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息周期预期增强 短中长操作有讲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8 11:4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经记者赵笛
加息是洪水猛兽吗?历史上不是,如今也很难是。从历史情况看,加息反映的是经济状况,而股Shi又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在一轮加息周期中,股Shi往往能够呈现出清晰的走势脉络。目前,机构对是否进入加息周期尚未达成一致,但21日早间公布的CPI数据使得通胀压力提升,再次加息的预期增强。如果股Shi步入加息周期,股Shi会呈现出怎样的走势,投资者应该如何取舍?
市场看法
未来继续加息可能性大
19日晚间,央行34个月来首次加息,市场对是否进入加息周期争论声一片。
对于本次加息是否意味着加息周期的到来,以光大证券[17.78 -0.78%]为代表的“否定周期论”一方认为,本次加息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而不是进入连续加息周期的信号。他们认为,最起码,年内不会再次加息。当前的经济虽然处于复苏中,但还没有到经济全面过热的程度。中航证券也认为,加息为抑制通胀预期与资产泡沫,可能仅仅是一次警示性的行为,加息周期的到来尚不具备条件。
然而,以东方证券为首的“周期论”者则认为,货币政策已经转向。东方证券指出,本次加息正式宣告“适度从紧货币周期回归”,无论央行是否愿意公开承认,都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式从“适度宽松”转至“适度从紧”,本轮加息周期存款利率终点至少会在3.5%~4%以上(目前为2.5%)。中信证券[16.16 -0.43%]也表示,货币政策已经从适度宽松开始转向稳健,如果未来经济增速上升,通胀加剧,不排除央行继续加息。
显然,论战的双方都有各自的立足点,但第一次加息,只能说明上一次减息周期结束,第二次加息,才能确定步入到一轮加息周期。
然而,21日早间,经济数据的出炉,使得加息周期论的预期加强。9月CPI同比上涨3.6%,再次创出年内新高。消息公布后,一时间银行股开始跳水,大盘遭遇重挫。通胀压力加大,无疑推升了进一步加息的预期。
在近期出炉的机构策略报告中,虽然也有部分券商予以看空,但绝大多数对后市抱乐观态度。在加息周期下,看多的理由可分为三类。一是经济维持快速增长;二是流动性维持充裕,人民币继续升值,热钱继续涌入;三是加息打压地产,将吸引资金投向股Shi。
格局分析
加息周期下的股指路线图
加息对股Shi的影响不言而喻,加息周期则对股Shi的运行造成结构性影响。由于2010年10月19日出现34个月来首次加息,那么第一次加息周期下股Shi是一个怎样的格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从加息周期的“初期”、“中期”、“末期”看,各个时期有不同的投资格局。
加息周期之“初”:股Shi探底即将完成
2004年10月29日,央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8%上调至2.25%。随后,2006年8月19日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2.52%,宣告中国正式步入加息周期。这两个时间点之间,可以理解成该加息周期的“初期”。
这一时期的沪深股Shi,正处于寻底的过程中。2004年10月29日,上证指数[2975.77 -0.71%]点位为1320.54点,整个股Shi尚处于下跌趋势中。不过,半年过后,在第二次加息之前,沪指便迎来了998点的大底。
有意思的是,2006年8月19日第二次加息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Shi场走出的是一个低开近2.5%但最终翻红的见底走势,这也表明,第二次加息的出现,以及加息周期的正式确定,成为确立牛市行情的开始。
从政策背景看,加息的原因是防止经济过热,但潜台词是经济向好。股Shi作为经济的晴雨表,随着经济的向好,股Shi自然也会扭转下行颓势,只不过,谁也无法猜到惯性的力量有多大。
从加息周期“初期”的股Shi热门板块看,第一次加息和第二次加息期间(2004年10月29日~2006年8月19日),飞机制造、玻璃、酿酒、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等五大板块涨幅居前,这其中,酿酒行业和有色金属所涉及公司较多,更具代表性。
而第二次加息和第三次加息期间(2006年8月19日~2007年3月18日),金融行业以平均涨幅153.99%跃升至期间涨幅榜第一位,排名前列的大行业板块还有化纤、水泥、家电、房地产。由此可见,随着加息周期的确立,受益加息的金融、地产板块得以腾飞。
加息周期之“中”:迎来调整风格转换
