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舆论疯传政策有变 引爆岁末车市抢购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7 20:3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车市在饱尝了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和“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甜头后,即将面临政策退市后带来的考验。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负责人日前明确表示,2011年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将被取消。此外,关于汽车下乡优惠、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或缩水或取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表示,优惠政策是为应对金融危机对车市造成的不利影响而出台的,现在国内汽车消费刚性需求与潜力逐步提升,促使今年汽车销量大幅增长,说明这个政策的任务已经完成。
  政策甜头喂饱车市
  2009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支持汽车产业发展,今年销量有望达到1800万辆,其中1.6L以下乘用车受益最多。据中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1.6L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品种销量达到719.55万辆,市场比重为70%;尽管在2010年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幅度缩小,但2010年1-9月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仍占到乘用车总量比重的68.24%。
  “从这些数据来看,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今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整体步入了可持续状态,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分析说。
  财政部网站上的信息显示,今年前九个月我国财政收入中,车辆购置税完成1264.05亿元,同比增加445.98亿元,增长54.5%,这主要是受汽车销量较快增长和今年起对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由减按5%调至减按7.5%征收车辆购置税的影响。此外,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直接拉动农村汽车摩托车消费超过1100亿元。“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以及‘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效应不仅拉动农村、城乡接合部等地汽车市场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结构调整的效果,且促进了社会向低排放、节油的方向转型。”董扬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
  多方期待后续新政
  针对明年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优惠政策以及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即将退市,董扬建议,在中央“调结构、转方式”的思路下,为汽车产业调结构做出很大贡献的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应延长,不宜明年退出市场;或者在明年优惠政策退市之前,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替代政策,以调结构促汽车产业节能减排。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分会会长苏晖也表示,考虑到中国汽车销量已经领涨全球,接下来中国将步入汽车结构调整的新时期,未来政策方向或将从刺激转向引导。
  国内一些自主品牌企业也很关注汽车优惠政策能否在明年得到延续的问题。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明年汽车优惠政策取消,这对我国的自主品牌车型来说是很大的损失。“相对于一辆几万元的小车,即便是优惠一两千元也是很大的实惠。”多家销售自主品牌车型的4S店负责人表示,希望这一优惠政策能够得到延续,以便保持我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后市面临压力
  可以预见的是,本轮刺激政策的退市,对明年汽车市场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认为,如果优惠政策按期终止的话,将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11、12月可能会出现政策末尾效应,部分消费者会将购车计划提至年底;另一方面,优惠政策的退出对明年的整个汽车消费市场来说是不利的,估计将导致减少十几万至几十万辆的汽车消费。
  国泰君安汽车产业资深分析师张欣认为,随着道路越来越拥堵,一些城市正在酝酿限制汽车的使用率,这种限制以及越来越拥堵的用车环境,促使消费者重新审视购车的必要性。加上明年优惠政策的取消,将会导致市场销量不景气。”他表示。
  张欣同时分析,优惠政策退市,行业利润率或将由此出现拐点,“在汽车价格稳定的情况下,行业毛利率波动较小。销量增长不理想的情况下,产能利用率会下滑,同时原材料价格上升压力大,明年行业毛利率预计稳中略降。”
(责任编辑:田瑛)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06:1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