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指日相应“司法程序”非法【共同社日本那霸9月24日电】那霸地方检察厅今天说,已决定释放本月初在争议岛屿附近海域发生的撞船事件中被扣的中国船长,但尚未决定是否对此人进行起诉。
一名检察官在记者会上说,冲绳县那霸地方检察厅表示,考虑到此事的影响和今后的日中关系,决定以保留处分的形式放还现年41岁的中方船长詹其雄。
这名检察官说,中方船长的行为“是一时冲动,我们认识到,他并非早有预谋”。但该检察官也说,“很显然”,詹其雄当时指挥中方船只冲撞了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
该检察官还说,那霸地方检察厅将密切关注日中关系发展态势和有关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报注)的局势,以最终决定是否起诉詹其雄。
【法新社东京9月24日电】有报道说,日本今天决定释放并遣返中国船长。日本检方提到,此事给日中关系造成的损害是让他们作出这一决定的因素之一。
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说:“中国船长将被送回中国。”
日本一家电视台援引检方的话说:“考虑到这件事给民众及日中关系未来所造成的影响,我们认定继续拘押他并不值得。”
【法新社北京9月24日电】在有报道说东京已经决定释放中国渔船船长后,中国今天重申日本扣押中国船长的做法是“非法和无效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一项声明中说:“我重申,日方对中方船长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所谓司法程序都是非法和无效的。”她还说:“中国政府将派包机接回被日方非法扣押的詹其雄船长。”
【共同社东京9月24日电】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今天说,尽管日中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外交紧张态势不断升级,但现在到了改善日中关系的时候。
仙谷说:“由于两国一致认为应结成战略互惠关系,现在是充实这种关系的时候了。”他还说,应安排高层会谈解决持续恶化的争端。
日本首相菅直人周四在纽约谈到日中两国关系最吃紧时表示:“各界人士正在努力(改善局面)。我将会关注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
放人决定遭日本保守派攻击【路透社东京9月24日电】日本共同社援引航空部门消息人士的话说,遭扣留的中国渔船船长将获释,并将在今天晚些时候乘包机回国。
【共同社东京9月24日电】据日本国土交通省透露,接中国渔船船长回国的包机将于25日凌晨零时抵达冲绳县石垣机场,预定凌晨1时起飞返回中国。
【法新社东京9月24日电】分析人士称,日本释放在争议海域逮捕的中国船长意味着中国的胜利,也是中国对该地区其他国家的一个警示:不要小觑它们庞大的邻居。
这一举动有利于中国***领导人在国内的处境,而日本年轻的中左翼政府在国内被指责屈服于北京的威吓。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的李明江(音)说:“这是北京的外交胜利。该地区的许多人都会认定北京方面的施压策略在此事中起了作用。”
释放中方船长的决定激起了日本保守派的愤怒,他们并不相信政府所说的检方工作没有受到干涉。
主要反对党自民党的强硬派前首相安倍晋三说:“这是一个极端愚蠢的决定。日本政治向中国的压力屈服了。”
东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学教授伊尻秀纪说,这一事件显示出“东京很难单独面对北京。它需要与华盛顿和东南亚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并不一定要牵制中国,但是要增加自己的选择”。
【共同社东京9月24日电】日本各反对党今天指责政府在处理被扣中国渔船船长问题上“行事软弱”。这名船长是因为渔船在争议海域与日本巡逻船相撞而被扣留的。
主要反对党自民党的领导人谷垣祯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决定存在向全球“释放错误信息的风险”,“给世人留下(日本)对中国压力屈服的印象,同样也不利于未来”。
“众人之党”代表渡边喜美在出席记者会时说:“人们只会把这项决定看作是日本屈从于中国的压力。”
【共同社东京9月24日电】日本检方24日决定释放日中撞船事件中的中国渔船船长后,担忧中国禁止出口稀土或中国游客减少的日本企业期待两国关系能由此尽快恢复。
中国的稀土是混合动力车等日本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料。汽车及电机厂商多乐观地认为,船长的获释可能使稀土出口不畅这一最坏的事态得以避免。
担心对华销售减少的流通业界也松了一口气。某大型旅行社的相关人士表示,访日中国游客和访华日本游客的数量今后有可能恢复。
日方担心与中方开打“经济战”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24日文章】题:日本称与中国冲突可能损害其经济日本经济产业省24日说,与中国外交关系的紧张局势可能对日本经济造成影响,这表明,东京担心与中国的领土争端可能破坏经济关系。
经济财政担当大臣海江田万里说:“风险很大。与中国的贸易和旅游业发展都出现突然放缓的迹象。”
他指的是从中国进口稀有金属等问题。这番言论突出了问题的敏感性,表明日本越来越依赖从中国进口资源。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9月23日文章】题:中日贸易战若隐若现在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发布禁令、停止对日本出口稀土后,不安情绪今天影响到了市场。稀土是一种重要资源,从太阳能电池板、导弹、iPhone到丰田公司的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众多产品都要用到它。
中国政府后来对这篇报道予以否认,但一家生产高科技设备的日本公司搞管对本报记者说,它的大客户之一——丰田公司几天前与他的公司联系,担心中国对日本的稀土供应会受到限制。
中国可能对日本采取的惩罚举措所引发的恐慌表明,围绕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所发生的这场看似无关紧要的纷争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北京已经开始设法给这个邻国制造经济上的麻烦。不过,到目前为止,更广泛意义上的双边贸易还没有受到影响。在许多观察家看来,这场争吵与其说是为了中国船长的命运,倒不如说是中国要通过逼迫日渐式微的日本公开退缩来确立自己作为东亚新强国的地位。
【日本《产经新闻》9月24日文章】在日中关系因撞船事件而恶化的情况下,中国开始动用“资源武器”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
如果禁止对日稀土出口是事实的话,这项决定也是一系列报复性措施延长线上的产物,目的只有一个:给日本经济造成影响。
据日中关系人士称,中国方面目前除了停止经济关系的交流、禁止地下资源出口日本以外,还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推迟批准到中国投资的日资企业的许可;二、DIZHI日本的产品和服务等。
中国的战术是,通过将严重依赖中国的日本企业置于死地,让日本政府在政治上作出让步。对日本企业来说,在劳资纠纷之后,“中国风险”再次凸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