自第三次加息后,加息步伐开始加快。仅仅两个月后的2007年5月19日,股Shi迎来加息周期中的第四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2.79%升至3.06%;又是2个月后,2007年7月21日,第五次加息出现。这两个时间点之间,应该归结为经济已经进入火热氛围中,管理层频频出手,加息周期的中期出现。
这一时期恰逢股Shi中级调整。市场闻之色变的“5·30行情”就出现在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7月21日,第五次加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正是股Shi走出调整,跳空上涨的开始。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盘面出现了显著变化,那就是风格转换。
在进入加息周期中期之前(2007年3月19日~2007年5月19日),涨幅居前的行业板块是纺织、化纤、外贸等,从概念板块看则是股指期货、ST板块、迪士尼板块等,领涨的个股包括ST等“垃圾股”。
经过“5·30”行情的洗礼后,加息中期(2007年5月19日~2007年7月21日)期间,船舶制造、房地产、金融行业、有色金属等权重板块崛起,广船国际[25.35 -2.05%]、浦发银行[14.34 -0.62%]等基金重仓股成为领涨的主力军,股Shi的风格出现变化。
由此可见,加息周期的中期,股Shi将面临中期调整,随后便是前期的领涨板块没落,市场风格发生变化。而判断“中期”出现的标志便是加息频率加快。
加息周期之“末”:强弩之末即将见顶
在加息周期中期,第五、六、七次加息的间隔只有一个月,一年期存款利率从3.33%升至3.87%,很显然,对于流动性泛滥,管理层已经忍无可忍,加快了调控的步伐。此时,加息周期的末期出现,市场进入强弩之末。在17个交易日后,股Shi见顶6124点。
第八次加息,也就是上轮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1日,在15个交易日后,指数形成“双头”,大级别熊市来临。在加息周期的末期(2007年7月21日~2007年9月15日),股指虽然还在上升,但量能每况愈下,此时从板块涨幅看,煤炭行业、钢铁行业这些前期涨幅并不大的“大块头”开始领涨,小盘股涨幅处于末位。到最后一次加息时(2007年9月15日~2007年12月21日),行业方面,有色、钢铁、房地产、石油、煤炭开始下跌,概念板块方面的资产注入、迪士尼开始跳水。
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跑路”。而判断的标准就是,加息频频快到不能再快,量能开始减少,热门股开始下跌。
历史回顾
加减息周期A股都很牛
统计显示,1990年4月15日至今,央行共实施了26次加减息(以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变动计),这其中,如果以连续两次息率变化作为一个周期的话,那么股票市场一共经历5次加减息周期(不算10月19日这次)。分别是1990年4月15日~1991年4月21日,共三次减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08%降至7.56%;1993年5月15日~1993年7月1日,共两次加息,第一次调到了9.18%,第二次调到了10.98%;1996年5月1日~2002年2月21日,共出现了8次降息;2004年10月29日~2007年12月21日,共经历了8次加息,利率一路升至4.14%;2008年10月9日~2008年12月23日,利率经过4次下调,回到2.25%。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二、五次所谓的加减息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周期长则一年,短则两个月,期间加息次数多则4次,少则2次。其对股Shi的影响,放在历史长河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这更像是利率的一步到位,而不像是一个周期过程。剔除这三次,1996年~2002年减息和2004年~2007年的加息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周期。有意思的是,这两次真正意义上的加减息周期,对应的都是牛市。
1996年5月1日,中国开始告别高利率时代,稳定在10%左右的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作古”,至2002年2月21日,利率已经降至1.98%。利率的下降伴随的是股Shi的上升。1996年4月30日沪指收于681.16点,倒数第二次降息(1999年6月10日)时,沪指点位升至1364.34点,涨幅为10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7 13:1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