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观察10月29日报道,俄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主任伊戈尔·科罗特琴科日前撰文称,俄罗斯对华大规模出口武器装备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目前不但已具备研制和生产各种现代化武器的能力,而且还将成为俄在国际武器市场上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科罗特琴科指出,在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不久前访华期间,俄中两国竟然未签署一份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合同。俄总统助理谢尔盖·普里霍德科曾于9月24日表示,虽然两国正在拟定数项合作草案,但莫斯科与北京暂时还不会签署新的军事技术合作协议。他同时还承认俄对华武器出口正在下降,同时,两国在第三国武器市场上还存在着竞争问题。
大规模武器出口时代已经结束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曾一度与印度并列为俄制武器的最大进口国。其进口的俄制武器涵盖了航空、海军装备和防空系统领域。
据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公布的数据,中国曾是苏-27/30系列战斗机的最大买家。到目前为止,中国总共从俄进口了178架苏-27/30系列战机,其中包括38架单座型的苏-27SK、40架双座型的苏-27UBK、76架苏-30MKK和24架苏-30MK2多用途战斗机。如果考虑到中国人根据俄方许可在沈阳组装的105架苏-27SK,中国装备的“苏”系战斗机已达283架。
在许可中国组装苏-27SK方面需要指出的是,中方在1996年时曾获得了生产200架该型战机的许可证(无权向第三国出口)。到2007年底,中方已使用俄方提供的部件组装了105架苏-27SK。但随后有关提供其余95套飞机组装部件的谈判却无果而终。事实上,北京已决定不再实施先前签署的许可生产计划,转而开始量产苏-27SK的仿制版本——歼-11。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一直是俄制防空系统的最大购买国。中国在1993年获得了首批S-300PMU防空导弹系统,共两个营。1994年,俄中两国又签署了第二份合同——中方据此于1996年获得了四个营的S-300PMU-1防空导弹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