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茅于轼称经适房政策错误 开办民营银行可降房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7 11:2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廉租房可以不建厕所”,“为穷人办事,为富人说话”,“18亿亩土地红线完全没有必要”,“经济适用房是富人搭了穷人的便车”……近年来,茅于轼的每次发言,都会激起强烈的争议,有些人,甚至“逢茅必骂”。10月27日,82岁的茅于轼来到西北政法大学,以一个经济学家的智慧再次感染了古城年轻的学子们。本报记者专访了这位耄耋之年的经济学家。
  “我不怕骂”
  再过3个月,茅于轼就82岁了。
  虽已是耄耋高龄,这位著名经济学家仍不辞舟车劳顿,以老迈之躯奔走中国。他有强烈的紧迫感,只想更多地言说。而他独立思考所成的观点,在他看来虽不过说出了“常识”,却往往惊世骇俗,不仅官方不喜欢,大众往往也报以谩骂。
  还好,理性的声音并未完全淹没于情绪化的谩骂中。他说,如今每天都能收到上百封邮件,其中有十多封,都是来信和他探讨问题的。也有反对者,曾写下6万字的长文,来反驳他的观点。
  于温和的茅于轼而言,欣慰的是,经过这么多年,愿意理性而真诚地探讨问题的人毕竟在增加。而在缺乏理性对话平台的现实中,网络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十分重视自己的博客,每天的工作之一,是自己打字,写下或长或短的博文。
  多说“自己知道的真话”
  10月27日晚,在西北政法大学的阶梯教室里,茅于轼再次以一个经济学家的智慧,颠覆学生们以往从课本上获得的“知识”。
  “并不是劳动创造财富,而是交换创造财富。”“不存在等价交换。道理很简单。如果是等价的,人们为什么要交换?”在这场名为“财富是怎么创造和分配的”讲座中,他娓娓而谈。
  “过去我们都是以国为本,现在应该是以人为本,教育也一样。在过去,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其实也就是培养工具。事实上,教育的目的是人,教育应该是教会你如何享受人生,也帮助别人享受人生,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于他而言,时日紧迫,而真理就以“常识”的面目停留在那里。他的心愿只是,多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真话”。
  长风衣,深蓝色围巾,这位老南京的名门之后(父亲茅以新是建筑专家,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家),看上去依然风度儒雅,目光宁静。
  “他呀,年轻时没现在帅!如今老了,牙掉了,反而帅了。我说他呀,现在牙掉了,没有把门的了,啥都敢说了。”夫人赵燕玲在一旁说。
  “那么多人骂我,主要是因为我说了为穷人办事,为富人说话。”
  2007年,茅于轼痛感为穷人说话的人多,但为他们办事的人却极少。而另外一些人痛骂着富人,却在积极为富人办事。
  “为穷人说话,不管说对说错,都占据着道义上的制高点,总之是高尚的。但不幸的是,许多这样的人,却没有为穷人办事,而是积极地去为富人办事。”他说。为此,他写下那篇招致许多谩骂的文章《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
  “为富人做事是有酬劳的,所以大多数人愿意为富人做事。结果是许多人为富人做事,为穷人说话;很少人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这样一个社会是很不正常的,是容易出问题的。所以我要反其道而行之。”他写道:“一个社会,只有保护了富人,才能保护穷人,鼓励穷人去变成富人。”
  但“为富人说话”还是刺痛了许多人,为他招来了非常恶毒的谩骂,还有人骂他是为利益集团代言。
  “为穷人做事”
  他没有时间去反驳,他要腾出时间来为穷人做事。1993年,他自筹资金,在山西开办小额贷款项目。一开始,是这个村庄有几个他资助的孩子,后来是村里的老师写信给他,诉说农村贷款的不易。他由此萌生了办一个“穷人的银行”的心愿。
