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敢叫废墟换新颜 武警部队支援玉树灾后重建(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9 14:1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团结一心清废墟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人民武警报》报道(于靓 周永德 严万宝)清晨,第一缕阳光射入群山环抱的玉树。

  蓝色的救灾帐篷旁,黄色的蒲公英花迎风绽放,孕育着生命的种子。瓦砾遍地的废墟上,初生的鸟儿欢快鸣叫,歌唱新生活的开始。结古镇的大街小巷,不时传出轰鸣的挖掘机声,一队队武警官兵忙碌地转运建筑垃圾、平整废墟场地、回收建筑材料,一切显得紧张、有序而和谐。

  警徽就是力量,绿色就是希望。武警抗震救灾官兵在为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做出重要贡献后,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支援玉树灾后重建的号令,按照"清墟保满意,维稳保打赢、内部保安全"的总体思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顽强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继续做好清废墟、保民生、建家园等工作,又一次把对党的无限赤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玉树的无限希冀,挥洒在了三江源头、青藏高原。

  锹铲棍撬,手刨肩扛,人员轮休车不休——

  争分夺秒清废墟

  玉树恢复重建,当务之急是清理废墟。

  4月20日,武警抗震救灾部队在圆满完成第一阶段救援任务后,相继受领了结古镇地震重灾区6个片区10.31平方公里的清墟任务。

  任务极其艰巨--

  玉树县90%的房屋倒塌,结古镇平房全部倒塌,楼房倒塌过半,没倒的布满裂缝成为危房。

  时间异常紧迫--

  玉树地区海拔高,无霜期短,有效施工时间短,最佳的动土重建期只有6、7、8三个月。

  责任重于泰山--

  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建平,政委喻林祥,副司令员薛国强,政治部主任魏亮相继飞赴高原,深入一线检查指导部队清墟、维稳等各项工作。王建平、喻林祥多次对部队清墟作出批示,褒奖勉励参战官兵。

  武警部队抗震救灾指挥部前指总指挥、总部后勤部副部长刘占琪率总部前指人员,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奋战在清墟一线,通宵达旦研究清墟事宜,亲临现场解决清墟难题。

  青海总队总队长谢才书、政委孟世强,8650部队政委黄志远,交通指挥部主任孟洪喜,副主任乔国义、刘根水,水电指挥部副主任刘松林等参战部队领导,坚守一线,靠前指挥,带领100多名团以上干部全时、全程跟班作业,叫响了"跟我上、看我的"、"吃苦不怕苦,缺氧不缺干劲"的口号。

  青海总队、8650部队和交通、水电部队4000余名官兵,以及武警部队紧急调运的108台工程机械,全力投入清墟行动,一场宏伟的清墟攻坚战在玉树灾区全面展开。

  快些,再快些!

  参战官兵把"宁肯累掉十斤肉,也要按时完成清墟任务"的誓言写上"倒计时"牌,顶风雪、冒严寒,抗缺氧,在工具匮乏的情况下,用手挖肩扛的原始方法,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的指甲变形,有的肩膀磨烂,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青海总队四支队火炮中队代理中队长马红超,4月25日是他大喜的日子,他却请缨奔赴玉树,执行清墟任务,连身患急性疱疹都不肯回支队调休。两个月下来,竟整整瘦了15斤。

  水电五支队六中队中队长许波波,外婆5月11日去世,爱人6月15日预产,也没能让他抛下任务、离开战场。他说:"一天看不到受灾群众住进新家园,就一天不安心!"

  快些,再快些!

  参战部队总结出"清、堆、平、运"四字法,按照先地方拆迁队拆除、工程机械清理、人工整理"三材"的顺序组织施工作业,有效减少了清运量,降低了劳动强度。

  青海总队一支队支队长安大均指挥科学、高效,带领支队1000名官兵仅用时38天就将清墟任务最重的扎西科村2.35平方公里、70余万立方米废墟清理完毕,"木材堆成垛、砖块摆成堆、垃圾全清除"的高标准,成为兄弟单位学习的榜样。

  快些,再快些!

