: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流…………………………………………181
    一 中美经贸合作的现状与特点……………………………………………………182
    二 中美经贸合作的必然性…………………………………………………………190
  第二节 利益摩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波澜…………………………………………202
    一 中美经贸摩擦的主要表现………………………………………………………203
    二 中美经贸摩擦的态势……………………………………………………………215
    三 中美经贸摩擦产生的原因………………………………………………………218
    四 客观地看待中美经贸摩擦………………………………………………………224
  第三节 曲折中前进: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231
    一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发展机遇…………………………………………………231
    二 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挑战………………………………………………………245
    三 加强合作,消解摩擦,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252
第五章 中美关系中的日、俄、欧大国因素…………………………………………………262
  第一节 中美关系中的日本因素…………………………………………………………262
    一 冷战后日本的发展战略…………………………………………………………263
    二 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日本因素……………………………………………………267
    三 中国应冷静对待中日关系,促进中美关系……………………………………270
  第二节 中美关系中的俄罗斯因素………………………………………………………276
    一 俄罗斯的国际地位………………………………………………………………277
    二 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俄罗斯因素…………………………………………………281
    三 深化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中美关系………………………………………285
  第三节 中美关系中的欧盟因素…………………………………………………………298
    一 冷战后欧盟的国际地位…………………………………………………………298
    二 美国对华政策中的欧盟因素……………………………………………………304
    三 加强中欧关系,促进中美关系…………………………………………………308
主要参考书目……………………………………………………………………………………316



英文目录暂时没有英文目录序   言
                  前  言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是继续发挥在全世界的“领导作用”,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并确保美国在21世纪仍将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对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中美关系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世界,美国是最强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制定和实行正确的对华政策,中美双方共同处理好双边关系,对亚太地区及世界安全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本书以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为起点,以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经贸关系问题、大国因素问题等几个主要问题为重点,较系统和全面地分析阐述冷战结束至2005年布什第二任期开始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客观进程,揭示中美合作的利益基础和存在的矛盾分歧以及规律性,展示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和最敏感的问题。台湾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美国介入并不断干涉中国内部统一事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斗争就持续不断。冷战结束后,由于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是基于对崛起的中国进行遏制这一前提,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的实践证明,在台湾问题得到较好处理的时期,中美关系就能得到顺利发展;反之,两国关系就波折迭起,麻烦不断。中美关系中的人权问题在冷战期间不是美国考虑的重点,冷战结束后,因遏制中国的因素在中美关系中上升,利用人权干涉中国内政就成为美国的重要手段。虽然中美人权问题的出现有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和人权观念的差异,但利用人权来攻击中国,干涉中国内政,是美国不会放弃的目标。因此,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是中美关系的破坏性因素。扩大中美经贸合作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所在。冷战后,经济因素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市场潜力巨大;美国拥有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需要开拓市场。中美发展经济的共同利益,不断推动双边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中美经贸关系虽然存在摩擦和问题,但其合作是主流,是中美关系的重要推动力量。冷战结束后,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中,中美关系的发展必然受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大国相互间关系的影响。中美日三角关系不断加强利益联系和制约。美日关系在政治上、安全上处于同盟地位,在经济上却是竞争对手。中日关系中,经济关系日益重要,中国可以通过改善和加强中日关系来减轻中美关系的压力。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中俄在人权、反恐、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反对美国单极格局构想等重大问题上有共同立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不断加强,客观上起到了制约第三种力量的作用。在中美欧三角关系中,美欧是伙伴,也是竞争对手,其矛盾分歧不断增加。中欧合作利益日益扩大,加强中欧全面伙伴关系,可以牵制美国单边主义。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前言中美两国既存在矛盾和分歧,也有诸多共同利益。如何尽最大可能消除或正确对待分歧,维护和发展共同利益,加强合作,避免对抗,是中美关系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从长远看,中美之间从国家关系角度分析,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许多领域中,中美双方是能找到共同点的。只要中美两国能从全球和亚太地区的战略高度,从未来的角度看待中美关系,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分歧,两国就能“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其共同利益就会得到维护和发展,矛盾和分歧就会通过平等的、富有诚意的对话和协商得到解决,中美关系就能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
  本人较长时间从事国际关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发展给予很大关注,指导研究生完成的学位论文有《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与中国国家安全》、《冷战后美日关系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论克林顿政府对华人权外交的演变及特点》、《冷战后美国国会在对华关系中的作用评析》、《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合作问题》、《冷战后美国新霸权主义简析》、《冷战后美国新干涉主义评述》等。近几年本人在中美关系方面也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如《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与美对华对日关系》、《中美关系的利益与矛盾》、《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扩大共同利益,促进中美关系发展》、《中美关系发展展望》、《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的新特点》等。写一本有关冷战后中美关系方面的书,将自己对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观察和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些认识进行较系统全面的分析阐述,以求教于专家和读者,也是我多年来的想法。但鉴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自己有限的水平,再加上平时行政工作和教学任务较重,一直难于动笔。最近在学院和国际关系学位点许多老师和同事的鼓励和督促下,才开始动笔,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该书稿。没有这些老师和同事们的鼓励和支持,自己还难以下决心完成该书写作,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中参考、引用了许多论著、论文的有关资料和专家学者的观点论述,在此对这些论著、论文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人指导的研究生蔺运珍、许秀梅、侯士福、马伟涛、方红伟在该书写作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帮助查阅了有关资料,并整理了部分章节的内容,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还特别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武云博士,他们为本书的出版给予大力支持,并做了大量的文字修改工作。
  本书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给予批评指正。

