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宁远:“池子”与长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0 11:3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外汇管制本来就是长城时代的思路,这样的针对热钱的“池子”无非是多一个嘉峪关或者八达岭的一处关隘而已。但多这样一处关隘,就能打胜仗吗?连精当的防守都未必。
  在北京举行的首届财新峰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对举世关注的中国汇率问题发表了改革意见,在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农产品对如何处理“热钱”的问题上,他说出了一个文学比喻“池子”。他认为“中国目前外汇体制对资本项目有管理,不正常资本项目的流入要么进不来,要么绕道而行。在绕道的过程中有管理措施控制。还有一个措施就是在总量上进行对冲,如果短期的投资性资金进来的话,将其放到池子里而不进入整个实体经济,等其撤退的时候让其从池子里流出,这在宏观上可以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这个“池子”的比喻,对中国管理外汇的体制来说,的确有那么点形象。这好比是在说钱有好有坏,来真实投资的钱,来和中国做正常国际贸易的钱,是欢迎其前来中国的,是可以让其加入中国经济循环的。但那些投机性的钱,尤其是牟取短期利益的钱,虽然防不胜防(他自己在发言之中也承认),却是要管着的。
  但这个“池子”比喻是不是很准确、很有把握,却不好下结论。钱本身是不会写上自己是好是坏的,而拥有钱的人却各有各的投资偏好。以外汇管制处理货币为目的的制度,最终来区分钱背后的人的性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不仅有管理成本的问题——管制制度成本造成套利投机必然存在;还有任意放大管制范围的问题,即从单纯外汇处理,变成了判断何种人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有利。而这容易成为政治问题,不是经济和商业问题。
  中国的外汇制度不是今天形成的,也不是明天早上就可以改掉的。它有优点,但肯定也有缺点。它的优点,是始终能够把外汇制度变革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但这种优点,最大的问题恰恰是要考验管制人的执行能力,否则主动权在手,就非常可能变成对时机变化反应的颟顸。而在这种优势在手的时候,谈做一个“池子”,把坏钱放进去,再赶出去,这在能干的人手里可以胜券在握。但即使是胜券在握,也无非是一场防守,如古代的长城有时的确可以成功阻挡草原民族的骑兵。
  而若做这个“池子”的人,对世界资本的潮流并不熟稔,只习惯管制的行政手段,那将如何呢?即便是长城最终也没有防住铁骑南下。若用经济史的例子来说,那就是茶叶、丝绸和瓷器换来的白银顺差,变成买入鸦片导致的白银外流。
  也就是说,即使在目前制度优势的情况下,风险都很巨大。想出“池子”这样的招数,就文学语言而言,妙者妙也,了却未了。中国的外汇管制本来就是长城时代的思路,这样的针对热钱的“池子”无非是多一个嘉峪关或者八达岭的一处关隘而已。但多这样一处关隘,就能打胜仗吗?连精当的防守都未必。
  就拿热钱来说,有多少是从地下钱庄这样的渠道进来的。这些地下钱庄,与其说违法,与其说是防不胜防管制不了,不如说因为你有了强大的管制,才产生的市场需要。单凭这一条,说多做不少“池子”——哪怕各种货币种类的“池子”,各种投资偏好、各种投机分子的“池子”,还不如说你有多少“池子”,人家就会养出不同的鱼儿来游进中国的经济。但这样的鱼儿可能并不感兴趣中国的实体经济,因为中国制造是世界上有名吃力不讨好、赚不到大钱的循环。它们总是游进资产价格膨胀迅速的地方,比如股Shi、比如房市、比如能源、比如矿产、比如农产品……总之,“池子”的比喻,更像汇改渐进合情,却找不到合理办法的气短。
  其实渐进式的汇改,就是一个逐渐打开大门欢迎全球现金来中国的过程。这没有什么可以羞涩的,也不必把自己分别热钱的本事看得很高。只要渐进,我们就可以说我先准备着三桌饭,招待30个人;过段时间,我们开百桌以上的大PARTY,招待全球来宾。如此,才像过日子,而且是那种日渐红火的日子——虽然这个比喻,不是那么神秘有妙趣,但所有的经济循环说到底还不是想过日渐红火的日子吗?就此而言,我们的渐进汇改,其实就是一个欢迎全球现金逐渐来做客的过程,而不是看到管制漏洞,按住葫芦却起了瓢的过程。
  
()
中国经济时报
1376粉丝
关注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次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3: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