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MF投票权中国将排第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7 11:3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称份额和投票权改革是动态过程
   据新华社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在华盛顿时间5日宣布,IMF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目前的3.65%升至6.07%,超越德、法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高新兴、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在该组织中的话语权扩大。
   IMF65年来最重要改革
   卡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IMF此轮份额改革完成后,将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超过6%份额,从而更好体现该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美国、日本、“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4个欧洲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将成为进入IMF份额前十位之列的经济体。
   卡恩说,这是IMF成立65年来最重要的治理改革方案,也是针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份额转移方案。欧洲国家将在IMF执行董事会让出两个席位,以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执行董事会的代表性。
   卡恩表示,IMF份额和投票权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鉴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目前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其有可能在IMF下一轮份额和投票权改革中得到更多话语权。
   中方称增加份额合情理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5日表示,份额改革实际上是要如实反映国际经济格局,因为份额分配情况早已落后于现实,为中国增加份额要求合情合理。
   上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达成“协议”。IMF将在2012年之前向包括新兴国家在内代表性不足的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
   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将于本月11日至12日举行。
   ■ 解读
   IMF基本格局没有改变
   专家称份额调整系动态改革,亦可能因不达要求被降级
   本报讯 (记者沈玮青)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昨日表示,虽然此次IMF的份额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6个百分点,但由于美国的投票权仍占绝对优势,IMF基本格局没有改变。
   “份额调整未来将持续”
   刘元春称,虽然中国的投票权从目前的3.65%升至6.07%,但由于IMF的投票机制所限,中国并没有否决权。IMF规定,重大议题投票需要85%以上赞成票才能通过,而美国现享有17.09%的份额,因此具有绝对否决权。从目前来看,美国在IMF的主导地位没有变化。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IMF的此次调整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增强,另一方面也和西方国家遭受危机影响有关。她表示,此举显示了IMF对中国经济发展持肯定态度。
   她介绍,IMF总裁卡恩表态称,份额调整“是一个动态性的改革”,如果中国经济未来不能达到份额所需要求,就可能被降级。目前中国经济“有增速无存量”,和美日差距较大。谭雅玲认为,世界不能给中国施加太大压力,同时中国应清醒认识到自身问题,多层面看待份额提升。
   “责任与汇率不挂钩”
   权利与责任并行。有媒体称,中国得到更多代表权,同时表明中国对全球经济承担责任增加。报道指出,这种责任提升与人民币升值挂钩。
   对此,刘元春表示,份额上升对中国货币政策取向带来压力,且IMF确有相关条款制裁汇率操纵国,但至今没有对中国动用。另外,份额提高并不表明中国就需要按照西方国家的要求行事,同时中国需要阐明立场,防止发达国家借机就汇率问题做文章。
   “份额增加并非施压”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则表示,10月23日闭幕的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各国已就汇率问题达成一致,承诺将“克制本国货币竞争性贬值”,绝不打所谓的“汇率战争”。所以,他不认为此次IMF中国份额提高是对汇率问题施压。
   庄健称,此次IMF改革,中国面临的责任无法回避。中国未来首先要发展好国内经济,这是根本性的基础。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 19:07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