  他开设在山西永济的这个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分两部分,农民贷款用于求学、看病的,没有利息,按时归还即可。而用于生产、外出打工的,则要付利息。多年下来,运作良好,借款的农民都很讲信用,几乎没有坏账。
  然而,在金融业由国家垄断的中国,小额贷款一开始就被冠以非法的帽子。茅于轼就一直顶着非法的帽子在坚持。一直到2006年,尤努斯因小额贷款获诺贝尔奖,小额贷款作为“穷人的银行”,在中国的处境才有所好转。
  除了小额贷款,他还开办富平保姆学校。不料后来因为学校的保姆照看孩子,惹上官司。对方告上了法庭。本来可以申请破产,他不愿意。最终,东挪西凑,赔偿了54万元。在晚年时“为穷人办事”惹来这么多麻烦,也始料未及。
  他一直是个温和的行动者。2000年,他的书《给你爱的人以自由》,被禁止出版。他不愠不火,语气平和,发了个声明,质疑禁书。所有灰色的东西,都见不得阳光。后来,他打赢了官司,出版社赔偿了两万元。
  从最早在开火车时思考怎样烧煤能使火车跑得更快,到择优分配原理,到今天不断地言说。在不断的争议中,茅于轼显示了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也显示了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积极介入现实和不断的思考。“经济学家是什么样的人?”有人问他。他回答,是靠经济学吃饭的人。再补充一句,这个世界有经济学家,就是为了保护自由的市场。
  经济适用房政策“错了”
  记:房价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
  茅:房价问题,归根结底是金融市场的问题。大家储蓄的钱没地方去,就去买房。
  记:您能给高房价开一药方吗?
  茅:我开方子,就是开办民营银行。现在的银行都是国家办的。让老百姓办银行,房价马上就掉。钱有了去处,买房都是有钱人买的,他的钱没地方去。如果能办银行,大家都去办银行了,再加上去掉18亿亩红线,房价马上就掉了。
  记:你当时说廉租房不用修私人厕所的言论,很多人骂您。您最近又说盖廉租房不如给穷人发钱。
  茅:首先我赞成廉租房,但我最赞成的是给穷人钱。这是尊重市场。廉租房其实是破坏市场,但比别的办法好一些。给农民工发钱,是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我说给农民工发1万元钱,意思是发钱比盖房好。当然,给谁发钱,这是个问题。相对而言,给钱的问题,反而灵活一些,如果发现不该给,明年不给就行了。
  记:您认为,应该把钱补贴给哪些人?
  茅:总的来说,就是进城打工的人,让他们能在城里边住下。
  记:您说过经济适用房政策完全失败了,是富人搭了穷人的便车。
  茅:一个财富生产,一个财富分配,经济适用房全没有。现在差不多停下来了,搞不下去了。吃了大亏,绕回来,已经造成巨大损失。
  记:主要是没有补贴真正需要的穷人。
  茅:你想,最需要补贴的应该是穷人。补贴给已经有了几十万的人,无益于公平。经济适用房本来有两大错,一不利于公平生产,二不利于公平分配。还有第三错,就是巨大的贪污腐败,不利于生产,这个道理很简单,财富是双方自愿的谈判交换。商品房是双方平等的谈判交换,它创造财富,而经济适用房不创造财富。另外是赔钱的,损害一部分人,方便一部分人,等于把全国老百姓的钱去补贴买房的人,这些人大部分是有权有势的人。
  记:什么人能买经济适用房,应该有一个认定吧?
  茅:事实上也会有给穷人的。例如100套房屋中,有十套八套给普通老百姓,其他的是有权的人分了。事实上,住的不平等,自古如此。现在发达国家,对最穷的人的住房有改善。对低收入的人,由政府帮助居住。但这个帮助,不是帮助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而是最低收入者。让全国人民的钱,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房屋。
  世界上不存在损人利己的汇率
  记:关于人民币汇率,有许多争议。您怎么看?
