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政】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简介
作者: ghost2010-8-28 0:40:40
国际政治专业本科
国际政治专业依托我校作为“小联合国”所具有的留学生众多、国际性色彩突出的独特人文环境,面向外交外事、新闻宣传、国际问题研究与教学等部门,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较强分析判断能力,掌握扎实的国际政治理论和国际关系专业知识,精通英语,视野开阔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国际政治专业主要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政治学概论、国际政治概论、当代国际关系、当代中国对外关系、联合国与国际组织、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外交决策分析、国际法、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中外文化交流概论、经济外交概论、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专业英语等。
专业选修课:中国政治经济概论、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国文化概论、一国两制与台港澳问题、美国政治与外交、日本政治与外交、俄罗斯政治与外交、欧洲联盟概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外交学、国际关系中的民族与宗教、国际安全与军备控制、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新闻评论等。
专业名师介绍
李铁城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1955-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在外交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任教。长期从事当代国际关系、中外关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对联合国问题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教学方面1989年和1997年曾先后被北京市和国家教委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全国普通高校百名'两课'(政治课和德育课)优秀教师"的称号。1990年至1996年先后负责、参加和独立完成三项列入国家和国家教委"七五"、"八五"规划的重点和一般课题,现正负责一项国家"九五"规划的重点课题以及一项由教育部立项的"九五"课题,以上课题均属研究联合国问题。由李铁城教授牵头申请的《中美关系与联合国》课题项目,已获得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
学术专著,主编、与人合作撰写的著作26部。代表作《联合国的历程》,《联合国五十年》及其增订本,受到实际工作部门重视并被选入"希望书库"的一种。其他如《联合国与世界秩序》、《联合国机制与改革》(审订)、《联合国大事编年(1945-1996)》等都有较大影响。多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历史》、《国际问题研究》、《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专文近50篇,多为侧重研究联合国问题。主要著作之一《联合国的历程》曾先后获得北京市第三届和国家首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1995),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授予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1996年获得国务院办法的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
王为民副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国际政治系主任 法学博士,副教授。先后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和外交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分别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在香港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现主要从事中国外交、中美关系、台湾问题、香港问题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合著参著的主要作品包括:《德意志强悍之谜》、《俄罗斯帝国浮沉之谜》、《聚焦中国外交》、《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以及《百年中英关系》等。
主要教授近现代、当代中国外交史、中美关系研究
贾烈英副教授
法学博士,1964年生,祖籍河北。国际关系学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组织、国际关系理论、当代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获法学硕士;2005年毕业于外交学院,获法学博士。1997-1998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200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长滩分校做高级访问学者。
曾参与本校李铁城教授主持的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别是“七五”项目—联合国与当代世界;“八五”项目—跨世纪的联合国;“九五”项目—中国与联合国。还参与了一个福特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中美关系与联合国,撰写国际关系和思想政治理论的相关论文近20篇。主要论文有:《试析联合国秘书长的地位与职能》;《苏联出兵东北与日本投降》;《中英关系的演变》;《21世纪中美关系的宏观透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科学化》;《国际制度的有效性:以联合国为例》等。
2001年曾获第一届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6年入选第二届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教授课程:世界政治与经济公共课、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理论
刘华平副教授
女,汉族,籍贯山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6——1990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2——1995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6——1999就读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4.12——2005.12 在英国剑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
1999年起在北京语言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的教学与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关系(中英关系、中欧关系、美欧关系)
裁军与军备控制
非政府组织
目前开设课程: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军控与国际安全等课程
代表作:专著《非政府组织与核军控》
1.《论20世纪初英国社会立法》,《世界历史》1995年第3期;
2.《克林顿政府的北爱尔兰政策与美英关系》,《和平与发展》内参(1998-35);
3.《论国际军控领域中的“微裁军”问题》,《外交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4. Nuclear Arms Control NGOs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Development, ed.by Zhao Liqing and Carolyn lyaya lrving, Hong Kong Press for Social Sciences Ltd.2001.