  交通、水电部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人员、机械进行合理编组,人员轮休,车辆不休,及时打开清墟通道,开辟施工作业面,协调就近垃圾场,提高了作业效率。

  一个个废墟上,破碎机和挖掘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装载机、重型自卸车忙碌地穿梭在残垣断壁中。一面面印有武警交通、水电部队抗震救灾党员、团员突击队的旗帜,迎风飘扬,催人奋进。

  5月28日,武警抗震救灾部队与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指挥部,正式签字移交清墟任务区,成为玉树灾区第一支完成清墟任务的部队。

  6月18日,武警抗震救灾部队在结古镇解放村举行清墟任务完工交接仪式。至此,武警部队第二阶段清墟任务圆满完成。

  6月20日,根据省玉树抗震救灾联指安排,武警抗震救灾部队不讲价钱、不打折扣地担负了第三阶段清墟任务。

  截至6月20日,武警部队抗震救灾部队共清运建筑垃圾10.4万立方米,回填建筑垃圾70.27万立方米,清理房宅7121户,拆除危房3789间,挖掘上交现金641.6万元、贵重物品折合人民币9669余万元,为玉树灾后重建争取了宝贵时间。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动情地说:"武警部队担负的任务片区,是此次地震受灾最重、清墟面积最大、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也是完成任务最好的!"




党员、团员突击队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官兵们正进行玉树重建誓师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守护维稳,架线通路,条件艰苦不言苦——

  风餐露宿保民生

  新的一天,玉树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帐篷前冒出缕缕炊烟,商贩们开始搬放货物,银行、邮局营业点前排起长队……伤痕正在远离,经历灾难的玉树,一切都在逐渐恢复往日的平静。

  玉树不到,青海长青。为了这个夙愿,武警抗震救灾部队兵分多路,日夜坚守着粮库、油库、水站、银行、邮局、救灾物资发放点等重要民生目标。

  有了他们,玉树灾区得以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有了他们,受灾群众得以吃饱、穿暖、住好。

  有了他们,玉树的春天显得格外的温暖。

  水,是灾区群众的生命之源。

  地震掀起的尘埃还未散去,青海总队四支队50名官兵跑步进驻玉树县供水站,24小时守护供应10万受灾群众用水的水源地。他们守护着水源,却惜水如金,舍不得用水洗衣服、洗脸,人均每天只用一瓶矿泉水。几十天下来,不少战士嘴唇裂了、裆部烂了、腿脚肿了,仍然毫无怨言、百倍警惕。

  水电部队为湖南省红十字会卸载50吨饮水净水设备,并投入40名官兵协助安装调试,让结古镇最大受灾群众安置点赛马场的各族群众,在灾后首次喝到了卫生洁净的饮用水。

  电,是玉树不倒的生命之光。

  为了使灾区夜晚重现光明,水电官兵顶风冒雪,连夜奋战。机械操作手、三级士官陈海清克服头痛欲裂的高原反应,每天连续作业15个小时以上,被战友们强行拉下驾驶室休息。他在喝了一瓶水、啃了块方便面后,又开始了新的作业。

  灾后恢复重建中,水电部队架设电线杆204根,抢修电力线路5.82万米,为玉树州格萨尔王广场、体育广场、卫校、赛马场受灾群众安置点恢复了照明用电,并确保武警部队指挥中枢供电。

  从此,玉树的夜晚不再漆黑一片,点点光明带给受灾群众缕缕温暖。

  物资,是灾区群众的生命依赖。

  为抢在第一时间把救灾物资卸下飞机,青海总队四支队200名官兵吃住在停机坪,一天睡觉不到4个小时,十几天卸载飞机157架次,卸载各类救灾物资3300余吨。

  为抢在第一时间把救灾物资运送到位,官兵们争分夺秒,奔波不停。一天十几趟,甚至一趟物资运了20个小时,不少驾驶员靠嘴里嚼辣椒、头上浇冷水、用手掐大腿等办法战胜疲劳。

  为抢在第一时间把救灾物资发放到户,官兵们宁可挨饿挨渴,也不动救灾粮、救命水,昼夜坚守在10多个物资发放点,并为受灾群众搭建帐篷1972顶,慰问受伤住院群众362人次,捐款200余万元。

