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2010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政经篇(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03:1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决策和总体部署,是从全局出发制定的在较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战略步骤、战略重点、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是其基本特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战略突出富强、民主、文明多元化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用一百年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要用几百年走完的历程。
2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A. 科技含量高B. 经济效益好C. 资源消耗低
D. 产值增加快E. 环境污染少   【ABCE】(2004年多选题第26题)。(2)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
A.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B. 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C.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 服务业全面发展 【ABD】(2005年多选题第25题)。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22.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共同富裕,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东部沿海地区要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发展起来,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需顾全这个大局。沿海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它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23.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及意义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的主要工作: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
2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人类生存之本,衣食之源;(2)农产品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重要的原料,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可能为工业和其它部门发展提供剩余劳动力;(4)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成为工业品的重要市场;(5)农产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人物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二要增加农民收入;三要改善农村面貌;四要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新型农民,具体措施有:
A.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B.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
C.发展农村文化事业D.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ABC】(2007年多选题第30题);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25.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此,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为此,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8 20:5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