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网记者朱盈库11月21日报道,近期,关于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出现动摇的言论在全球市场弥漫,有分析师则认为人民币未来可能取代美元的标准货币地位。中国政府高级官员19日表示,中国无意以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但希望美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还要本着负责任的方式,关照其它国家的利益。
据美国《侨报》19日报道,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前驻英大使查培新19日在华盛顿与美国媒体座谈时强调,中国决心进一步改革汇率制度,使得汇率能更好地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但他说,中国担心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会困扰企业,所以中国的目标是保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这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利。
美联储于11月3日推出了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承诺在2011年第二季前进一步购买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每月购买量约为750亿美元,并在需要时按照新的信息做出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的目标。
该决定一出,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各国政府纷纷指责美联储此举“不负责任”,一些专家甚至就此认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将时日无多,全球货币体系****几成定局。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19日在德国批评人民币低估并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辩护。查培新就此回应说,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因此美联储在制定政策时不能只顾自己的需要,还要关照其它国家的利益,这才是负责任的方式。查培新补充道,虽然美国近期经济政策在全球市场上一度引起轩然大波,但美元作为全球标准货币的地位仍将维持下去。
谈到中国企业来美投资遇到的障碍,查培新说,中资企业是有所担忧,第一是担心经济问题在美国很容易被政治化,担心自己可能因为任何问题成为“替罪羊”;第二是担心美国保护主义情绪抬头,美方经常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限制中资企业。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环球网()相关阅读:
2010.11.19
2010.11.18
2010.11.17
2010.11.17
2010.11.17
2010.11.17
2010.11.16
2010.1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