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走茶不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6 10:0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走茶不凉  
Ella Bee
   

在家休产假,临近中秋,往年收到林林总总吃不完的月饼或月饼券竟然到了离节日还有十天时还一盒也没有收到!当然,自己不在公司,也没有送出去任何中秋礼物,除了按照礼尚往来的原则,没来也没往的因素以外,大概跟自己在公司里消失了近半年密切相关,虽然人还没走,茶就多少是有点凉了。

“人一走,茶就凉”这句样板戏《沙家浜》里阿庆嫂的唱词,之所以可以跨世纪的流传下来,成为日常的俗语,就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人心冷暖,世态炎凉的本质。对此,我在高中毕业时,父亲从政府职位上离休时就有着深刻的体会,离休前的父亲在省级机关里颇有些实权,而父亲属于蛮清廉的一个,每年收礼物的时候也就无非是春节期间,收到一些吃的喝的年货之类。他在任的时候,从初一到十五,总有一拨一拨的人上门来拜年,礼物不断,可以说是门庭若市;离休手续办好的时候正好是年前,那一年的春节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除了老干办的慰问以外,到了年初三,才来了一个父亲多年前“四清”时在乡下结识的朋友,自称“千里送鹅毛”地送来了几把自家扎的扫把!离休前后的戏剧性转变给年轻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发现,在职场这一个小社会里,这一真理更是有着自己赤裸裸的表现形式。

在公司,最典型的人走茶凉表现在人宣布离职或辞职的将走未走之时或离开以后大家的表现。同级来说,一直客客气气,有来有往的同事可以马上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我的一个朋友,有事情,请离开了若干年的前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旧相识开个证明,被踢来踢去,拖了两三周都没搞定这样一件以前举手之劳的事。

下属这道茶是凉的最快的,之前溜须拍马,惟命是从,热情有加的下属有可能马上翻脸不认人,我曾亲眼看到一个由我前老板一手招进来,并且青眼有加,不断提拔并最终成为他的接班人的下属,在上位后把已经离开公司了的前老板贬得一钱不值,还把一些莫须有的责任和错事推到他头上,不但不念知遇之恩,连基本的职业道德都没有。好在报应不爽,若干年后,他也被一个自己的小兄弟出卖,黯然被炒。

上司这道茶则比较复杂,我自己的经验也很有意思,之前由于上下级关系所带来的隔阂和矛盾,往往因为上司的离开,不再有上下级之分而变得更坦诚,更亲密也更平等,我的几个前老板,就在离开后,成为了我亦师亦友的导师兼朋友,有什么困惑时可以随时咨询的人,他们也曾试过再把老员工招致麾下,是一包随时可泡的好茶。

公司里的众生相归纳起来,通常符合会三三制的原则,即三分之一是讲义气的,有人情的,茶可以常保温,不至于像在一起的时候那么热络,但也不会从此失了联系,可以保持一个温吞水的状态,甚至跨过同事,成为细水长流的朋友;三分之一是中间派,属于活在当下的人们,分开以后,基本上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但也还可以时时喝上的,保持室温的那一杯茶;另外三分之一是“势利眼”,由于失去了利用价值,茶可以瞬间从沸点降到冰点。三三制不是一成不变,按我的观察,平时讲义气,有担当的人,有义气的同事也会多些;而平时少栽花多种刺的职场中人,一旦失势,落井下石的人也会多些。总的来讲,势利眼在任何时期任何社会都不会少,但好在日久见人心,风水轮流转,加上现在原来越小的圈子,有情有义的人毕竟还是有更多追随者,而势利眼们势必会被一次次的淘洗,最终露出不讨喜的真面目,毕竟,有谁又敢保证自己会一辈子走鸿运呢。

所以在我看来,只要是心态好,热茶喝得心中暖,凉茶喝得心水清,认清人的同时,也提醒自己平时的为人,凉茶也好,热茶也好,喝下去,都是有利身心的好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3:0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