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港媒:十二五港深可共建“零关税”开发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6 10:5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文汇报》日前发表文章,题为《十二五与香港发展:“十二五”港深可共建“零关税”开发区》,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杨孙西。文章摘编如下:

  香港和深圳在河套区共建“零关税”开发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群,必将带动起相关行业的发展,亦可大量容纳两地大专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两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因此,香港和深圳在边界河套区共建“零关税”开发区,既可推动港深两地的经济转型,又有利于促进与内地的经济融合,使之迈上新台阶。

  据专家分析,“十二五规划”实行期间,既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这个时期,要兼顾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重化工和低碳经济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同时,城市化进程提速,也会促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并形成若干个有独特优势的高端制造产业群。当前,世界上已经涌现出一批工业强国,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在企业技术、市场和产业等方面具有全面强势的一流工业强国;二是整体处于优势,同时局部强势明显的工业强国;三是局部强势非常突出的工业强国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工业强国,都拥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和资源整合能力强的高端制造产业群。

  业界人士指出,如果香港和深圳能够联手在边界河套区共建“零关税”开发区,重点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将有望形成我国具有独特优势的高端制造产业群,并可建成环境优美的住宅区和繁华的商业区。事实上,多年来,关于如何开发港深边界河套区,香港社会各界已提出不少建议。由于该区域地理位置特殊,故可采用香港的法律;两地人士或海外旅客进出该区域较方便,可以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有利于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藉此,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旨在抛砖引玉。

  第一,港深共建“零关税”开发区有必要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资料,位于港深边界地区的面积达2800公顷,但可供发展的主要是3块地:即因整治深圳河出现的落马洲河套区、深圳河东部走廊落脚点的香园围,以及罗湖以东的缸瓦甫。其中,落马洲河套区占地约99公顷,最大优势是邻近落马洲管制站、落马洲铁路支线和深圳商业中心。显而易见,在港深边界的河套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群,还可充分发挥港深边界的地理优势,在该区域内提供香港的法律和会计服务;又可在区内根据双方协商后,按比例聘请内地和香港的管理、高技术人才和劳工。这些独特优势,无疑对外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长期以来,香港未能解决经济单一化和产业空洞化的问题,经济转型迟迟未见成效,这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香港和深圳在河套区共建“零关税”开发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群,必将带动起相关行业的发展,亦可大量容纳两地大专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两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因此,香港和深圳在边界河套区共建“零关税”开发区,既可推动港深两地的经济转型,又有利于促进与内地的经济融合,使之迈上新台阶。



  第二,港深共建“零关税”开发区是可行的

  众所周知,内地的科研人才储备丰富,人力资源庞大,又是一个资源大国,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在造船、航空、钢铁、石化和煤炭等领域的发展历史悠久。特别是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举措,并确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第三步棋”,即重振东北工业,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近年来,毗邻香港的深圳特区和内地不少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大有发展。香港可以运用自己在资本和市场推广方面的优势,结合内地在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储备与研发实力,共同开发最新科技,并将其快速产业化。当然,由于核心科技的相对封闭性以及其他一些障碍,香港要借助内地的高新科技实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说易行难。但是,有中央的统筹协调和内地研发单位的大力支持,港深两地通力合作,在边界河套区共建“零关税”开发区是可行的。

  第三,关于共建“零关税”开发区的五点建议

  (1)建议由中央统一协调部署,促成香港和深圳在边界河套区共建“零关税”开发区,重点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群。

  (2)建议中央从计划推进的重大专项中,选择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关项目,在港深河套区落户。这样将有效地消除外商顾虑,从而提高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与内地企业合作的成功率。

  (3)建议在港深共建的“零关税”开发区,实行香港知识产权制度。因为香港的知识产权立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有一个庞大的海关知识产权执法队伍,负责全港的知识产权执法。

  (4)建议在该区域内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免收企业利得税和个人薪俸税。同时,区内在职人员的薪俸应参照香港同行业的标准,并享受香港市民和内地国民的双重待遇。

  (5)建议香港特区政府重新修改和制订新型工业政策,对于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人才、厂房租金和进口设备等方面予以相应优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 04:1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