                                韩玉贵
                                2005年11月于泉城济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1-4-25 00:21:48 | 只看该作者
前排么?表示压力好大啊!
中国人体艺术
美女视频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6-19 16:57:28 | 只看该作者
面对不断下滑的收视率,电视台、彩电厂江苏英才网商们试图用“社交电视”,把年轻消费者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
  以色列社交电视服务提供商BeeTV让用户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分享感受:你可以把精彩的(或无聊的)镜头跟朋友们分享,所有人都能给节目打分,还能把节目和镜盐城人才网头“一键分享”到Twitter和Facebook,让“电视时间”不再孤单。
  国内彩电厂商紧跟步伐:康佳、海信、创维等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在彩电中植入社交功能———康佳最新推出的网锐智能3D电视就可以延伸盐城招聘网成为一台社交电视,它支持运行微博,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关注微博最新动态和发微博。
  电视的未来,在于社交?
  发掘“社交电视”需求
  英国一家电视市场营销公盐城人才招聘司T hinkbox最近进行了一项用户调研,在访问了3000名消费者之后,得出一系列非常有趣的数字:
  60%的人每盐城招聘人才周会有2-3次观看电视的同时上网;37%的人每天看完电视后会立刻上网;44%的人会一边看电视一边使用社交网络业务,如Facebook和Tw itter;37%的人会在网上聊关于电视的内容;19%的人有过将电视内容分享到社交网络的经历了。由此看来,用户的确存在“社交电视”的需求。
  所谓社交电视(Social TV),就是将社交媒体同电视无缝结合。社交电视的目的很简单:让身处不同地方的电视观众能够方便地共享和讨论他们正在观看的电视节目。这样,观盐城人才网众既可以评论热播电视剧的下一盐城招聘网季,也可以一起庆祝进球,并且用户更容易找到想看的节目。
  BBC iPlayer自去年开始,便在其点播服务中提供个性化选项和社交功能:只需点击一个按钮,就可以把iPlayer上的纪录片推荐到Facebook、Tw itter上。
社交电视的三大挑战
  国内厂商已经意识到,“社交电视”或许意味着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
  创维今年3月率先推出COCO聊天电视,最大亮点是把即时聊天概念植入电视: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可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聊天。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则于上月宣盐城人才招聘布海信全面转身,投身智能产业,很快将推出带有智能娱乐内容推荐平台、植入社交圈子功能等“革命性”产品,重新定义电视的内涵。
  康佳最新推出了网锐智能3D电视,可以延伸为一台社交电视:它支持运行微博,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关注微博最新动态和发微博;用户还可以从康佳应用商店下载安装电子书、浏览器、IP地址查询等海量应用程序。
  但市场咨询网站Econsultancy亦指盐城招聘人才出,社交电视至少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消费者对Connected TV (联网电视)的接受程度,“在用户将现有电视升级成高清或3D电视之后,他们再将这些电视升级成互联网电视的意愿并非那么强烈”。
  其次,政策、隐私及内容安全问题也是一大难点:很多国家对于电视是有严格管制的,而对互联网则相对宽松一些。当这两者结合,制定相关政策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然后是用户收视习惯的改变昆山人才网:一家人在客厅中一起看电视,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交行为,但显然,这是一种“被动式”的后仰体验。而社交电视要求用户更加主动地参与电视互动,这实际上是对用户多年来养成的收视习惯的挑战。 (记者 汪小星 实习生 马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8-20 02:03:07 | 只看该作者
我只是路过,不发表意见




























祛斑产品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9-15 22:08:43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原版英文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9-25 15:45:10 | 只看该作者
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2-21 18:0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4 13:59:08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1-1 10:1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4 05:1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