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名师何虎生点评2010年考研政治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07: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试吧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考试吧视线,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科目的考试今天上午刚刚结束,考试吧联合腾讯教育,考试吧请到了国际关系论坛教育何虎生老师,来给大家点评政治试题。
  何虎生:各位考生大家好。

  考试吧主持人:何老师,您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考试的阅卷情况是怎样的?
  何虎生:就北京的考生,要所有的考卷运到北京来阅卷,这次可能还是北大来阅卷。第二个问题,阅卷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试评,拿出一部分卷子来,统一测试评卷子,可以根据大量的共同的特点确定一个评卷的难度,第三会根据标准答案和考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一个相关联的参考答案,大概是这样的。
  考试吧主持人:针对这份试卷老师给我们整体评价一下,这次的试卷有什么特点?
  何虎生:这次卷子也没看得很全面,大致上浏览了一下,因为我主要是教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老师,对整个的卷子有这么几个感受,第一个感受这个卷子出得非常之好,好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反应了考试学基本的要求,考试是一个科学,不是随意性很大的,要求的第一条要有科学性,就是要正确,我看到目前为止看到的卷面,没有出现卷面错误的现象,这是非常之好,第二个问题总的来讲这个课作为政治理论课是比较的均衡,反应了政治理论课很大的特点,第一个特点使同学们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道德与法律基础,近现代史纲要和其他的政治理论问题,把握同学们的基本的政治方向,第三个考试学的角度,政治课考试基本上是水平考试,能够反应现在大学生对政治课掌握的基本的水平,就专业来讲,我想简单地讲一下,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部分的命题,这个题目出得非常之好,有这么几个好处和优点,第一个优点是它的涵盖面基本上涵盖了这门课的全部的内容,考试不能说重一点轻一点;第二它反应了作为我们这门课作为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特点,近现代史纲要和党史课不一样,要反应左中右三个方面,左,好的方面来讲,好的,这方面内容很多,中,是中间的势力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再一个反应也反应了一些不符合社会前进的力量,这也是非常好,举个例子,比如李大钊,比如说孙中山,共和国建立辛亥革命都是好的内容,中,是中间的力量,抗战时期统一战线基本的政策,团结中间力量,右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战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指国民党政权为什么失败,反应了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很大的特点,第三这门课是一门政治课,不仅是历史课还是政治课,反应了重大的历史主题,历史使命,好比说这次出的非常重要的分析题,通过宋庆龄的口吻讲出了完成和没完成的任务,通过胡Jintao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政治课必须反应的东西。这是三次历史剧变的很大的问题,这个题目出得很好,而且非常具有科学性,又有水平,又涵盖了全面,反应了政治课的特点,我觉得是不错的。
  考试吧主持人:何老师,能不能请您给我们具体地谈一下,针对这份试卷考察哪些知识点,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给大家讲解一下。
  何虎生:我主要是搞近现代史纲要的老师,作为近现代史纲要为什么题出得比较好,有这么几个问题,标准答案我也没见着,第9题,答案应该是李大钊,大家都知道,去年是李大钊诞辰120周年,李大钊是中国***重要的创始人。第10题,仍然是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概相交叉的题,我给大家讲课的时候讲到,要注意复习的方法,要注意毛概和毛邓三和科学发展观和纲要交叉的题,强调的是第二次结合,答案是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什么叫第二次结合,三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十月革命道路,第二层含义要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第三层要走自己的路,这个题是非常之好,即反应了毛**思想反映了近现代史纲要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题出得非常好。
  下面还有几个多选题,有的和近现代史纲要有关系,有的和毛中特有关系,我主要是讲和近现代史纲要有关系的题,多选有好几个项,肯定有一个干扰项在里面,有一个题第26题,第一指导思想的封建性,第二对外具有依赖性,第三是地主阶级的荒谬性,第四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腐朽性,干扰项是腐朽性,民族资产阶级这个时候还没形成,地主阶级的荒谬性,因为中国人探索中国历史前进,近代化的起点就是洋务运动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失败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毛**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根据是什么,这是我多次讲到的毛概和近现代史纲要交叉点的地方,就是马克思中国化初步形成的标志和依据是什么,也就毛**讲的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这是应该全选的,这个题出得很好。
  下面一个问题讲到,皖南事变以后我们中国***粉碎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基本的方针,这是28题,基本方针尽管皖南事变国民党对我们发动的挑衅,我们新四军的军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中国***仍然没有放弃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和策略,这个题应该讲有四个选项,应该是选三个,A、B、D,这是我们的基本的方针。这个题第一个含义反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同学们很可能把第四个选项丢掉,第三个选项是不对的,不能针锋相对寸利必争,这是不对,这反应了对统一战线基本方针的理解,第二反应的中国***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之所以中流砥柱很重要的我们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且维护统一战线,不能以局部的战争和矛盾危害大局,这个反应了抗战作为重要的章节很重要的题目,照顾了几个方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23:2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