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怕的“富国强兵”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5 09: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人在品牌方面的意识是相当强的,比如丰田王国创始人丰田佐吉在得到英国人支付的100万日元织机专利费之后,立即就投入到了汽车事业,因为丰田佐吉在美国看到了汽车,马上认识到只有汽车才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要知道当时在东京最好的地段盖一座住宅也就只需要5000日元,这100万日元的分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战之后,只会造卡车的丰田准备开始搞轿车的时候,通用雪佛莱曾经向丰田提出过由丰田在日本组装雪佛莱散件的建议。那时的日本刚经历过战争,创伤累累,而丰田公司也刚从破产的危机中脱身,但当时的社长丰田喜一郎想都不想就拒绝了这条看起来见效快、来钱也快的建议,坚持要开发自己的轿车,花了3年终于开发出了纯国产的轿车“皇冠”。把这件事和中国的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以及上汽集团这几个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集团的表现比起来是很令人丧气的。俄国人在1953年就教会了一汽造汽车,但是在60年以后的今天一汽还只是像个国际汽车展览会,人们在那里可以看到欧洲、日本的大量汽车品牌,唯一找不到的是真正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
  和日本人类似的是韩国人,在这里抄几行属于现代财阀的现代自动车的历史可能会给人一些触动:
  1967年创业(比二汽大1岁,比一汽小14岁,比本田小5岁)。
  1968年CKD(以散件进口组装方式生产,编者注)福特的柯蒂纳(Cortina)。
  1973年开始接受三菱的技术协助,1975年开始销售韩国第一辆国产车小马(Pony)。
  1986年登陆美国,开始销售Execl。
  1988年推出首款自主设计的索纳塔。
  不知道应该如何来评价这几行字。
  日本和韩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意识形态色彩非常鲜明,这也是他们有着强大的品牌意识的根本原因。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赚钱,更主要的是“富国强兵”这个口号。
  而在中国则很难看得到这种例子,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拘泥于某个具体的教条、某个具体的口号是很可笑的,重要的是目标。
  大陆的国企说起来是“企业”而实际上是一种衙门,看起来是一个生产单位而实际上是一个行政单位。其领军人物实际上是政府官员,对这些人来说,如何把官做大做稳也许才是企业的主要目标,拥有自主品牌对于他们不可能有吸引力。60年来,我们的国企,尤其是央企没有拿出过一样像样的有自主品牌的东西就是铁证。
  那么,为什么国有企业势力并不十分强大的中国台湾地区也没有多少自己的品牌呢?可能国民党当局要对此负主要责任。被台湾称为“外省人”的国民党长期以来没有想过如何认真经营台湾地区,要么是做反攻大陆的美梦,要么就是做退休以后去美国做寓公的现实打算。
  上梁不正下梁歪,所有台湾地区的大企业全成了华硕、宏碁、鸿海、台积电这种电子零件企业。笔者总是怀疑,之所以出现上述局面是因为这种电子零部件行业投资少,对员工的要求也低,稍有风吹草动企业马上就可以搬家走人。其结果就是台湾地区是广场协议之后最早出现“产业空洞化”的地方,因为台湾的那些产业实在太容易流动了。
  整个台湾地区除了一个中钢公司之外就没有一个像样的重工业企业。笔者每次看到台湾当局购买美国废弃军舰就想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呢?当韩国人连宙斯盾驱逐舰都能自行制造(当然宙斯盾系统本身还需要买美国人的)的时候,台湾居然还只能靠捡澳大利亚、希腊都不要的美国废旧军舰过日子。
  而日本民族有一种重视过程(process)甚至胜过结果(result)的特性。本来发展制造业只是作为总目标“富国强兵”的一个手段,但这个手段被日本人强调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日本人不是在为了发展制造业而发展制造业。
  俞天任,网名为“冰冷雨天”,江西长大的上海人,现于东瀛打工谋生。生平喜欢侃大山、打八卦,操心与己毫无关系的闲事。专著《冰眼看日本》、《浩瀚大洋是赌场》 。
(责任编辑:曹凡)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0:5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