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地“高考头名”热捧出炉 状元现象引人忧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4 09:3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中国内地各省市的“高考状元”相继出炉,北京的“高考头名”也成为街头巷议的焦点人物,媒体不惜力气“追星”、花大篇幅“捧星”。

  今年,北京五中学生齐肇楠以675分的总成绩摘得北京文科高考状元,这是该校建校82年来的首个文科状元;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学生李泰伯则以703分的总成绩摘得今年北京理科高考状元,这是人大附中连续第四年产生高考状元。

  北京高考查分从22日晚9时开始。京城各大媒体闻风而动,参加状元们所在学校连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挖掘“高考状元是怎么炼成的”。

  不过,许多人并不在意如何炼就状元。有人骄傲于“母校又出了状元”,有人担心“状元学校的择校费恐怕要再涨了”。还有人称,北京的高考状元不算什么,湖南、江苏等地的状元比这牛、“含金量”高。

  林林总总的谈论中,也透露出人们对“状元”乃至“状元现象”的忧思。

  美国《侨报》副总编辑乔磊在《北京日报》刊发的文章指出,在中国,“高考状元”一直是香饽饽,而美国的名校对所谓的“高考状元”并不特别重视。如果说美国全国性的SAT考试类似中国高考的话,SAT能考满分就应当可以叫做“状元”了。根据有关数据,美国61%SAT满分的学生被哈佛大学拒绝。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美国的名校。

  为何如此?乔磊称,美国名校根本不把考试拿满分的学生真正当回事,如果只会读书,而无创造性,这样的学生不会被看好。说穿了,人家要的是人才,而不是“高分宝贝”。

  网名“没有自己”和“适用男一号”均表示,想知道以前的高考状元们在大学毕业后都混得如何?或许这样可以打破对状元的盲目崇拜。

  “绝对女王”表示,热捧高考状元可称为“学生版的成王败寇”,学校和老师不是只注重结果吗?成绩高的对你笑,成绩坏的不瞧一下,让人十几岁就率先体会到世态炎凉。

  “游万里路”表示,一次考试,有状元就有落榜者。考得好对未来是否成才不能是决定因素,对待的状元态度,可以检验出社会的成熟度。高考状元不是人生状元,更不是事业状元。目前,状元只是学校和商家的道具而已。正所谓“高考状元花落谁家,众人关心媒体炒他,学校受益家长荣耀,愚人误人贻害无穷。”

  记者获悉,清华大学从今年开始,将在多元评价机制下,让综合素质优秀、各方面独具专长的优秀学生有更多机会走进清华园。清华大学2010年高考招生办负责人表示,“状元”将不再是优秀学生的唯一标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2 07:5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