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谁“戕害”了中国“广大的基础教育”和“高端学术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03:0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戕害”了中国“广大的基础教育”和“高端学术研究”?——就本科生考研问题请教许纪霖先生



张全之



自从《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那篇有失厚道也与实不符的报道之后,以曲阜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二三流院校”的考研问题突然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无数“出身高贵”的学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肆意嘲弄、挖苦这些学校的学生,大有“鸣鼓而攻之”的气势。我作为一位从曲师大毕业并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心里极不愉快。我的学生们处在一个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学校,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果却招致了那么多人的非议,似乎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和中国学术的萎靡与腐败,都是因他们考研而起,他们俨然成为中国教育和中国学术的罪人。但我们应该问一句,近几年媒体披露的一些剽窃、抄袭学术成果的学者教授,他们都是哪个学校毕业的?都出自“二三流院校”吗?因嫖娼而“名扬天下”的经济学院院长也出自“二三流院校”吗?不通过正常考试,就允许一位运动员硕博连读的,又是哪一个学校?为什么不正视现实,而闭上眼睛嘲弄那些“二三流院校”的学生呢?

我的学生们在考研的时候,一不作弊,二不走后门,他们完全凭他们的能力通过了招生学校的考试,结果被认为“惊人的无知”,被认为是“考试机器”,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将名牌大学的导师们置于何地。那些导师们挖苦心思地命题,严格阅卷,最后还有面试,层层选拔、淘汰,最后竟然让一些“惊人无知”的学生考了高分,那这些命题、阅卷、面试的老师都是干什么的?他们出题的目的何在?我承认中国目前的考试制度存在问题,其中缘由我想稍有见识的人都十分清楚,它与所谓“二三流院校”的考研率高低没有任何关系。没有“打老虎”的胆量就应该把嘴闭上,不要拿着弱势群体来说事,更不必靠糟蹋别人来显示自己的高贵。我的学生们考研合法、合情、合理,他们无需对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负责,更无需为“高端学术研究”的堕落负责。本来这些问题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来辩论,但让我吃惊的是,我一向尊重的许纪霖先生,也“理直气壮”地声讨起这些“二三流院校”来了,这着实让我吃惊。我过去一直认为许先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人文知识分子之一,他有良知,捍卫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但现在看来我是错了。不管是白天鹅还是鸭子,只要敢在人前翘起尾巴炫耀自己的华贵,那么尾巴下面露出来的都是一样的东西。

许先生的观点已经得到郭宇宽先生的批评和纠正(见《令人失望的许纪霖 ——兼论大学要有大情怀》),使我感到这个社会还是有人能够主持公道的。郭文发表后,许先生对“个别词句真的在客观上无意伤害了某些读者敏感的自尊的话,我依然愿意表达我真诚的歉意。”(见许纪霖《不合理的应试教育为什么被合理化了?》)但许先生的“歉意”不能使我满足,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伤害了“某些读者敏感在自尊”,而在于他毫无根据地得出了一些带有污蔑性的结论。被郭宇宽先生批驳过的观点,我在这里不想重复,只想就许先生两个未引起人们注意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许先生认为,“那些考研基地出身的研究生们,除了笔试成绩比较理想外,在面试及以后的学习之中,大多在知识训练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且对专业缺乏起码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像许多出国的中国留学生一样,只是抱着一个移民的美丽梦想,通过读研这一敲门砖,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见许纪霖《考研为何重蹈高考覆辙》)我不知道许先生此言是否有事实依据。他的意思是所有“考研基地”(这句话本身就有污蔑性,这里暂时借用)出来的学生都如此不堪呢,还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说是全部,那就是污蔑。据我所知,很多有硕士点的院校的导师们,对从我校考去的研究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的学生在与出身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同学一起学习时,并没有普遍表现出劣势,恰恰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十分优秀的,已经有很多人在不同的学术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华东师大历史专业的情况我不清楚,但许先生不妨到中文专业调查一些,我们很多学生在那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是不是都“惊人的无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从来没有只重视考研的几门课程,而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开设所有基础课程和大量选修课,每年还从全国各地邀请几十位知名学者前来演讲,以提高我们的办学层次。我在文学院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感觉到我们是在搞应试教育,更没有根据考研率来奖励老师和学生的事。但许先生却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不实报道否定我们这类学校的贡献,并以出身论才学,实在让人感到吃惊。许先生不仅批评了从“二三流院校”到名牌大学读研究生的同学,还对出国留学的中国人极为不满,认为他们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学术理想和激QING,那依许先生看来,中国学术的发展靠什么样的人呢?看来只有像许先生这种出身名牌,而又不去外国留学的“贵族”了,如此“自我表扬”,怎能不让人感到齿冷?