5. 《试分析日本三位一体的核政策与核裁军外交》,《现代日本》2001年第1期。
6、《欧洲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的反应与欧美安全关系》,《国际论坛》2001年第2期。
7.《析冷战结束后核军控领域的非政府组织》,《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期。
8.《美国军控单边主义对美欧安全关系的影响》,《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曾参加 “军备控制与裁军手册”、“世界大通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世纪之交的联合国”等课题的研究与编写工作;主持完成了校级课题“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研究”。
金威 博士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后,主要课程: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专业英语。
北语国际政治外聘授课教授
1、高尚涛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教授 课程:国际关系理论
2、梁淑英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教授 课程:国际法
3、孙学峰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系副教授 课程:国际关系研究方法
北语国际政治系兼职教授
1、李肇星 中国前外交部长 现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
2、吴建民 中国前驻法大使 外交学院前院长
3、秦亚青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 著名国际关系学专家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政治研究生专业
北京语言大学的联合国研究中心的国际政治研究生专业从99年开始招生,主要进行联合国研究和中国对外关系研究,是我国国内研究联合国问题处于领先地位的硕士点,该硕士点以李铁城教授为学术带头人,
研究方向
1)联合国研究
2)中国对外关系
招生范围
现在北京语言大学没有国际政治专业的本科生,而且又是一门面向国内外的专业,同时招收国内同学和国外留学生,但主要偏向还是文科,同时对报名的考生的外语水平有一定要求。明年开始招收国际政治本科生。
主要培养目标
1) 适应不断加深的国际交流的需要,让外国更加了解中国国情,培养能够比较客观了解中国国情的国际人才。
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为我国与外国交流服务培养涉外人才。
3)我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为我国在联合国中国际事务的工作培养国际公务员人才。
4)配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各地的外事工作方面培养人才。
主要就业去向
1)公务员,去向是我国外交部国际司或外交部其他部门,地方外事局。
2)企业管理人才,去向是国内的一些知名外企,如宝洁公司,惠普公司等。
3)高等院校教学研究人员,去向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等综合类院校。
4)联合国国际公务员,去向是联合国机构组织,每年我国都会有人报考国际公务员成为联合国的国际职员。
国际政治专业的发展前景
从整体来讲,这个专业办得很有朝气,虽然现在招生数量不多,但是在同行中间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从国家教育部的"七五"、"八五"和"九五"这三个五年计划中,联合国的课题基本都由该专业的李铁城教授包揽负责,其中包括两个国家唯一的重点课题。
这个专业同北大的国际政治专业比较起来,它的特色在于主要是研究联合国的机制,而北大研究的主要是国际组织,因为综合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体系,还有象北约、东盟等,北大的研究方向比较宽,而就从研究联合国来讲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研究得更专。从学术著作上面来看,北语的国际政治专业也比较占优势。而且,同国内的其他国际政治的研究生硕士点比较,北语还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优势。
在该专业的中长期规划中,该专业即将扩增硕士点,并将设立本科点。
国际政治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目前来报考这个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就业去向很清楚,他们基本上都是各国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是在来华工作后,然后报考研究生的,主要以继续深造了解中国国情现状为主要目的。因此,他们在研究生毕业后,基本上还是回到大使馆去工作,就业方面不会成为什么问题。
而对于国内报考的研究生来讲,他们在毕业后可以报考外交部的公务员,每年外交部都会来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招人,去年就在北语招了十二个人,招收人数的比例仅次于外交学院。在同类专业中,北语在外语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北语是我国唯一的留学生比中国学生多的大学;同外语专业相比,国际政治专业的研究生具有业务上的优势,综合来说还是比较有竞争优势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马上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国际政治和国际地位等专项研究,及联合国研究这样的专项研究的需求也非常大,现在地方的外事部门对这方面的人才也是非常稀缺的。
培养特色
该专业的教学采用了开放性机制,李铁城教授请了国内在这方面一流的学者给同学上课,部分课程是由北大及其他院校的教授授课,这个学期是外交学院的课程,由几位外交学院的教授给同学们上课,专业英语由外交部的一个已经退休老参赞来主讲,他曾经在联合国工作过,讲一个学期。这种开放性的机制很受同学们评价很好。另外,还有一位博士担任该专业的讲师。该专业在学术上经常与外交学院及其他相关方面的机构进行交流,包括外交部的大使也对这个专业非常关注。
考研科目设置
(1)英语
(2)政治
(3)国际关系史及联合国常识
(4)专业英语(英,法)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外交史》
《国际关系史》
《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
《走近联合国》
北语国际关系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
所公布的是ghost所认识的师兄师姐,公布这些信息在于鼓舞国政本科、硕士研究生们的信心。
03级国际政治硕士毕业生 陈科 北京新东方学校人力资源主管 知名大学四六级英语、考研英语讲师
04级国际政治硕士毕业生 胡若愚 新华社国际新闻部编辑(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实习)
05级国际政治硕士毕业生 杨林坡 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馆长办公室
05级国际政治硕士毕业生 康阳 首都师范大学留学生办公室
06级国际政治硕士毕业生 谷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06级国际政治硕士毕业生 董川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
06级国际政治硕士毕业生 柳洪杰 中国日报环球在线网站新闻编辑
06级国际政治硕士毕业生 李瑶 中国艺术研究院外事办公室
06级国际政治硕士毕业生 李静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所
07级国际政治硕士毕业生 于林涛 外文局北京周报社
07级国际政治硕士研究生 姚竹 国际关系学院行政管理
07级国际政治硕士研究生 于艳红 山东省潍坊市公务员
07级国际政治硕士研究生 李志丹 云南省思茅市普洱学院教师
另外还有忘了名字的师兄师姐,或者是忘了具体工作单位的,据我所知最厉害的是目前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组织课程的一个师兄,他是第一届北语国际政治硕士毕业生。99级的。另外还有创业的,在出版社工作的师兄师姐等等。
未来的名单会继续补充,关键就看07级本科生(第一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