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港媒:朝鲜新危机蕴含中美合作的新契机 [打印本页]

作者: 影音王    时间: 2010-11-26 10:47
标题: 港媒:朝鲜新危机蕴含中美合作的新契机


2010年11月4日数字全球公司拍摄的朝鲜宁边核设施卫星图片。


  中评社香港11月25日电/美国《世界日报》11月24日载文《朝鲜新危机蕴含中美合作的新契机》,摘要如下:

  北约峰会结束之后,美国将在亚洲逐步建立新的安全保障机制,从传统上说,与日本磋商建立新的战略目标,显然是题中之议。在东京峰会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日本首相菅直人已经初步谈及此事,部长级的事务性会谈12月就会展开,明年初就会有结论。国际舆论认为,美日新战略目标,一定是针对中国,在某种意义上说,对华政策是新美日安保共识的重中之重。

  其实,美国在寻找区域合作的主要伙伴时,日本已经不在第一位的排名序列上,中国早就脱颖而出,因为在经济上,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力超越了日本,第二,在朝鲜缅甸等热点议题上,日本基本上没有说话的余地,而中国则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是,今年以来,中美互动因为货币政策争端和贸易逆差出现紧张对峙,再加上其他因素,竟然形成了某种军事较量的出现,使地缘政治形势大幅倒退。双方虽然也想克制对话,但始终找不到突破点。中美两国在平行线上移动,没有交集。

  但是,形势比人强。如今,一个绝佳的机会出现了,那就是朝核危机的新进展。



  史丹福大学国际核安全合作中心所长赫克尔(Siegfried Hecker)透露,他在11月参观朝鲜一个现代化新铀浓缩设备的,并被告知该设备已经开始生产低级别铀,但是无法证明是否设备已经完全运行。消息披露后,美国和全球同感震惊。白宫立刻派遣特使波斯华兹走访韩国、中国、日本,商量应因之道。

  一般来说,美国应该发表强硬声明,谴责平壤行径。但是,吊诡的是,美国特使在去北京前,在韩国表示,这是一个“不幸”的发展,但是尚未酿成一场危机,与美国特使相呼应,韩国外长也刻意淡化朝鲜浓缩铀项目。对此,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美国韩国吸取了“天安号”事件的教训,在没有想好具体的行动对策时,不要先强硬表态,最后弄得自己下不了台;另一种解读是,先不要把事情弄僵,引发平壤得对峙,而是跟北京好好磋商,让北京介入施压,发挥影响力的转圜空间。事实上,后一种解读更加符合逻辑。

  朝鲜在这个时刻故意曝光浓缩铀项目,一方面是转移“王储”金正恩在国内进行政治清洗的国际注意力,同时也给金正恩树威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增加与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但是,这个新危机的出现,给了北京相当大的机遇。首先,美国特使前往北京寻求中国支持的时候,中国正可以告诉华盛顿,不要在未来的美日新战略目标磋商中,将中国视为第一假想敌,造成亚洲地区的新冷战;其次,让美国知道,如果没有中国发挥地缘大国的影响力,美国回归亚洲就会危机重重,荆棘满地;第三,抓住时机,与美国磋商,如何建立以美中两国为主导的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东北亚、东南亚的集体安全。

  中国要防止美国及其盟国在亚洲扩展“北约”那一套,那对中国极为不利,中国不是亚洲的“俄罗斯”,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要求中国成为亚洲各方能够接受的领袖,而不是拉帮结派,尤其是只抓住朝鲜、缅甸这样不那么得人心的“极少数派”。换句话说,中国不要再纠缠在“睦邻”政策这样的小视野里,更不要被“鲜血凝成的友谊”之类的老套绑住手脚,相反,要迅速建构中国自己的“亚洲战略”,这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中国“亚洲战略路”的前提,就是理清与美国亚洲战略的契合点以及潜在的冲突,磋商建立双方可以接受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纲举目张”,处理好与日本的关系,与朝鲜的关系等。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