  青海总队、8650部队在自身保障困难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在结古镇格萨尔广场等5个受灾群众安置点架起10口大锅,免费为群众提供伙食保障,解决了4.2万多人(次)的就餐问题。

  路,是恢复重建的生命动脉。

  地震给玉树地区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及其附属设施造成巨大损失,214国道、308省道出现多处滑坡沉陷,10座桥梁发生移位。

  保通就是保民生。交通部队按照交通运输部"保畅通、保运输、保安全"的要求,紧急抢通了214国道、308省道及仲达乡、扎西科村、巴塘移民村等乡村道路和歇武镇危桥便道38.92公里,转移救灾物资10吨,排除煤气罐等易爆物品38个。

  日前,他们又担负了308省道玉树县境内路段拓宽保通任务。官兵们自豪地说:"敢问重建路在何方,路就在我们脚下!"




团结协作出战斗力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为了玉树重建,这点苦算不了什么"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抚慰疏导,助学帮建,地震无情人有情——

  携手同心建家园

  缝合大地创口并不难,难的是缝合心灵创伤。

  看得见的援建并不难,难的是看不见的扶助。

  只有完成心理重建,玉树才能真正获得新生。武警抗震救灾官兵,义不容辞承担起了这项重任。

  阳光驱除阴霾。总部和各任务部队医疗救援队先后开设医疗点279个,派出32个医疗、防疫、心理救治服务小组,全力救治群众、开展防疫防病宣传和心理服务,最大限度减少震灾带来的心灵伤痛。

  9岁的藏族小男孩索南旦周,眼看小伙伴在地震中永远离去,内心充满恐惧。青海总队二支队心理医生夏晶晶和他结成"亲人对子",通过10几天心与心的交流,索南旦周逐渐开朗起来,亲切地叫她"夏妈妈"。

  政策鼓舞民心。青海总队、8650部队从800多公里以外的西宁抽调3台政工宣传车,制作320条宣传标语横幅,印刷8000多张宣传单,派出由86名藏族官兵为主的18个群众工作宣传队,深入灾区街道、村镇、帐篷社区等群众聚集或生活区宣讲救灾政策措施,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及时传达到受灾群众心坎上。

  5月14日,在鞭炮、锣鼓和欢笑声中,"警民共建民族团结村"活动启动仪式举行。青海总队与结古镇甘达村结成帮扶对子,签订了长期援建工作协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帮支部、帮教育、帮孤残、帮医疗、共建民族团结村的"四帮一建"活动,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各任务部队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灾后重建,关键是组织重建。

  针对地震中部分班子成员和党员受伤、遇难,基层党组织建设受到较大影响的实际,青海总队一、四支队分别与甘达村、禅古村组建了"规划联订、组织联编、工作联做、解难联动"的联合党支部,保证在过渡安置期支委办公有地点、开展活动有场所、日常学习有书籍、文化娱乐有设施。

  重建大计,教育为本。

  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玉树的希望,各任务部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难,先后在玉树县甘达村、禅古村、武警受灾群众安置村和三江源武警希望学校搭起4所帐篷学校,抽调6名懂藏汉双语的官兵担任教员,帮助灾区300余名学生重返课堂。

  6月6日,2010年玉树普通高考在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活动板房内举行。玉树支队出动兵力300余人,对考场各个角落进行消毒,并协助交警对考场周边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确保了高考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各任务部队采取支队包村、大队包社、中队包户的办法,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扶孤助残活动,先后获赠锦旗、唐卡和感谢信268面(封)。

  便民服务进乡镇、医疗救治进村社、扶贫帮困进家庭……形式多样的警民共建活动遍地开花,传递温暖,播撒希望,让灾区人民树立起走向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铮铮警魂,尽显英雄本色;巍巍雪域,洒满无疆大爱。

  没有你我,只有我们--武警抗震救灾官兵用实际行动向世人昭示:玉树的明天会更好!




官兵们正在清理废墟中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休息之余战士们倒地就睡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争分夺秒清废墟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19:1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