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斯科时间10月29日下午,“圆锤”导弹从位于白海水下的“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号核潜艇上发射,经过20分钟飞行后,其弹头准确命中位于勘察加州“库拉”靶场的目标。这是该型导弹第14次试射。今年10月7日,它成功进行了第13次试射,到目前为止,其总成绩为7次成功7次失败。俄“首位-塔斯”网站用“打成平手”为题作出分析:“连续两次试射成功进一步说明,该导弹前几次试射失败并非设计原因,而是生产和组装环节中出了问题。”
“圆锤”导弹在前12次试射中有7次失败,其研发单位“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饱受指责,总设计师尤里·索洛莫诺夫引咎辞职。为“圆锤”问题成立的专门委员会经过几个月论证,认为该导弹值得进一步试射。
但在连续两次成功后,俄新社还是谨慎地表示,必须要等今年最后一次试射也成功,才能断定前几次失败不是设计问题。报道称,为了这三次试射,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之下,相关厂家生产了3枚试射弹,其生产质量得到严格保证,并确保它们的各种组件和组装过程都完全一致。因此,必须等第三次试射也成功后,才能认定是生产和组装环节出了问题。
而据俄国防部消息,“圆锤”导弹第二阶段的第三次试射将于今年12月进行。而且这次试射将在该导弹今后主要的装备潜艇——“北风之神”级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上进行。
在“圆锤”导弹何时将装备部队的问题上,俄国防部之前一直称第二阶段的这三次试射都获成功,该导弹就可能在2011年装备部队。但在这次试射后,俄主管军工产业的副总理伊万诺夫给出了较为权威的说法,“导弹仍需6次试射,然后才能考虑何时列装。”他表示,除今年底的这次试射外,仍需5次试射,但他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
俄《自由媒体报》分析称,伊万诺夫的表态透露,克里姆林宫并不急于装备“圆锤”,而要等其性能得到确切证明后再列装。这一方面说明俄改革军工产业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俄目前的安全环境已不像前两年那么恶劣。青年参考
(责任编辑:刘峰)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转发至:白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