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朝鲜日报》9日发表文章,题为《民间主导经济发威 印度有望超越中国》,作者为记者裴成奎。文章摘编如下:
印度经济最近的增长势头非常强劲。即使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印度经济也分别于2008年和去年实现了6.7%和7.4%的增长。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达8.6%和8.8%.
摩根士丹利预测,印度将从2013年开始保持9-10%的增长趋势,在增长率方面超过8%左右的中国。当然,印度的经济规模还只是中国的四分之一。但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IC)预测,印度的经济规模将从2015年开始,平均每隔5年超越一个国家,陆续超越意大利、法国、德国和日本。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购买力平价指数(PPP)为准,去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继美国、中国、日本之后列全球第四位。
印度经济属于民间主导型经济,和中国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形成鲜明对比。印度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没有遭受重创,继续疾驰,也是得益于以民间消费等内需领域为中心的经济结构。印度民间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高达60%,而出口仅占15%.因此甚至有言论称“对印度来说,没有全球金融危机这回事”。
印度民间消费增加是因为年轻中产阶层的购买力提高和消费方式高级化。印度中产阶层在2008年已超过2亿,有望于2015年超过3亿。这种年轻、积极的消费群体还被称为“spend bug”。
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印度企业也是带动增长的重要因素。塔塔、Reliance、Infosys等集团已经走出印度,成长为跨国企业。
记者走访的印度企业无一例外地具备尖端和环保设施,同时还具备卓越的人才管理和福利体系。这和墙外的“不发达国家印度”完全不同。为了解决基础设施落后问题,这些企业自己配备了紧急发电机、污水处理厂和通勤车。有人评价说“印度这个国家虽然弱,但印度企业很强大”,这也是出于上述原因。
印度商业人士表示:“现在的印度不再是行动缓慢的大象,印度将成为行动矫健的孟加拉虎。”印度人自信地说:“像老虎一样腾起,不久后将赶上龙(中国)。”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前,美国总统奥巴马5日访问印度商定加强双方合作,也体现出印度的经济地位。
当然印度经济的未来存在一些隐患。印度的基础设施薄弱,前往5公里的地方需要1小时,建工厂要盖数百个章,业务系统复杂,开一个证明也要交加急费,腐败严重。政商勾结对商业造成致命打击。如果让企业家“在印度和中国之间选一个做事业的国家”,十有八九会选择中国。
制造业基础差也是问题。金融、建筑、贸易、旅游等服务产业占GDP的60%,而制造业的比重仅占16%。这与制造业强国中国形成鲜明对比。孟买国际税收委员会主席多什(Doshi)表示:“政府政策缺乏一贯性,随时更改,这是阻碍企业投资的主要因素。”
但即便如此,在印度见到的企业家大多表示:“印度经济未来一片光明。”因为印度拥有优秀的人力资源和众多专业人才。印度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