二,许先生还指出,“这些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上游还是下走,都将应试的恶种带到各处。它所戕害的,不仅是广大的基础教育,而且也是高端的学术研究。 ”(《考研为何重蹈高考覆辙》)这可是个不小的罪名,初看这句话,我感到诚惶诚恐——原来十几年来,我在“二三流院校”辛辛苦苦的工作,只是在散布应试的“恶种”,是在戕害“广大的基础教育”和“高端的学术研究”,真是罪该万死!呜呼,许先生,我惟一感到庆幸的是,你还没有掌握中国教育的大权,否则像曲阜师大这样的“二三流院校”恐怕就要受到审判和制裁了,如此“祸教育殃学术”,不严厉惩处,怎能平息许先生心中的怒气?但我告诉你,许先生,你错了。中国应试教育的“恶种”不是我们培育的,也不是我们散播的,中国基础教育的诸种弊端,也与我们无关,中国“高端学术研究”中的种种丑闻,也不是我们制造的。祸根就在那里摆着,只要不是傻子,谁都看得见,与我们考研有什么关系?难道我们不考研,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端学术研究”就会变得更好吗?我们学校固然比许先生的“名牌大学”条件差一些,这里学者的水平也赶不上许先生,但我们很清楚,我们无需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弊端和中国“高端学术研究”的丑陋负责。如果说中国“高端学术研究”真的出了问题,倒应该首先问责于像许先生这样身处名牌院校从事“高端学术研究”的人,是你们而不是我们把持着“高端学术”领域。我们到你们那里求学,虚心向你们求教,尚且遭受这样的戏弄,我们有什么能力去“戕害”“高端学术研究”呢?

**时期的“血统论”,已变得臭名昭著,但没想到在教育界竟仍如此猖獗。这使我想起1998年我到某名牌的大学访学时的情景了。当时我和许多访学、进修的同学去参加硕士生的一个讨论课,因为这个课是我访学的导师要求我们参加的,要不我们也不敢冒然“蹭”课。在讨论过程中,那些“正规军”们坐在一起侃侃而谈,但当我们这些访学和进修的人们开口说话时,总是传出阵阵哄笑声,甚至有一位老兄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哄笑声打断。现在我读着许先生的文章,耳边又响起那刺耳的笑声。当年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因为成绩稍稍出色,就遭受周围同学的嘲笑,幸好那时还没有应试教育这个词,否则鲁迅也该被人认为是传播应试教育的“恶种”了。历史竟然如此惊人的相似!

我不了解许纪霖先生的求学经历,大概也是北大这样的名牌院校毕业的吧,但我不知道他是如何进入名牌大学读书的。是靠能力取得了免试入学的资格,还是靠分数正式考入的?如果是经过应试教育考入的,那你为什么就不能忍受别人以同样的方式进入这些大学深造呢?难道“许先生考得,我们就考不得”?路翎《财主的儿女们》中有一句话,大意是说,有一些人,自己刚变了大头苍蝇,就开始嘲笑蛆虫,真是一个准确的比喻,不知许先生看到这句话后有何感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8 17:4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