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盘点2009研招、院校、专业、奖学金、推免政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05: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国际关系论坛考研
2010年投递你的想象力
盘点2009研招、院校、专业、奖学金、推免政策
        如果说2008年是苦乐参半的一年,2009年更多的则是情绪的纠结。金融危机的千回百转,让楼市股Shi雾里看花,也渐渐漫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经过半年多的沉淀,很多事情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考研,同样不能超脱于事外。
        是的,又到了盘点之时,2009年考研的硝烟尚未散尽,空气中已似乎可以嗅到2010年考研人的焦灼和希冀。刚刚过去的一年(以“考研年”计算)发生了很多变革,这些或大或小的改变让本就迷茫的前路更加浮云弥漫。简单的盘点已经不足以承载拨云见日的重任,我们也需要做些小小的改变。
        希望你即将看到的文字,能够成为帮你冲破迷雾的一缕阳光,以此向2010年考研投递我们的想象力。
就业谜题背后的契机
        终点即为起点,起点即为终点。
        一句话道出了考研之于就业的个中滋味。今天,我们就从这个是为终点的起点说起。
        日前,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了《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行为都产生了明显影响。本次调查中,“想到毕业就忧心忡忡”的比例高达52%,而“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的人群不足9%。值得关注的是,并不是学历越高就业压力就越小,相反,硕士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专科生、本科生和博士生。就此,报告给出的原因是:一方面可能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盲目跟风考研,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硕士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有关,进一步加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感。
        这份报告看得人心里一沉――对于考研,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如果说几年前的就业难催生了非理性的考研大军,如今的就业难正在让考研人恢复理性。
        金融危机的到来让原本日益突出的就业难题愈加难解,从国家出台的“三年百万毕业生见习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就业已经牵动了全社会的心,也读出了事实的严峻性。而对考研人来说,一些正在发生的变革不能不予以关注。
        或许,契机就在其中。
        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2009年4月29日,北京邮电大学与中国三星就“联合培养通信终端技术人才”达成合作,在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开设手机方向,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将进入三星从事手机相关研发工作。5月7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中国惠普公司宣布联合培养IT战略及IT服务管理方向的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简称CIO硕士)。
        首现村官方向研究生。浙江大学是全国首批培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村官方向)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院校之一,学校专门设计了这一方向的培养方案。课程除了有“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外,还包括“村干部领导艺术”、“村级财务管理”、“农产品物流”等应用性很强的特色内容。培养方式采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相结合的方式。
        多项考研加分、保送推免政策出台。贵州日前出台《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意见》,对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毕业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2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加10分;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可免试推荐入读省内院校研究生。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免试推荐入读硕士研究生。此外,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招聘工作也已全面启动,今后凡申报“特岗计划”、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教育专业硕士。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信息是,2009年,我国将中央美术学院等32所高校新增为具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的院校。
        机会从来留给有准备的人。
扩招盛宴刚刚开始?
        2009年,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研究生招生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招。
        数字总是最能直观的说明一切。2007年,研究生报名和录取比例为3.7∶1,2008年为2.7∶1,2009年是2.6∶1。这个数字告诉我们,考研似乎没那么可怕。
        关于这个2.6:1,有必要予以详细说明。2009年全国共124.6万人报考研究生,比2008年增加4%,招生计划为47.5万人,扩招规模达6.4%,录取率约为38%,基本可确保三个考生录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录取比率为近13年来最高。
        当然,这一系列的数据都是宏观的,具体到微观,有的院校或者专业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报录比甚至可以达到50:1。这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对此,本刊将在后文中加以分析。
4月3日,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确定。2009年各专业分数线与2008年对比均持平或下降,只有历史学分数上升。从34所自划线高校分数线来看,大部分院校专业分数线都有所下降,个别专业的分数线降分高达40分。由此带来的震动可想而知,在各大考研论坛,考生和专家们都议论得如火如荼。在某考研网站的“2009考研关键词盘点”中,“降分”名列前茅。一位考生这样评点“降分”:“ 对考研人来说,这是最实际的了。让真正的实力竞争在复试中展开吧!”

        如果说录取分数线的降低是一贴灵,专业硕士的扩招则是需要谨慎服用的处方药。
        从2009年起,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军事硕士、建筑学硕士、兽医硕士、临床医学硕士、会计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除竞赛组织方向)和工程硕士(除项目管理方向)15个专业学位将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
        专业硕士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的确是一大利好消息,只是,具体到单个个体时,就需要考生作出冷静理性的分析,针对自身条件多加考虑,切忌盲目报考。事实证明,以跟风行为获得成功的只有极少数幸运儿。
        2009年出现的13年来最大规模扩招让很多正在备战的考生产生了患得患失的心态,也让很多人燃起了希望。扩招的盛宴伊始,还是前景难测?政策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是,规律性的东西难以改变。研究最近十年来的研究生招生报名和录取比例后,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每年的数字都在浮动,但是基本是在3∶1上下的,也就是说这个录取比例已经常态化。
        2009年是特殊的一年,多项因素促成了如此大规模的扩招。但是,我们知道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就业压力的影响,而短期内,这个难题很难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近一两年应该难以出现大规模“缩招”,扩招仍然是主流趋势。
我们都该有的国际化视野
        高考前,有关“毕业班空巢”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无独有偶,同样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当人民币对外币汇率持续走高,使得出国留学的费用降低。面对国内考研竞争日趋激烈、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入、就业压力加大等现实,一部分大学生也把眼光投向了国外,一股海外读研热潮正悄然兴起。
        当下,国际化视野是不可或缺的,虽然有时多了些迫不得已的味道。
        不光学生有了国际化视野,学校也有。
        据媒体报道,考虑到内地发展迅速及资源丰富,香港大学讨论推出四大发展计划,推进和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四大计划”包括:牙科学院在深圳东湖医院设立教学医院,供本科和研究生实习,增加学生临床实习机会;与深圳大学医学院合作,共建诊疗大楼;2010年起在深圳设虚拟大学城,开设本科及研究生课程;计划在内地设立香港大学分校,招收约2500名本科生及研究生,完成课程后将颁授港大学位等。
        此外,教育部日前表示,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1月设立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生项目。2007年至2011年,计划每年选派5000名研究生留学,其中博士研究生2500人,联合培养博士生2500人。
        走进来和走出去,这是学问和学子的福祉。
        2009年,同样被广大学子所关注的,还有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一种更加贴近国际化的培养方式。
        2009年起,全国50余所高校开始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导师的研究经费和其他有关资金将构成研究生奖励体系,通过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实行新办法后,研究生培养将不再分公费和自费,而实行奖学金制。教育部计划明年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推广到全部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同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对于培养机制的改革,现在还难论是非,毕竟一切才刚刚开始,且人人心中都有个美好的出发点。无论是从长远来看,还是从国际上的既有经验来看,奖学金制的培养机制都是大势所趋。
        你我所需要拥有的,是面对全世界的勇气和心胸。
        2009年的确是纠结的一年,危机四伏让人愁肠百结,却又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如果决心已定,考研是理性和感性的共同抉择,剩下的就是坚持。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你将经历的是一个成长事件。它需要你去创造,需要你去激活,以一颗坦率的心,怀着被改变的渴望去经历。
        有什么比一个人的成长更有价值,更有诱惑力?本期的“独家”栏目将为大家奉上2009年研招、院校、专业、奖学金及保研政策全解析,让我们在2010年一起成长,翘首等待一月的喜悦与美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1 11:56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