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改善党的领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5 22:1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0年来,中国***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统一了中国,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重新确立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繁荣,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为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中国***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在决策方面也出现过一些重大失误。例如,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以及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这些失误给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党内外、学术界有过很多探讨。其中有些问题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有的要点已被吸收到《中国***党章》之中。概括起来改善党的领导的要点如下:
一、党在决策方面需要全面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党的组织与国家行政、立法、司法等机关的关系方面,党必须严格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三、党的各级干部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
以上这些改善党的领导的要点,是在80年代**十三大前后就确定下来的。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党的领导有了很大的改善。最突出的就是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但是在其他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迅速的发展变化,不断产生出一些新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善党的领导需要更多、更新的内容。


第四章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一、        世界近代历史中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既包括整套学说,也包括将这些学说附诸实践的政治运动。在社会主义早期,学说方面占有突出地位。但在后期,运动的重要性大大地超过学说。社会主义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一种精确的信条能为现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形形色色的信奉者所一致赞同。
早期社会主义。尽管在探索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时,可以一直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认为:“民主制是国家制度的低级形式,贵族共和国才是理想制度。在理想国里,除奴隶外,自由公民分为三个等级:有智慧的人{哲学家}统治一切;勇敢的人{勇士}保卫国家;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农民、手工业者}则以节制其欲望为美德。为巩固前两个等级的力量,要对他们施行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并实行共同私有制和公妻制度。)和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全称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1516年以拉丁文出版。Utopia一词既指福地乐土,又指乌有之乡。在《乌托邦》的第一卷中,莫尔描写了基督教的欧洲怎样被各种私利和对财富和权力的贪欲弄得四分五裂。在第二卷中他描述了一个各种制度和政策完全受理性支配的异教徒的共产主义的城邦,同基督教欧洲的非理性的政治制度作了鲜明的对比。他的论点是,共产主义是根治私人生活公共生活中的利己主义的唯一良药。他还认为邪恶只能缓解,不能根治,因为人的本性总会犯错误的。)以及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大量的空想主义的著作。但实际上,作为近代社会主义根源的是,反对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些思想家的思想。这些思想家批判他们所认为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作为这种生产方式基础的不受控制的自由竟争。他们设想将来人民群众会从资本家手中夺取支配生产资料和管理政府的权力。虽然19世纪和20世纪自称是社会主义者的绝大多数人有这种共同的思想,但对于这方面更加具体的看法,他们却是不一致的。一些人认为,只有把生产资料全部收归国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另一些人则只要求有选择的把关键性的工业部门收归国有,而对其余部门保留有控制的私人占有。一些社会主义者坚持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导和指令性经济;另一些人则主张实行“市场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指导下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一词被大量地使用甚至滥用。1845年恩格斯曾说,很多德国人的社会主义是不明确的,而且是无法明确的模模糊糊的幻想。后来社会主义一词更成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口头禅。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在19世纪70年代曾将一切主张社会主义的组织取缔,但几年后却又宣布“国家必须将社会主义更多地引进我们的帝国”。在一次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些保守党人、法西斯分子和各种极权主义独*者也常常声称他们在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综观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所有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思想都可以说是一些支流。在19世纪后半页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传统的强大主流。马克思具有综合的才能,他把德国的唯心主义和英国的政治经济学融合起来。他与其他思想家不同的是,强调生产力归根结底是历史运动的决定因素。马克思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以区别于那些被他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他的不同的信徒,可以援引他的著作中的章节来支持完全相反的政治观点。例如,在19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前期,马克思曾经断言,只有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导致工人阶级的解放。而到了60年代后期,他的观点已大为缓和。1867年英国给上层工人以选举权的第二次改革法案颁布之后,马克思在英国写的著作就提到了英国想社会主义和平演变的可能性。
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之后,社会主义史变成主要是各个国家的运动史。1889年成立的第二国际反映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变化。此外,还有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费边主义、工团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在19世纪的俄国,占主流地位的是民粹主义。(民粹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至70年代的俄国,他们提出“到民间去”的口号,寄希望于农民。主张发动农民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地主统治。他们否认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只要发展村社就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并主张采取个人恐怖手段。在哲学上民粹主义强调偶然性,认为历史没有什么必然规律可以遵循。代表人物是拉甫洛夫。)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抨击了民粹主义,他认为,在俄国工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列宁则更进一步主张对革命抱有更富于战斗性的精神。
在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发生了社会党人和共产党人的***。共产党人谴责社会党的领袖们是社会主义的叛徒,认为他们在客观上帮助资本主义制度维持下去。社会党人则谴责共产党人背叛了民主社会主义传统,批判苏维埃国家的独*性质。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陷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一些农业社会和落后国家,新的社会主义得到迅速传播,虽然“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向认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发达工业国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政权,从极权主义的一党专政国家到军事独*制度,都宣布自己在实行社会主义。与此同时,西欧的社会主义者则正在放弃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而转向福利国家。全世界千百万人都信奉社会主义理想,即建立全面计划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平等、民主、友爱的社会。但体现这个理想的政治运动却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它早期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形象在前苏联受到了损伤,以后又由于各种极权主义都盗用社会主义的名义而遭到进一步削弱。在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已经被等同于扩大社会保险和福利国家等其他措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03:2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