  茅:人民币只有两种汇率,损人损己的汇率和利人利己的汇率, 世界上不存在损人利己的汇率。这就是我的核心观点。不可能美国压中国,使中国受损,美国受益。中国挺着不干,使中国受益,美国受损害。美国人反复说,你这个汇率是对你不利的。很多人以为中国是想损人利己,美国人也想损人利己,所以双方吵架。其实这是不懂经济学的看法。
  事实上,汇率的利益是双方共同的。有一次,我在北京参加一个对话。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就说,中国的汇率很奇怪、很滑稽。中国利用这个汇率,大量出口,拿来美国的欠条。你出口了劳动力,各种资源,换得的是什么?现在有些变化,中国政府不买美国的债券,买其他国家的资源,矿山,森林、土地等,但是这个数量太大了。
  两万六千亿美元美国国债,我们才用了百分之一。如今我们每年增加2000亿的外汇储备,有时一个月增加1000个亿,这个真是吓人的规模。而国内用了原料、劳动,什么都没有拿到。拿到一张纸,当然将来可能换成钱。但问题马上就来了,这么多东西没有产出,国内就供给不足,物价就要上升了。当然中国很大,问题一时看不出来。
  记:前一阵《货币战争》的书很流行。
  茅:货币战争的错误,是认为有一个损人利己的汇率。当然也有可能,美元是国际货币,欠的钱,要用美元还;要还债,就必须出口。美国不一样,要还你美元,就可以印美元。
  记:美国的量化货币宽松政策不就是大量印美元吗?
  茅:当然也要看到,美国并不喜欢走这条路。因为,美元要稳定,关系到他的国家利益。美国有这个办法,但不一定愿意印钞票。别的国家,出口的东西在世界市场上受欢迎才能换美元。美国不一样,可以印钞票。但如果美元不稳定了,就不能用作国际货币了。
  记:可为什么说我们的汇率是对自己也不利。我们一旦升值,外汇损失不就马上体现出来了吗?
  茅:问题是,你不升值,问题不是更多了吗?反过来,老早就该升了。如果不升值,不是还在累积吗?我们(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贬值。2002年以后,外汇储备增加特别快,就应该升值。不要有巨大的顺差和逆差。我们出口这么多,人家一定要进那么多。我们国内供不应求,这就非常扭曲。我们出口这么多,造成国内需求不足。
  记:但也有说法,我们是内需不足,才出口了。
  茅:反过来也对,供给不足。所谓的需求不足,是大家不买。为什么不买,与价格有关系。汇率一个是微观上的东西,宏观上就是总的产出,是靠消费、投资和出口。现在消费不足,投资已经很大,还得出口。
  到底哪个有道理。归根结底还是价格,价格决定人的行为。现在人民币价格很低,外需特别大。外需减少,国内的商品会降价,还是价格决定人的行为。
  最大的幸福是自由
  记者:您是不是觉得缺少一个理性对话的平台?
  茅于轼:为什么骂我,主要说我是为富人说话。你为富人说话,不管说什么都是错的。你为穷人说话,说什么都是对的。中国是穷人翻身闹革命,这个印象一直在。我们是打土豪、分田地,穷人翻身得解放。所以为富人说话就错了,这也是社会的思维。当然,我们要改变财富分配,可以通过税收。但你为富人说话就错了,这才是中国社会的大危机。
  记:对网上骂您的言论,您看吗?
  茅:我从来不生气,有锻炼。“**”、“反右”时比这厉害多了。再说也不要看网上很多东西,很多东西是“五毛党”写的。我收到很多信。读者也会有说,过去我接受不了您的观点,现在接受了。
  记:一生觉得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或者您的幸福观是什么?
  茅:自由就是幸福。问题是,为什么会感到不自由。如果已经自由了,就很幸福。问题是有各方面的限制。一方面自由在增加,另一方面约束也越来越多。最大的幸福是,不光是自己,还有家,家是重要的幸福来源,单位的人员关系等,这都是和幸福有关的。内心的期望不要太高,就不会不满足。
  (华商报 记者江雪 本报记者韩博强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钟慧)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0:0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